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初中教材代数第三册P157第20题:“A、B地间的距离为36里。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二人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到达B地,乙再走1小时36分到达A地。求二人的速度。”这是一类常见的“相遇问题”,解法很多。但所列的方程(组)解法较繁。本文先介绍“相遇问题”的一个性质,再说它在解这类问题时的应用。性质: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自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的积,等于相遇后甲到达B处与乙到达A处所用时间的积。证明:设甲、乙分别从A、B出发相向而行,在C处相遇,甲行AC需时间x,乙行BC需  相似文献   

2.
课外练习     
初一年级1.若P=2000×2001-1,Q=20002-2000×2001 20012,试比较P、Q的大小. (广西南丹大厂镇中学(547205) 覃炳丹) (广西南丹大车河中学(547204) 莫克伦)2.甲、乙两人相距45千米.分别以2.5千米/时,5千米/时的速度相向而行,同时甲带的小狗以7.5千米,时的速度奔向乙,小狗遇乙后又立即回头奔向甲,遇甲后又立即奔向乙,….直到甲、乙相遇.小狗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广西莫克伦)  相似文献   

3.
某市数学中考有如下应用题(《1984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选解》31页136题,河北人民出版社): 甲从A地出发到B地,乙从B地出发到A地。若甲先行两公里,则又经两小时后在AB中点处与乙相遇,若同时出发,则相遇后,甲再  相似文献   

4.
第一试气选择题(每小题答对得6分,答错得。分,不答得1分) 1。假定有两个命题: 甲护a是大于。的实数. 乙心b且a一1)合·1. 那么(A)甲是乙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刀)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 要条件.答(B)〔西藏供题1 2 po为经过抛物线尹=ZP%焦点的任意一条弦, MN为尸Q在准线L上的射影.尸O绕L旋转一 周所得的旋转面面积为51,以MN为直径的 球面面积为S:,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S;>夕:.(B)S:相似文献   

5.
★初一年级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100006) 高琴曾一、选择题1.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以{“ :作为解的是 lY—Z ( ). 。A,j吉丁 ÷y一吉。B,』3x—y=l (A)J i丁十百y一百 (B)J 一 [z-y=一1 I 2z一。y。一4 ((:)』z y一。 (D)』。z一2-y一4 IY—T一一1 【.72 4y一92.y一是丁 b中,z=一2时,Y一一17;z=2 时,y一11.则k,b的值分别为( ). (A)k=7。6—3 (B)志=一7,6=3 (C)尼一7,b:一3 (D)k一一7,b=一33.甲、乙两人赛跑,若甲让乙先跑12米,甲跑 6秒可追上乙;若乙比甲先跑2.5秒,则甲 跑5秒可追上乙.若甲每秒跑z米,乙每秒 跑Y米,则( ). (A)』’2 。z。…  相似文献   

6.
列方程解应用题实质上就是解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 .由已知量去求未知量 ,一般都要先用字母来表示未知量 ,然后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达到解题的目的 .如何设未知数 ,设几个未知数 ,方能使解题更为方便省事 ,这要根据题目的特点 ,机动灵活地对待 .下面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技巧 .一、直接设未知数 (即求什么设什么 ,求几个设几个 )例 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 ,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为 17.5千米 /小时 ,乙的速度为 15千米 /小时 ,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 3 2 .5千米 ?(1995年云南省中考试题 )分析 只要设经过x小时两…  相似文献   

7.
<正>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有灵敏的思维和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善于思考,总结规律.题目在直线上依次有A、B、C三地,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地出发,沿直线匀速驶向C,最终到C,设甲乙行驶x(h)后,与B地的距离分别为y甲、y乙(km),y甲、y乙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1:  相似文献   

8.
<正>一、选择题1.已知A,B是非空集合,命题甲:A∩B=A;命题乙:A■B,那么( ).(A)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你可任选10题作答,多作多加分,每题2分)3的绝对值是(工万一2A .3 B.一3 ).c.李D一李 Jj(). A 9.值为(x异2 B.‘、>2 C.,<2 D.y护2在Rt△月Zr中,匕C二9。。,乙B二60。,则SinA的 2.是( A C 3. A C. 4.若匕1().用代数式表示长a米,宽l)米的长方形的周长l,,存1石弋~声又L少二匕(“十b)米B.(。+Zb)米D.下列运算正确的是(、厂十尸二2尹B.(一J,,)“=一尹D.〔2。+/,)米(Zu+Zb)米).沈一父2二j3 6.飞2 10.如图,射线L。、,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和时间l的函数关系,则他们行进的速度关系是().了气‘…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数学中,分段函数是一个重要内容,中考中也经常遇到.下面通过几例,分析常见的分段函数的题型及解法.一、由函数关系式画函数图像例1已知A、B两地相距300千米,现有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先匀速行驶2时到达A、B两地的中点C地,停留2时后,再匀速行驶1.5时到达B地.设行驶过程中汽车  相似文献   

