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了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采用lonPacASll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以20mmol/LNa2CO3一体积分数为15%的甲醇溶液为淋洗液,检测波长254um。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陈青川  牟世芬  侯小平 《色谱》1999,17(3):290-292
 建立了增味剂中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采用lonPacASll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以20mmol/LNa2CO3一体积分数为15%的甲醇溶液为淋洗液,检测波长254um。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核磁共振 (NMR)波谱和化学定磷法研究了 Ce(SO4) 2 对 5′-腺嘌呤核苷酸 (5′- AMP)及5′-鸟嘌呤核苷酸 (5′- GMP)的水解断裂作用。结果表明 :Ce(SO4) 2 在 37℃ ,酸性条件下使 5′- AMP断裂为腺嘌呤核苷 (A)及无机磷 ,使 5′- GMP断裂为鸟嘌呤核苷 (G)及无机磷 ,SO2 -4 浓度及酸强度对 5′- AMP及 5′- GMP的水解断裂程度有很大影响 ,并对其水解断裂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衍生化反应-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氨酯胶黏剂中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的含量。聚氨酯胶黏剂样品0.500g用20mL甲苯超声萃取40min,在离心后的上层清液10mL中加入10.0mg·L~(-1 )3,3′-二氯联苯胺溶液10μL和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衍生化试剂)20μL。用DB-5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以3,3′-二氯联苯胺为内标物。MOCA的线性范围为0.10~5.00mg·L~(-1),检出限(3S/N)为1.50mg·kg~(-1)。加标回收率为85.4%~96.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氯亚砜对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用2,2′-二吡啶胺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得到新型吸附材料2,2′-二吡啶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Dipy),对其结构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介质的pH值为6时,振荡吸附15 min达到平衡,饱和吸附容量为3.2 mg.g-1,吸附在2,2′-二吡啶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上的铜(Ⅱ)可用1.0 mol.L-1盐酸溶液6 mL完全洗脱,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此洗脱液中铜(Ⅱ)的含量。方法用于纯净水中痕量铜(Ⅱ)的吸附富集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3%~96.9%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衍生化反应-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氨酯胶黏剂中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的含量。聚氨酯胶黏剂样品0.500g用20mL甲苯超声萃取40min,在离心后的上层清液10mL中加入10.0mg·L^(-1 )3,3′-二氯联苯胺溶液10μL和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衍生化试剂)20μL。用DB-5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以3,3′-二氯联苯胺为内标物。MOCA的线性范围为0.10~5.00mg·L^(-1),检出限(3S/N)为1.50mg·kg^(-1)。加标回收率为85.4%~96.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方法。食品样品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以乙腈提取,提取液用正己烷净化,所得经净化的乙腈液层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为分离柱,以0.05%(体积分数)磷酸溶液与甲醇以体积比50比50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检测波长224nm处进行测定。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质量浓度在0.20~5.00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0.3mg·kg-1。以空白食品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91.3%~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7%~8.2%之间。  相似文献   

8.
张剑锋  江峰周雄 《合成化学》2007,15(3):319-321,349
在DMSO/I2的氧化作用下,由2′,4′-二氢-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可合成一种全新结构的黄酮:7-羟基-5-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产率91%),而在HCl/MeOH作用下则得到了两种黄烷酮:7-羟基-5-甲氧基-6,8-二甲基黄烷酮(产率70%)和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产率20%)。  相似文献   

