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学习到九九乘法,但在你背诵九九乘法时你是否曾想过,在古代的人们并没有现在的九九乘法,那他们是如何计算乘法的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绍这段历史.十三世纪以前,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罗马数字来计数.罗马数字是古代罗马人创造的.  相似文献   

2.
数字0的意义     
《数学大王》2017,(13):12-13
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在数字中,数字0虽然是最晚发明的,但它在数学上有着很多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0可以表示"没有".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曾经有"中国算盘来源于罗马"的说法,早在六七十年代,中日珠算界有关专家论证,得到结论:中国算盘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独立创造。本文通过对中国算盘和罗马算盘在构造、示数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和研究,进一步阐述中国算盘结构的科学性和设计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探秘埃及     
《数学大王》2014,(1):40-44,78
古埃及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在阿拉伯语中是“辽阔的国家”之意,现在,就跟随贝卡探秘神秘的埃及吧。  相似文献   

5.
“中国珠算源于古罗马”的谬说曾在世界流行——这是欧美考证学者的断言,日本一些学者、珠算界权威人士也写文章论证、推断中国算盘从罗马传入。对此.珠算泰斗华印椿老先生以自己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科学的论断,发表了《论中国算盘的独创性》,说汉代时“安息人欺骗甘英,使大秦(罗马)与汉隔绝,又限制与大秦贸易在海上进行,使汉商人不能与大秦交往,以达到垄断丝绸贸易、牟取暴利的目的。”“罗马的沟算盘怎幺会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呢?”“中国算盘由算珠上一下四,有槽无柱,逐步改为上二下五,有柱贯珠,它的结构是独创,而不是来自西方,同罗马沟算盘毫无联系。”  相似文献   

6.
“0”、“零”、“○”的起源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码“0、1、2、3、4、5、6、7、8、9”来源于印度 ,“0”始出现于公元 9世纪末 .这套数码经翻译后传入阿拉伯 ,又于 1 3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故亦称为印度 -阿拉伯数码 .0的发现与十进位记数法有密切关系 .中国自古 (大约公元前 5世纪以后 )以来就用算筹来记数 ,早就使用十进位值制 ,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完善的十进位值记数制度的国家 .位值制必须有表示零的办法 ,例如 ,“1 2 3”这个数可摆成而要表示“2 0 6”这个数 ,中国用空一位来表示零 ,2 0 6表示作 .个位是零的数字也能表示出来 ,如“3 82 0”表示为 :,它不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珠算源于古罗马”的谬说曾在世界流行——这是欧美考证学者的断言,日本一些学者、珠算界权威人士也写文章论证、推断中国算盘从罗马传入。对此,珠算泰斗华印椿老先生以自己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科学的论断,发表了《论中国算盘的独创性》,说汉代时“安息人欺骗甘英,使大秦(罗马)与汉隔绝,  相似文献   

8.
数字的妙趣     
我省克山县珠算协会郝友福、刘永发二位谈了《数字的妙用》一文,我们拜读后受益非浅。在他们的启迪下,我们也来试谈一下“数字在算术里”的奥妙和趣味所在。 数字:数字是表示数目的书写符号。常见数字有中国数字(大写:零、壹、贰、参、肆、伍、陆、柒、捌、玖、拾;小写: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阿拉伯数字(0、1、2、3、4、  相似文献   

9.
自古至今,数学始终默默地伴随着艺术,为它提供丰富的灵感之源和坚实的创造支柱. 神奇的数字——0.618早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巴特农神殿雕刻中就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今天无论绘画、雕塑、摄影,还是建筑、设计、舞蹈领域,艺术家们都在自觉地应用着这一神奇的数字,创造更多的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10.
脑筋转转     
《数学大王》2011,(35):17-17
1.有没有这样一个年份,把它写成阿拉伯数字时,正看是这一年,倒过来看还是这一年?举出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幅古画中的墙壁上,有一个由前16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数字正方形(图1,图4):16 3 2 135 10 11 89 6 7 124 15 14 1它是在1514年由画家Albrecht Durer(阿尔布雷特.丢勒)创制的(图2、图3),距今500多年了.这个数字正方形有着非常神奇的特点——它有22组四个数之和均为34(图3-7):1、每行和每列上的四个数之和都是34;  相似文献   