11.
漫画趣题     
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第一辆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在途中与第二辆汽车相遇.请问,每辆汽车从出发到相遇共用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有两个一半对一半型智趣试题,它们不仅具有相近的题式结构,而且其解法也类似,很有意味题哦1!(2006年大连市中考试题)甲、乙两工程队分别承担一条2千米公路的维修工作,甲队有一半时间每天维修公路x千米,另一半时间每天维修公路y千米;乙队维修前  相似文献   

13.
1957年上年,我担任了初三算术复習課。下面較复杂的行程問題,学生难于理解,我把它們归类于線段运动問題。 (1)一列車長240米,从車头到达洞口到全車进洞共需8秒鐘,从全車进洞到全車出洞共需12秒鐘。求火車平均速度和洞長。 (2)兩列火車相向而行,每小时甲車走50公里,乙車走58公里,甲車的某乘客見到乙車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1.甲:x是第一象限的角,乙:y=cosx是减函数,那么( )。 (A)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a是实数2x、2y的等差中项,|a|~(1/2)是x、y的等比中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相似文献   

15.
樊友年 《数学通讯》2001,(13):27-27
题 3 3 如图 1 ,设甲楼座落在正南正北方向 ,楼高AB =1 6m ,又要在甲楼的后面盖一座乙楼CD .已知冬天太阳最低时的高度为3 2° ,问 :1 )若两楼相距BD =2 0m ,则甲楼的影子落在乙楼上有多高 ?2 )如果甲楼的影子不会落在乙楼上 ,那么两楼之间的距离BD至少是多少米 ?图 1 题 33图解  1 )如图 1所示 ,过点E作EF⊥AB ,垂足为F .在△AEF中 ,∠AEF =3 2°,∠AFE =90° ,EF=BD =2 0m ,所以AF =2 0tg3 2°≈1 2 .5(米 ) ,ED =1 6- 1 2 .5=3 .5(米 ) .即甲楼的影子落在乙楼上有 3 .5米高 .2 )在Rt△ABD中…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科中考命题与其它学科一样 ,应该进行稳妥的改革 ,以促进教学改革 ,适应为新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这是毋庸置疑的 .遵循大纲 ,又不拘泥于大纲 ,是命题工作改革的可行措施之一 .多年来 ,许多人形成了一种偏见 :以为遵循大纲就是不可“越雷池一步” ,认为不拘泥于大纲就是“超纲” ,是万万要不得的 .笔者从自己设计的一次实验受到了比较深刻的启迪 .那次实验是把初三课本中的一道应用题 (甲、乙二人同时从张庄出发 ,步行 1 5千米到李庄 ,甲比乙每小时多走 1千米 ,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 ,二人每小时各走几千米 ?)用于初一上学期期…  相似文献   

17.
一、(本题满分24分)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选对3分,其它一律得0分。 1.满足{1,2}ìAí{1,2,3,4,5}的集合A的个数是( )。 (A)5. (B)6. (C)7. (D)8. 2.条件甲: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条件乙:这两个平面平行。那么(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1.定点尸到定直线l的距离为4,动点p到l的距离比到F的距离多2,则p的轨迹曲线是 (A)圆(B)椭圆 丈C)双曲线(D)抛物线 2.直线xeoso+夕sino=a和圆:2+夕,=aZ的位置关系 一(A)相离(B)相切 (c)相割(D)与。有关3.过点(2,一:)且与双曲线荟一;2一1有 几.、乙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x,(A)下甲‘ ‘(C)誓一誓二,椭圆磊+卜誓(B)誓一等一‘(D)誓一誓一‘上有三点月(二,梦,),B(4于):.c(”:护,它们与右焦点的距离成等差熟列,则。+和的值为 公 的。一、犷一一2(A)6(B)8(C〕10(D)抛物线犷~妾与椭圆答十乙O共弦长为 (A)(B)了丁(e)2(o)2了了二次曲线(…  相似文献   

19.
<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的现实生活实际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新颖别致.兹采撷一束与大家分享.一、有关体育锻炼例1(2013年雅安)甲、乙二人在一环形场地上从A点同时同向匀速跑步,甲的速度是乙的2.5倍,4分钟两人首次相遇,此时乙还需要跑300米才跑完第一圈,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及环形场地的周长.(列方程(组)求解)  相似文献   

20.
一、二次相遇问题例1甲、乙二人分别自游泳池的A、B两岸同时跳水,相向游泳,在距A岸32米处相遇后继续原速前游,并各自游到对方岸后立即回游,在距A岸64米处第二次相遇,试求A、B两岸的距离多少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