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总结了作者及其团队近10年来在离子液体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稀土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离子液体萃淋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固体分离材料,其制备方法有物理负载法、化学负载法、溶解凝胶法和膜负载法等,所用载体一般为高比表面多孔的高分子树脂、SiO_2等。离子液体萃淋树脂具有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可根据不同的结构需求设计合成出不同性能的离子液体萃淋树脂,同时可以减少萃取剂的流失,适用于高效和高选择性的分离和纯化稀土离子,是溶剂萃取法萃取分离稀土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稀土分离的萃淋树脂制备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萃取色层法被称为第二代萃取体系,相对于液-液萃取选择性分离效果更好,萃取剂溶解损失小,被应用于超高纯稀土的制备。萃取色层法的关键是萃淋树脂,决定萃淋树脂性能的关键因素是萃取剂/萃取官能团。按照萃取剂与支撑基底的作用方式不同,萃淋树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萃取剂通过物理作用负载在支撑物基底上,另一类则是具有萃取作用的官能团通过化学键悬挂在支撑基底上。以萃取剂/萃取官能团为主要切入点,综述了近十年来萃淋树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萃淋树脂的制备方法,负载不同萃取剂/悬挂不同萃取官能团的萃淋树脂对RE3+的萃取行为、机制、饱和萃取容量及分离性能等。  相似文献   

3.
CL—5709萃淋树脂吸附及分离稀土元素性能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L—5709萃淋树脂是异烷基膦酸(1—甲基庚基)酯萃淋树脂,含5709 50%6。本文报导了该树脂在盐酸体系中对稀土元素的静态分配系数,并与偶氮胂Ⅰ螯合树脂作了比较。讨论了温度、树脂用量、振摇时间对吸附稀土百分率的影响。测定了树脂吸附稀土的饱和容量及树脂的含磷量,并由此确定树脂所含功能基对稀土的配位比。用红外光谱探讨了该萃淋树脂吸附稀土离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用草酸处理水样中的镉离子,生成的[Cd(C2O4)2]2-络阴离子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最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样中的痕量镉。该法简便,选择性好,富集倍数高,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检测,回收率为98%~10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用1-(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PAN-S)水溶液处理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了具有PAN-S功能团的浸渍树脂。经过最佳条件选择,在同一水样中,可以同时富集Pb2 、Cu2 、Zn2 、Cd2 。实验结果表明,PAN-S树脂用于痕量元素的分离富集具有交换速度快、易于洗脱、富集倍数大、选择性好等优点。建立了PAN-S树脂富集-分离铅、镉、铜和锌离子的方波溶出法的测定方法,并可用于海水中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P507萃淋树脂已广泛用于萃取色谱法分离制备高纯钆、铽和镝,也广泛用于稀土元素的分析。我们以前的工作说明了 P507萃淋树脂是浸渍型树脂,P507与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载体之间没有化学键合。本文利用红外光  相似文献   

7.
Co2+、Zn2+、Cd2+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钴与锌、镉等金属离子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进行了研究.采用20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经氧化铵溶液饱和后,在pH=4.0时,使钴与其它金属离子分离,然后分别用0.02mol/L的盐酸溶液及蒸馏水将锌、镉等金属离子从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洗脱.此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8.
李建中  章竹君 《化学学报》1994,52(10):1022-1027
本文研究了7-碘-8-羟基喹啉-5-磺酸及8-羟基喹啉-5- 磺酸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在水溶液中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后所表现出来的室温磷光特性. 制作了测定Al^3^+,Ga^3^+,In^3^+,Zr^4^+和Hf^4^+等金属离子的室温磷光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增稳的室温磷光对湿气不敏感,选择性高, 可用于发展一类新型的金属离子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用于制备活动载体阴离子电极的有机试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机分析试剂制备活动载体离子电极膜,是有机试剂用于电分析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以研究中性载体著称的瑞士Simon学派,最近发表了关于中性载体有机化合物用于离子电极的综述,中性载体类有机试剂目前基本上只能用于阳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而另一方面,荷电载体型的有机试剂,除烷基磷酸酯等少数几种用于钙等阳离子电极外,大部分是用于制备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本文拟对用于制备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有机分析试剂的发展概况,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萃淋树脂(Levextrel)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萃取色层固定相。它是在萃取剂存在下由单体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共聚合而制备的。萃淋树脂具有饱和容量高、使用寿命长、萃取剂流失少的优点。在某些元素的分离中已获得成功。但是,文献[5]及本实验  相似文献   