12.
冯林  郜舒竹 《数学通报》2013,52(3):58-60,63
斐波那契(Fibonacci,1170—1245),又称比萨的莱昂那多,意大利数学家.为了向欧洲人介绍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字系统及其计算方法,他于1202年出版了《计算之书》(Liber Abaci).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数学著作,涉及算术、代数和问题解决等在13世纪广为人知的数学知识.该书问世后的  相似文献   

13.
书写阿拉伯数字时,必须写上分节号和小数点,我在授课中着重强调过多次这个问题,但个别同学还是有些不注意这方面的细节。结果出现了许多的错误,有的同学认为算盘打的准、打的快就行,没有必要在乎一个小小的分节号和小数点,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针对这种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把它当做重点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理论研讨会上,中珠协副秘书长刘芹英的一篇题为《中国算盘与罗马算盘对比研究》的学术论文引起人们不小的关注。这篇论文对中国算盘和罗马算盘在构造、示数和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从中国算盘结构的科学性和设计的智慧等诸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科学论证。笔者认为,该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文章开宗明义,开篇就揭示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怪相: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从小学启蒙开始,一学数学便和数字打起了交道。现在进入中学,学习代数,还要接触许多新的数学符号。这些数字和符号结构十分合理,用起来十分方便,就像天生的一样。其实,数字和数学符号,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那是人类祖先自己创造的。在学习初中数学之前,大体...  相似文献   

16.
算盘的传说     
黄帝时代有没有算帐先生,或者说有没有能打会算的"会计"?当今人不得知晓。传说,算盘和算数是黄帝手下一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至今在农村还流传着隶首当初算账时,发明的中国式的"阿拉伯"字母。80岁以上的年老人还会写、会用。这十个字母的写法:〡、〢、〣、〤、〥、〦、〧、〨、  相似文献   

17.
珠心算是一种基于虚拟算盘的特殊的计算策略。珠心算的专家可以快速准确的解决计算问题。以前的研究发现珠心算专家在执行数字任务的时候会有超长的表现并采用了特殊的神经连接。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关注的都是对阿拉伯数字的感知和认知。对算珠数字的感知过程仍然是未知的。本研究采用列举任务的冲突实验探究了经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对算珠数字的自动化加工,在实验中给儿童呈现一个算珠数字对,要求儿童判断算珠中所含算珠个数的多少。结果发现,在算珠个数的判断任务中,珠心算组儿童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存在显著地一致性效应。这个结果说明在经过长时间的珠心算训练后,儿童对算珠数字数值的加工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书写阿拉伯数字时,必须写上分节号和小数点,我在授课中着重强调过多次这个同题,但个别同学还是有些不注意这方面的细节。结果出现了许多的错误,有的同学认为算盘打的准、打的快就行,没有必要在乎一个小小的分节号和小数点,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针对这种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把它当做重点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9.
一天,方程王国的“x”国王来到数字王国访问。 可没想到,“x”刚到数字王国,就被卫兵拦住了。卫兵喝问:“你是什么人?敢来冒犯我们数字王国?”“x”向卫兵说明了身份,可卫兵根本不信,说:“如果你真有本事,就来闯闯我们的数字题迷宫吧!”“x”坚定地说:“奉陪到底。”  相似文献   

20.
自古至今 ,数学始终默默地伴随着艺术 ,为它提供丰富的灵感之源和坚实的创造支柱 .神奇的数字—— 0 .6 1 8早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巴特农神殿雕刻中就已经被广泛地使用 ,今天无论绘画、雕塑、摄影 ,还是建筑、设计、舞蹈领域 ,艺术家们都在自觉地应用着这一神奇的数字 ,创造更多的传世佳作 .尽管至今人们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众说纷纭 .可是达·芬奇运用严谨的数学分析方法创造艺术珍品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文艺复兴时期 ,投射原理产生了射影几何概念 ,并应用于表现三维的绘画世界 .今天 ,创新的数学思想打开了艺术家们多维空间的丰富想象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