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惯性测量单元(IMU)用来为舰载武器系统提供准确的姿态并实时监测舰船甲板的变形,对其数目和位置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提出了多IMU优化布局的原则,建立了舰载IMU优化布局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IMU的布局进行了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舰载IMU的布局是影响甲板变形估计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IMU的布局进行优化,减少了舰载武器系统所需IMU的数量;利用优化布局后IMU的输出信息对全舰甲板变形进行估计,估计精度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系统中捷联惯性系统动基座对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解决舰载捷联系统动基座对准中甲板挠曲变形及惯性组件箱(IMU)的安装误差对初始对准精度的影响,建立了捷联惯性系统误差模型、甲板挠曲变形模型、IMU安装误差模型,并利用速度加姿态角匹配方法,建立了量测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状态扩展法建立Kalman滤波器,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舰船有摇摆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估计IMU安装误差角和甲板挠曲变形误差角。  相似文献   

3.
舰载姿态加角速度匹配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于传递对准的测量参数匹配法极大地受限于舰船所处海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姿态加角速度匹配法。在三种典型的海况下,对这一传递对准方法中舰船甲板变形和陀螺常值漂移进行了Kalman滤波估计及精度分析,并对陀螺漂移标定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姿态加角速度匹配法具有稳健的对准精度和快速性,陀螺漂移的标定依赖于舰船甲板动态变形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船体变形的监测方法及其对航向姿态信息的修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船体变形的原因、种类,以及船体变形对航姿信息的影响;介绍了监测船体变形的四种结构力学方法和包括惯性测量匹配法在内的三种船舶航行实时监测法,以及GPS姿态测量在船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惯性测量匹配法测定船体变形技术在火控系统、舰载飞机和舰载导弹惯导系统传递对准、磁测量船、其它物理测量船等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位于舰船的中心航姿系统和局部基准部位的陀螺和加速度计等测量部件的不同配置,详细给出了用惯性测量匹配法测定并消除船体变形影响的三种实施方案,比较了各方案的特点、计算过程和系统输出数据。这些方案对于在役舰船和现代舰船的船体变形监测和航向姿态修正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应变模态分析的舰船分布式挠曲姿态测量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舰船所处的恶劣环境,以及舰船导航和武器系统对姿态测量精度日益提高的要求,根据应变模态分析理论,建立了应变信息与姿态信息的变换关系,并提出了利用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测量甲板的应变,求取由挠曲变形引起的姿态信息误差的方法。通过对简易模型的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对外部环境精确探测、侦查的要求,先进的多载荷通用飞机通常搭载多种载荷设备。针对机翼挠曲变形、载荷设备子IMU精度低且易发生随机故障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容错惯性网络的相对导航方法。首先,建立挠曲变形下多节点IMU之间动态转换模型以构成冗余测量信息,进行基于广义似然比检测的最小二乘融合,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其次,利用惯性网络间的局部运动信息进行相对导航解算,并建立误差估计与补偿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惯性传感器发生随机故障的情况下,可有效完成主、子节点间的高精度相对运动估计,三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估计误差分别为0.0646 mm、0.0634 mm和0.7377 mm。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适应频率估计的舰船瞬时线运动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舰船瞬时线运动信息测量过程中,IIR数字高通滤波器的输出会存在相位超前,从而使输出信号相对于实际信号存在时间上超前的问题。分析了超前相位对瞬时线运动信息测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频率估计的舰船瞬时线运动测量方法。针对IIR数字高通滤波器超前相位的大小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问题,引入了WFLC频率估计算法来实时估计输入信号的频率,提出了自适应延时校正算法来校正由数字高通滤波器带来的输出信息在时间上的超前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舰船捷联瞬时线运动测量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信息测量方法中输出信息在时间上存在超前的问题,实现了实时舰船瞬时线运动信息精确测量,测量精度由0.13 m提高到了0.02 m。  相似文献   

8.
系泊状态舰载捷联惯导初始对准算法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泊状态下舰船因风浪影响而产生摇摆,陀螺输出信息中信噪比很低,地球自转角速度信息难以提取出来,从而给舰载捷联惯导的初始对准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摇摆状态下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技术,基于舰载武器特点建立了捷联惯导系统在系泊状态下的误差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自适应滤波进行精对准,并根据摇摆频率与地球自转角速度频带的不同设计了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对惯性器件的输出信息进行预滤波,从而一定程度上隔离舰船晃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解决舰船系泊状态下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对舰载捷联惯导初始对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安装在单轴转位机构上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会因IMU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不重合而存在一定的倾斜角,此倾斜角会使得IMU在旋转过程中引入姿态误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姿态输出精度。为了降低安装倾斜角对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旋转过程中因安装倾斜引起的姿态角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运用实验和数据拟合的方法得出了倾斜角随转位机构变化的规律,最后对倾斜角产生的误差加以补偿。经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对倾斜角误差补偿后,单轴旋转式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水平姿态精度由原先的2°提高到0.05°范围以内,航向误差由原先的0.5°提高到0.005°,大大提高了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的动基座传递对准问题,采用姿态变化量匹配法,在不依赖舰船自主机动运动而仅仅依靠外界风浪随机干扰的情况下,对系泊状态下的舰载导弹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海况下,姿态变化量匹配法可以使3个失准角估计在短时间内均达到要求精度;随着舰船摇摆频率和幅度的增大,失准角的估计精度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姿态变化量匹配法具有对准算法简单、对准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利用一定强度的风浪,通过该种匹配方法能够成功的解决动基座传递对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