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无机复合荧光纳米材料制备简便,生物相容性好,成像性能优异,在化学和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催化及能源材料等领域受到很多关注.传统的荧光有机小分子与无机材料复合时,常发生荧光猝灭,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AIE)有机小分子在聚集态具有高发光量子产率,为有机-无机复合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机遇.由于AIE有机小分子功能化的无机纳米材料独特的优点,人们对其设计、合成及应用进行了较多研究.综述了AIE有机小分子和多种类型的无机纳米结构(金属纳米颗粒、钙钛矿材料、层状材料、氧化物、硫化物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的新进展,特别是在化学和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药物输运、光热治疗、催化以及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1981年11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生物系和上海试剂二厂等六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简称酵母丙氨酸 tRNA)的  相似文献   

3.
正黄志镗(1928.5~2016.11),浙江黄岩人,著名有机化学家和高分子化学家。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81年1月至1982年9月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和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1951年至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习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是由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前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部份合并后组成的。成立于1950年1月。之后,进行过多次调整:1952年底,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有机化学组并入;1953年该所的药物研究室分出,独立成所;1956年秋,该所的高分子化合物组与物理化学组迁往北京,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一部分,而生理生化所的前身是解放前的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生理生化所于1950年成立,从事生理与生化各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摆脱  相似文献   

6.
《分析试验室》2005,24(7):31-31
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办 ,鞍山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定于 2 0 0 5年 10月在辽宁鞍山召开 ,这次会议旨在交流我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研究中的领域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12,(7):982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于5月10~11日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成功举办了DMPK研究进展及最新技术高峰论坛。此次会议参与人数达到了120人次,来自于国内各主要CRO,药物公司,医院,高校及研究所的药代负责人。会议议题丰富,参会者热情高,反响热烈。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主任钟大放教授作为嘉宾主持,演讲嘉宾  相似文献   

8.
正手性有机硼化合物是重要的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的合成子,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小分子及功能材料的合成中.通过烯烃不对称硼碳化反应来构建手性有机硼化合物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方法,目前相关报道非常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廖建课题组利用铜/钯双金属共催化(串联)策略,首次实现了联硼酸频哪醇酯和烯丙基叔  相似文献   

9.
汪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家,一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相似文献   

10.
化学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灿屏  唐晋  张礼和 《化学进展》2000,12(3):355-356
2000年3月25-2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化学部主持召开了"化学生物学"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和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单位30余位从事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研究的专家,对"化学生物学 (Chemical Biology)"这一新兴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198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考虑在原有生物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两个领域组成一个新的实验室,跟踪国际上的前沿课题。1988年,经邢其毅教授为首专家组论证,  相似文献   

12.
会议动态     
由中国化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上海药物研究所主办的《第二次全国有机微量和痕量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7日-29日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出席代表共124名,代表来自北京,上海,昆明,兰州等32个大中城市,共74个单位。大会学术报告进行了二天,共宣读了三十篇论文,三篇综述阐述了有机微量和痕量分析目前的发展方向,官能团分析向仪器分析渗透,以及打破经典概念将有机微量分析扩大应用到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去。会议用一天时间进行了三个专题讨论: 1.国外引进的元素自动分析仪的使用和维护经验的讨论。 2.元素微量分析经验交流,除讨论了离子选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化学》2005,33(5):660-660
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办,鞍山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定于2005年10月在辽宁鞍山召开,这次会议旨在交流我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研究中的领域最新成果,并从即日起开始征集与有机分析、生物分析、波谱分析、药物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方法与技术相关的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将以“分析试验室”增刊正式出版。征文要求1.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论文概不受理。2.论文摘要(中文或英文)1页,请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2005,33(4):454-454
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办,鞍山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定于 2005年 10月在辽宁鞍山召开,这次会议旨在交流我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研究中的领域最新成果,并从即日起开始征集与有机分析、生物分析、波谱分析、药物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方法与技术相关的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将以“分析试验室”增刊正式出版。征文要求1.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论文概不受理。2.论文摘要(中文或英文)1…  相似文献   

15.
《合成化学》2007,15(B11):F0002-F0002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11月的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总体战略和布局调整,于2001年6月8日整体转制为由中国科学院直接控股的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以精细化工和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和应用领域涉及不对称合成、手性拆分、生物催化、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西部有机化学论坛"于2016年8月5日在成都隆重举行。参会单位包括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重庆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20余所科研院所及高校。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报告会于1995年11月13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 受中国化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承办了本次大会。来自全国各地,代表计算机化学各个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 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计算机化学”的主题下,本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认真交流了各自在计算机化学领域的科研与应用的最新成果。100多篇大会报告和墙报的内容涉及化学信息处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结构解析和谱图模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以及计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创建于1932年,当时称为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该所创建人、第一任所长,是在国内外化学和药学界享有较高声誉并对我国植物化学研究做出贡献的赵承嘏教授。当时主要从事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曾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2012,(3):640
Angew.Chem.Int.Ed.2012,51,780~783手性α-季碳羟基酸及α-季碳羟基酮是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非常有用的分子,它们的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由于分子中的手性季碳结构,如何高效构建它们一直是有机合成中一个很具挑战性的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明华等以课题组新近发展的结构极其简单的直链线形小分子硫烯化合物(仅两步简单反应"一锅"合成,Org.Biomol.Chem.2012,10,1764~1768,封面文章)为新型手性配体,成功实现了各种芳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室概况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根据客观需要和本所条件,在1987年开始筹建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希望为开发新药、培养人才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