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煤的缔合结构研究 Ⅰ 溶液缔合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研究了煤可溶组分——吡啶不溶物(PI)在溶液中的缔合动力学,该PI系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可溶组分。结果表明PI在NMP溶液中的缔合属于反应控制机理,并提出了二步动力学反应过程,即基本缔合单元的生成和缔合单元之间的缔合。通过实验获得了有关缔合的动力学参数,PI在NMP溶液中二步缔合的活化能分别为73.3 kJ/mol和21.6 kJ/mol。温度对缔合速率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缔合速率增加。由于PI分子在CS2/NMP混合溶剂中相对NMP具有较高的扩散性,因而其在CS2/NMP混合溶剂中缔合速率较NMP快。此外,还讨论了PI在溶液中的缔合机理。  相似文献   

2.
溶劑提取利用溶劑從固體或液体中將能溶解在溶劑中的物質分开的方法稱为溶劑提取(Solvcnt Extraction),這種基本操作在化學製造工业中應剧極广,现在已紅發展為一個单元操作了。它是使液体溶劑與被提取的物質、固体或液體)接觸,刚最有效的方法将被提取物中的可溶成分提取出來,最著名的青徽素製造,  相似文献   

3.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3种不同化学计量比的喜树碱—七元瓜环固体包合物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它们的包合率、溶解度和溶出速度。3种包合物的包合率都达到了80%以上,不同计量比的包合物使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溶解度最大提高近261倍,在pH 1.00盐酸溶液介质中10 min内药物即可达到100%的溶出。  相似文献   

4.
据报导,全氟丁炔-2(5)在钴~(60)辐照下,或在电离辐照下得到耐强酸浓碱的白色固体,压成透明的薄膜后能用于高压设备的视窗,5还能在二苯基铬的催化下聚合成一种在850℃也不熔化的固体粉末,于任何溶剂中都不溶解。1961~1964年我们研究了它的制备。我们采用了下列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MoO_3/γ-Al_2O_3、MoO_3/TiO_2、MoO_3/SiO_2系列样品,用氨溶、水溶,XPS、XRD等实验手段对这三个体系进行了研究。氨溶实验表明MoO_3在γ-Al_2O_3和TiO_2表面呈单层分散,其分散阈值(即最大分散量)与XPS强度比法,XRD相定量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这二个体系氨溶曲线在阈值前斜率分别为0.71和0.66,说明分散在γ-Al_2O_3或TiO_2上的单层MoO_3分为氨水可溶和不可溶二种状态,这二种状态以确定的比例共存于阀值前的整个浓度区间。这一现象也为氮溶前后样品XPS强度比的比值所证实。实验还表明MoO_3/γ-Al_2O_3样品的氨溶残渣经脱水加热可产生大量可溶的MoO_3,随着烘烤温度的提高,时间的延长,新生成的可溶MoO_3分率趋近样品氨溶前的可溶分率。我们认为分散在γ-Al_2O_3或TiO_2上的单层MoO_3分为二种结构状态,一种是Mo~(6+)处在氧八面体空隙中,另一种则处在氧四面体空隙中。二种状态相互邻接,共用O~(2-)离子,以特定连结方式(类似于γ-氧化铝Mo_4O_(11)形成“单层聚集小片”。这样的小片是热力学稳定态。由于二种结构状态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强弱不同而造成了氨水可溶或不可溶二种状态。MoO_3/SiO_2体系,对氨溶而言,只有一种状态,分散在SiO_2上的MoO_3几乎全部溶解。由此可见,MoO_3与SiO_2表面的作用比上述二个体系弱得多。  相似文献   

6.
MoO3/γ-AI2O3, MoO3/TiO2, MoO3/SiO2的氨溶性质及表面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MoO_3/γ-Al_2O_3、MoO_3/TiO_2、MoO_3/SiO_2系列样品, 用氨溶、水溶, XPS、XRD等实验手段对这三个体系进行了研究。氨溶实验表明MoO_3在γ-Al_2O_3和TiO_2表面呈单层分散, 其分散阈值(即最大分散量)与XPS强度比法, XRD相定量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这二个体系氨溶曲线在阈值前斜率分别为0.71和0.66, 说明分散在γ-Al_2O_3或TiO_2上的单层MoO_3分为氨水可溶和不可溶二种状态, 这二种状态以确定的比例共存于阀值前的整个浓度区间。这一现象也为氮溶前后样品XPS强度比的比值所证实。实验还表明MoO_3/γ-Al_2O_3样品的氨溶残渣经脱水加热可产生大量可溶的MoO_3, 随着烘烤温度的提高, 时间的延长, 新生成的可溶MoO_3分率趋近样品氨溶前的可溶分率。我们认为分散在γ-Al_2O_3或TiO_2上的单层MoO_3分为二种结构状态, 一种是Mo~(6+)处在氧八面体空隙中, 另一种则处在氧四面体空隙中。二种状态相互邻接, 共用O~(2-)离子, 以特定连结方式(类似于γ-氧化铝Mo_4O_(11)形成“单层聚集小片”。这样的小片是热力学稳定态。由于二种结构状态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强弱不同而造成了氨水可溶或不可溶二种状态。MoO_3/SiO_2体系, 对氨溶而言, 只有一种状态, 分散在SiO_2上的MoO_3几乎全部溶解。由此可见, MoO_3与SiO_2表面的作用比上述二个体系弱得多。  相似文献   