9.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色谱及质谱条件,建立了血液和尿液2种生物样品中高关注度化学品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不同比例乙腈提取,经C18柱净化,以乙腈-0.1%HAc溶液作流动相,等度洗脱,经Agilent Eclipse AAA色谱柱分离后,质谱检测。分别以267.3231.0为定量离子对,267.3195.2、267.3140.0为定性离子对进行MOCA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血液1.0~100.0ng/mL(相关系数为0.9998),尿液0.5~50.0ng/mL(相关系数为0.9999);回收率范围为:血液81.0%~89.7%(相对标准偏差为5.76%~8.47%),尿液84.0%~95.0%(相对标准偏差为2.87%~7.54%)。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高危人群MOCA的健康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10.
样品经水、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2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5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等4种食品模拟物浸泡后,浸泡液用0.45μm滤膜过滤。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待测物,以乙腈-水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别在259,228,247nm处测定双酚S、双酚A和4,4′-二氯二苯砜。双酚S、双酚A和4,4′-二氯二苯砜的线性范围均为0.02~5.0 mg·L~(-1),检出限(3S/N)分别为0.01,0.02,0.01mg·L~(-1)。加标回收率在89.6%~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4%~3.2%之间。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人尿中黄蝶呤含量测定的同步荧光分析方法。在pH 7.8 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于Δλ为70 nm的条件下对黄蝶呤及其它蝶呤类化合物进行同步荧光扫描,所得的重叠波谱数据用主成分回归法(PCR)、偏最小二乘法(PLS)、经典最小二乘法(CLS)和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RBF-ANN)等多元校正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分析结果最好,其标准偏差为4.29%。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避免了较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应用于人尿中黄蝶呤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同时测定食用防腐剂尼泊金乙酯钠、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的紫外光度法。在pH5.72的B—R缓冲溶液中对尼泊金乙酯钠、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3组分混合溶液进行吸光度测定,所得的重叠波谱数据用主成分回归法(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逆行处理,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的测定误差较小。尼泊金乙酯钠、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的线性范围均为1~10mg/L,回收率为84.5%~108.2%。用该法对样品进行测定,获得了较好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尿样中加入混合同位素内标(D4-DBP和D4-DEHP)后,使之通过自制的SPE柱(取LC-C18填料,Envi-carb填料和PSA填料装入于玻璃柱中,用旋涡混合器使之混匀)对尿样中存在的邻苯二甲酯类化合物(PTA′s)进行SPE。SPE柱用正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液洗脱。用DB-5MS毛细管柱进行色谱分离,质谱分析中采用EI离子源和SIM模式进行测定,所测18种PTA′s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002 5~0.005m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0.0%~12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5%~14%之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间苯二甲胺、N-乙酰对氨基苯酚、4,4′-二氨基二苯砜、N,N′-二苯基硫脲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特定迁移量。水基模拟物样品过聚四氟乙烯(PTFE)过滤器后进样;油性(橄榄油)模拟物样品用2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1+1)混合液振荡提取10min,提取液过PTFE过滤器后进样。采用C_(18)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质谱分析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4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在2.0~20μ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5.6%~10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90%~8.8%之间。用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发现有N,N′-二苯基硫脲检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含量。食品样品用盐酸(1+1)溶液酸化后经乙酸乙酯提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FFAP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的线性范围为5.0~100mg·L~(-1),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为4m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9.5%~92.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6.2%。  相似文献   

16.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苄氯为起始原料,通过改进拆分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光学纯cis,cis-2,2′-螺二氢茚-1,1′-二醇(e.e.≥99%)和2,2′-螺二氢茚-1,1′-二酮(e.e.≥98%),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并制备了与钼(Ⅵ)所形成的结合比为[n5′-NSF∶n钼(Ⅵ)]1比1的配合物作为新型的光度探针。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NSF-钼(Ⅵ)配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3.6盐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5′-NSF-钼(Ⅵ)配合物的吸收峰位于532 nm波长处,且其吸光度因加入适量的OP而得到增加。但因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吸收强度降低。且其吸光度的降低值ΔA与蛋白质浓度,以BSA和HSA为例,分别在1.0~35.0,1.0~40.0 mg.L-1之间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率依次为1.02×106,1.03×106L.mol-1.cm-1。该方法用于尿液、奶粉和人血清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在92.8%~9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了包括95%(φ)乙醇溶液在内的6种不同溶质的溶液作为模拟介质,并分别试验了在与食品包装材料或容器接触过程中,其可能含有的4,4′-二羟基联苯(BPH)和4,4′-二氯二苯砜(DCPS)的迁移量。测定采用Waters Xbridge液相色谱柱,以不同比例配制的甲醇-水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波长为254nm。所得结果表明: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为0.015mg·kg~(-1)。在3个浓度水平上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的回收率进行检测,测得回收率在89.0%~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4%。另应用此方法测定了聚亚苯基砜(PPSU)奶瓶中上述两化合物在相应模拟介质中的迁移量,结果两者均未被检出。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反式-1,2-双[2′-(5′-苯基(口恶)二唑-1′,3′,4′-基)]乙烯及其二十种5′-取代苯基的衍生物,测定了它们的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谱光及激光转换效率,并用相对法测定了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  相似文献   

20.
将偏最小二乘法(PLS)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同时测定水溶液中苯酚、对甲氧基苯酚和α-萘酚三种组分,并将此方法用于研究苯酚、对甲氧基苯酚和α-萘酚在水溶液中的竞争吸附.结果表明:合成样本的回收率在96%~107.6%之间,结果比较令人满意.采用PLS法计算三种酚类物质吸附后的平衡浓度和吸附量,其结果与采用LCA(Langmuir Competitive Adsorption)模型预测的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