11.
用一种硅炔杂化树脂聚(甲基硅烷-二乙炔基苯)(PSP)改性有机硅树脂(HS),通过FT—IR和TGA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及耐热性,并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HS与PSP的质量比为5:5时综合性能最优,树脂体系在氮气氛围下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T幽)为691℃,1000℃时质量保留率为88%;HS—PSP树脂短切玻纤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为21kJ/m^2,弯曲强度为65MPa,200℃时的弯曲强度高温保留率为78%,介电常数为4.6,介电损耗因数为7.9×10,体积电阻为6.7×10^13Ω。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耐热和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苯氧树脂增韧双酚A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双酚A为单体,制备高分子量苯氧树脂,通过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后,将10wt%苯氧树脂加入到E-44环氧树脂中,用DSC冲击仪和SEM等对增韧效果的分析测定,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9%,冲击强度提高63.2%,玻璃化温度提高了28℃。  相似文献   

13.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糖醇树脂碳化过程中五员杂环上的碳氧键首先发生断裂,使氧脱出,而剩余的双烯链状结构再进行重排,形成六员稠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石墨微晶。测试结果还表明聚苯胺树脂中的氮在碳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其相连结的基团结构有密切关系。苯环相连的氮比与苯酚基相连的氮具有更强的抗热解稳定性。聚苯胺碳化产物中的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碳氢键的形式存在;另一类则是以氮氢键的形式存在。碳化产物中的氢主要是在苯的稠环结构上以碳氢键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4.
RTM用苯乙炔封端聚(甲基次乙炔基硅烷)树脂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可用于RTM成型的含硅炔杂化树脂体系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并根据双阿仑尼鸟斯方程,建立了流变修正模型,该模型可揭示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行为.研究表明:恒温与动态条件下的树脂流变行为符合阿仑尼鸟斯流变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耐高温耐烧灼热固性硼酚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硼酸改性酚醛树脂得耐高温耐烧灼热固性硼酚醛树脂,其结构经IR,DSC,TGA等表征。反应条件:苯酚500mmol,n(苯酚):n(甲醛):n(硼酸)=1:1.5:0.4,氨水(pH=8—9)作催化剂,缩合反应温度60℃-70℃,硼酯化反应温度105℃-120℃,同时在控制反应时间下脱水两次。所得产物在700.8℃下仍有75.3%的固体残余物。  相似文献   

16.
膨胀单体对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膨胀单体和膨胀聚合反应,综述膨胀单体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结合剂的改性研究及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水性丙烯酸系树脂涂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丙烯酸系树脂涂料的发展概况、种类、制备方法和性能.  相似文献   

18.
紫外光固化水性树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紫外光固化水性树脂的分类,着重从引入的亲水基团种类的不同介绍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以及非离子型三种水性UV固化自乳化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分类与制备,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水性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其它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水性UV固化树脂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氰酸酯树脂改性热固性丁苯树脂的固化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氰酸酯树脂改性热固性丁苯树脂的固化反应特性及其动力学.以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计算得到固化反应起始温度(Ti0)、峰顶温度(Tp0)和终止温度(Tf0)分别为414.2、444.5、460.6 K,对改性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优化.采用Freeman-Ca...  相似文献   

20.
阮湘泉  董奕 《应用化学》1997,14(3):74-77
芘和苯甲醛,在对甲基苯磺酸作用下,生成了B阶COPNA树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B阶COPNA树脂经在惰性气氛中500、600和800℃的热处理后,得到不溶不熔的COPNA树脂.电子自旋共振谱(ESR)测试表明,其稳定自由基浓度最高可达2.28×1022spins/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