7.
褐煤碳含量高且富含氧、氮等杂原子,是制备炭材料的重要原料。但由于褐煤可溶有机碳含量低,杂原子分配无规律,导致以褐煤为原料制备炭材料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亟需实现褐煤的可溶化转化。本研究以氨水为溶剂,旨在温和条件下,同步实现昭通褐煤的可溶化和褐煤热溶物中氧和氮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氨水质量分数15%、温度160℃条件下反应3 h,热溶物收率最高为76.66%,昭通褐煤表现出良好的热溶效果。基于对热溶物的表征和分析,发现氨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煤中的大分子结构,表现为氨基与羟基置换,或与部分羧基、羰基直接反应生成有机态氮。对比发现,原煤中氮元素赋存形态以季氮和吡咯氮为主,而可溶物中氮元素赋存形态以氨基氮和吡啶氮为主,表明褐煤氨解热溶过程产生了氨基或酰胺基。  相似文献   

8.
李贺  陈志奎  梁广川 《电化学》2011,(3):339-342
由电池挤压试验机得到不同荷电状态的电池爆喷失效后的残留粉末.经称量、水溶解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电池荷电状态的提高,单位能量升高,电池燃烧温度上升和持续时间延长,其铜箔完好程度逐渐降低,粉末残余量逐渐减少.依据水溶解实验可将残留粉末分为不溶粉末和可溶粉末2种,其中不溶粉末较多,主要成分有C、Co和CoO;可溶粉末较少,主要成分有Li2CO3和LiF.随着电池荷电状态的提高,不溶粉末含量逐渐减少,而可溶粉末含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
早在1897年,J. B. Hannay与J. Hogarth就已经发现超临界状态的压缩气体对于固体的特殊溶解作用,在高于临界点的条件下,金属卤化物能分别溶于乙醇或四氯化碳。通过后继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发现,具有可变密度、介电常数与溶解效能的高压超临界流体C_2H_4、CO_2、NH_3、Cl_2、F_2等,足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介质和溶剂。研究超临界流体理论,对于高压合成氨、甲醇、醋酸、聚乙烯以及羰基合成、费-托合成等工业过程都有意义。超临界流体和液体一样,能溶解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介质中,难挥发物质显著地转入流体相。固体对碘氯苯在常压、15℃下,在乙烯  相似文献   

10.
无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具有“一旦发生,就必完全”的特质,但因为固体的非流动性,它常常会因严重的传质困难而有始无终。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作者提出了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LSR)的概念,即通过使用少量的溶剂赋予固体流动性,使反应物固体部分溶解,再使用搅拌反应器解决其“三传”问题,使之完全反应,从而达到使一些化学工业过程绿色化的目的。本文用平衡热力学数值计算的方法图解了几种代表性LSR的Gibbs自由能随反应进度的关系,进而指出:(ⅰ) LSR的中间阶段如同没有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两端像溶液化学反应,因此,LSR虽继承了混合自由能导致的化学平衡,但其平衡点比溶液化学反应更接近100%完全。特别地,在LSR即将结束时,通过逐步移除溶剂以使反应物和产物固体持续存在而延长中段,能推动反应达到100%完全;(ⅱ)对于连串反应,LSR仍有可能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来获得中间产物;(ⅲ)对于ΔrGmΘ略小于零的反应,可以通过使用较多的溶剂跨越可能的早期平衡态,或者使用大量的产物固体“种子”使所有的产物一直与其饱和溶液平衡,最终通过逐渐蒸发溶剂推动反应进行到底;(ⅳ) LSR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或产物的溶解度关系不大,但与反应物的溶解速度、化学反应速度和产物的结晶速度紧密相关。本文还讨论了使一些竞争反应、非自发反应进行到底的方法,获得高度的反应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萃提技术在皂素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产物的提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溶剂加入到植物原料中时,在溶剂的扩散和渗透作用下,渗透至原料的内部,将原料中可溶性物质进行溶解,从而造成内部及其吸附溶剂和外部溶剂的浓度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化学势差,它付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换,直至它们的化学势趋于一致,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此时原料、吸附溶液和外部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衡定,溶济提取达到最大效能[1,5].将该溶液滤出,破坏它们之间的平衡,重新加入新的溶剂促使它们之间进行新的交换,建立一种新的平衡体系,并不断地破坏它们,从而不断地将原料中的成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一种新方法制备 10 0 %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低脱乙酰度壳聚糖溶解在酸溶液中并通过溶剂蒸发制备得到片状壳聚糖。片状壳聚糖进行一步碱处理就可以得到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相似文献   

