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提取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包括树脂的筛选,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以氯化钾和硫酸铵为原料离子交换法制备硫酸钾的适宜工艺条件以及提高产品纯度的方法,采用双柱串联吸附及洗脱工艺、可达到较高的树脂利用率和原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Ce(NO3)3.6H2O、Na2CO3为原料,采用新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沉淀法制备CeO2前驱体,经500℃焙烧1~4h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纳米CeO2晶体.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前驱体和样品的形貌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对涉及的均匀沉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的CeO2纳米晶体属立方晶系,样品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30~50nm.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同时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污染小,后处理容易,离子交换树脂可再生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法分离酒石酸静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考察了D315,D301、D345、335四种树脂对酒石酸、氯离子的静态交换吸附性能,获得了一系列静态交换动力学曲线,拟合出相应的变换速率方程,讨论了方程参数与树脂交换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了温度及初始料液浓度对树脂交换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低品位钨矿制备仲钨酸铵的离子交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锦麟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1992,18(1):62-65
本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法探讨了一种从低品位钨矿制备仲钨酸铵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张国义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67-71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所发生的交换反应来进行分离的方法,本简述了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分类以及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层状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1-xCoxO2(0.1≤x≤0.5)。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表明材料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和良好的结晶性。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Mn0.5C0.5O2的最高放电容量为175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3.0~4.5V的冲放电电压范围内,经过20次循环,可逆容量达95%。对实验结果的研究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材料具有更明显的层状性能和更优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離子交換法制備載銀沸石抗菌劑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活化沸石為載體,AgNO3為反應液,通過離子交換法制備載銀沸石抗菌劑.采取正交試驗法研究了制備工藝對抗菌劑載銀量及抗菌性能的影響.結果發現沸石的酸化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其次是AgNO3的濃度、反應溫度和時間.試驗表明,最佳的制備工藝條件為:活化酸度(HCl)1.5 mol/L,AgNO3濃度0.5 mol/L,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2 h.通過最佳的制備工藝條件制備載銀沸石抗菌劑的載銀量為2.40%,這種抗菌劑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离子交换法制备高纯辣椒碱类化合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辣素为实验原料 ,将辣素溶于 1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以 2 %的硫酸酸化 ,正己烷萃取并浓缩得辣椒碱类化合物粗品 (纯度为 82 %~ 84% ) .粗品辣椒碱类化合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经离子交换法 ,以乙醇 -乙酸乙酯洗脱、浓缩、结晶得辣椒碱类化合物晶体 ,得率为 2 .8% (相对于辣素 ) .按GB1 0 783 -96标准检验 ,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纯度为 98.5 % .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层状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1-xCoxO2(0.1≤x≤0.5)。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进行分析表明材料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和良好的结晶性。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Mn0.5Co0.5O2的最高放电容量为175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3.0~4.5V的冲放电电压范围内,经过20次循环,可逆容量达95%。对实验结果的研究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材料具有更明显的层状性能和更优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钙改型蛭石对铵离子的交换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经人工改型所得的钙型蛭石对铵离子的交换性能.测定了不同pH值和不同蛭石用量下钙型蛭石对NH4^ 的全交换容量,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平衡等温线.结果表明,钙型蛭石对NH4^ 的交换总量随pH值的变化而波动,在pH值为7时其交换总量最大,为71.89mmol/100g,其选择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离子交换法生产KNO3工艺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能耗的改进离子交换法工艺。 相似文献
19.
余向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6(6):87-91
研究了以EDTA为排代剂,用高压离子交换螯合排代法分离重稀土元素时,不同的阻滞离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阻滞离子-树脂的亲合力和阻滞离子-排代剂络合物的稳定性是阻滞离子影响稀土元素分离效果的2个因素.在稀土分离中,选择阻滞离子时,综合考虑上述2个因素,是实现有效分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黄艳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Z1):38-39
改进的实验室用离子交换柱,一柱多用;具有能半自动化地进行离子交换、树脂逆向再生的功能,且可作为半微量酸式滴定管而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