13.
一种重结晶的操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重结晶的操作方法肖亚平,贝涣智(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10097)做重结晶实验时,通常是在回流下用溶剂使固体溶解,冷却时晶体析出。当在溶剂中存在溶解度较小的杂质时还需趁热过滤。这种做法溶剂量大,产品损失较多。作者在进行微量实验时常需进行微量固体的重...  相似文献   

14.
在沉淀的溶解方法中有一种叫酸碱法,是借助酸碱反应形成可溶性弱电解质,使难溶物的离子浓度减小,溶解平衡沿溶解方向移动,导致沉淀溶解。即酸可溶解难溶性碱,碱也可解难溶性酸。  相似文献   

15.
本非水电池体系由Li负极、多孔石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电解质溶液由无机溶剂POCl_3(或有机溶剂硝基苯)和溶解在该溶剂中的活性物质(KIBr_2)及支持电解质构成。该电池体系的开路电压为8.50伏左右,放电性能良好,可望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此外,对电池体系的反应机理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用自由基溶液降合方法制备一系列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线型共聚物,用核磁共振测定了苯基在共聚物中的百分比,在该共聚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用三氟乙酸汞在共聚物的苯环上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到可溶性汞化共聚物,由于这类泵化共的可溶于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溶剂,用重沉淀法多次提纯,得到了纯度很高,溶解性较好的含重金属二价汞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共聚物上的汞基团,用原子吸收定量测试共聚中的汞的百分聚代率,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碳纳米管空腔不仅可以改变填充到其内部分子的性质,而且对其内部的SN2取代反应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因而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固体溶剂”.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H2O和PH3CH2在气相、苯溶液和碳纳米管空腔内的[2+2]加成反应.结果表明,与气相相比,碳纳米管空腔对于[2+2]环加成反应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所研究的[2+2]环加成反应中,反应物并不是轴对称的,不同于SN2取代反应的一维线性排列,所以具有较大轴向极化率的碳纳米管对[2+2]环加成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激发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如今已发展成为现代分析试验室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重要分析手段。虽然研究过将试样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的多种进样方法,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和商品仪器都是借助于气体动力或超声波使液体试样雾化,以气-液气溶胶形式将试样溶液引入ICP。溶液进样方法,特别是气动雾化系统日趋成熟,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溶液进样装置。然而,日常分析工作中,还经常遇到难溶解或不易完全溶解的试样,如某些氧化物、耐腐蚀的合金试样、地质矿物试样等。分析者希望能直接将这类固体试样(不经转化为溶液)引进ICP中进行分析。另外,固体试样直接进样有利于减少沾污,降低空白,提高分析效率,而且避免了转变为溶液时带来的稀释因素等。  相似文献   

19.
环丁砜为一非质子极性溶剂。除脂肪烃外,它能溶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还能溶解一些无机盐和高分子化合物。它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由于其介电常数(D_0=43.3,30℃)和偶极矩(μ=4.8Debye)较大,当作反应溶剂使用时,容易提高物质的反应能力。环丁砜的电解质溶液,或其与其它有机溶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纺非溶剂调控的纤维素溶液, 制备出纤维素电纺纤维.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氯化锂(LiCl)溶解纤维素体系中, 以DMAc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非溶剂, 添加到高浓度的纤维素溶液中制备电纺溶液. 考察添加非溶剂对纤维素溶液性质和电纺纤维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非溶剂有助于提升纤维素溶液的可纺浓度, 获得分散性较好的电纺纤维, 其中DMF效果最好. 添加非溶剂降低了纤维素溶液的黏度, 使纤维素溶液可纺浓度提高; 添加非溶剂改变了电纺溶液的稳定性, 获得了分散良好的纳米纤维, 从而有助于纤维素射流在电纺过程中快速固化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