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基本原子模型的用途、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向.这两种模型是:平均原子模型和细致组态计算模型.关于热等离子体内的原子物理过程,本文介绍电子同高电荷离子的碰撞以及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实验情况.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原子分子数据研究联合体(CRAAMD)的工作概况. The uses,status and tendency of the two essential atomic models were presented emphatically.They are the average atom (AA) model and the detailed configurationaccounting (DCA)model.Concerning atomic processes in hot plasmas,the electron-ion collision and the 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 were introduced especially.However,the experimental status were less present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原子在外场作用下微小分裂能态的混合以研究原子内部微小相互作用的光谱学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实验方法,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以及实验结果和讨论,这在光谱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原子碰撞中的取向参数的研究为原子碰撞动力学、受激原子态结构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本介绍近年来电子与原子碰撞受激原子态取向的特征,其中包括电子与轻原子低能小角度散射下取向的趋向性规则;自旋依赖的取向特点;重原子散射下的取向特点,就重原子散射下取向的趋向性规则的破坏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飞行时间技术研究了高电荷态Xe离子(q=15,17,19,21,23)与He原子碰撞中双电子转移截面与单电子转移截面比随入射离子电荷态的变化规律.提出一步过程假定,对扩展的经典过垒(ECB)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单、双电子转移绝对截面与Andersson等人和Selberg等人的实验结果很好符合,所得截面比与本实验得到的双电子转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比较好符合. 关键词: 离子 原子碰撞 电荷转移 一步过程  相似文献   

5.
超短激光脉冲的出现为人们研究原子分子内电子的超快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强激光诱导原子分子的光电离过程是光诱导物理过程的基石,也是目前强场物理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双波长圆偏振光场中分子电离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研究强场分子电离动力学的半经典模型,给出了电离电子波包的相位和振幅分布。然后,介绍了利用双波长圆偏振光场测量H2分子和CO分子的电离动力学的研究,发现电离电子的振幅结构以及隧穿后电子受到的长程库仑势都会影响电子的动力学过程。此外,电子波包的相位结构也会包含在光电子的发射角中,这个初始相位编码了电子吸收光子而电离过程中的时域信息。最后,对新型阿秒钟在分子光电离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复杂分子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田伟中 《物理通报》2001,(11):42-45
1 早期原子结构模型 1.1 电子的发现和汤姆孙模型 1.1.1 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J.J.Thomson)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了一种比原子、分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接着人们通过实验又知道该粒子是一切原子的组成部分,这种粒子就是电子.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这是为揭示原子内部结构所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无任何可调参数的势模型计算了碱土金属原子(Be、Mg、Ca、Sr、Ba)与Ne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得到的势能曲线及势阱位置和深度与现有的从头计算结果符合较好.本文的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碱土金属原子与稀有气体原子间交换能主要来自碱土金属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p电子之间的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子与原子弹性碰撞中交换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用等效势模型计算电子与原子弹性碰撞的基础上,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一种适用于多电子原子Li的不含参数的交换势模型,进而对e-Li弹性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薄膜生长中的表面动力学(Ⅰ)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较全面地从理论上研究了薄膜生长过程中原子在表面上的和种动力学表现,涉及的内容包括亚单层生长时,原子在表面上的扩散,粘接,成核,以及已经形成的原子岛之间的相互作用,兼并,失稳,退化等一系列过程,作为研究的基础。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即0-6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目前这方面理论研究中所主要使用的各种方法。例如,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蒙特卡罗模拟。速率方程和过渡态(TST)理论等。基于这些研究。我们介绍给读者为什么原子成岛时在低温下选择分形状,而在高温时则选择紧致状。这一过程可以用经典的扩散子限制集聚理论(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然而当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形核的规律安全相反,由此提出了一个反应限制集聚理论(Reaction-Limited Aggregation,RLA),这两个理论目前可以很好的解释亚单层生长时的一般形核规律。接下来我们讨论了长程相互作用对生长初期原子形核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出了相应的标度理论。在第6章我们系统地研究了分了吸附对二维原子岛形状的控制性,从而提出了边-角原子扩散的对称破缺模型。  相似文献   

10.
同科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营利 《大学物理》1996,15(12):21-22
给出一种确定同科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简便方法,同时指出如果两个同科电子组态的电子数之和等于该支壳层上的电子数,那么这两个同科电子组态具有相同的原子态。  相似文献   

11.
原子碰撞中的取向参数的研究为原子碰撞动力学、受激原子态结构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本文介绍近年来电子与原子碰撞受激原子态取向的特征,其中包括电子与轻原子低能小角度散射下取向的趋向性规则;自旋依赖的取向特点;重原子散射下的取向特点,就重原子散射下取向的趋向性规则的破坏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激光冷却气体原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育竹 《物理》1990,19(11):641-646
激光冷却气体原子是近十年来量子光学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可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研究,并对其发展将起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的发展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利用自发辐射力冷却气体原子的“光学粘胶”(optical molasses)和利用迟后偶极力的“受激光学粘胶”(stimulated optical molasses)的工作原理。文中还讨论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应用于物理学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含温有界平均原子模型,采用Younger公式和分波法研究了高温稠密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直接碰撞电离的截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SMT(sknple man’s theory)仔细分析了一维普薛耳-特勒势(P—T势)模型原子在高、低频组合强激光脉冲辐照下电子的动力学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着力讨论了电离电子在激光脉冲策动下回核并与之复合从而发射高次谐波的平台结构,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高、低频脉冲组合方案。使谐波发射效率较之于只用单一低频激光时的谐波发射效率提高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离子与原子碰撞中多电子转移的经典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几各地独立电子模型(IEM)描述离子与原子碰撞中电子转移的经典模型,即Bohr-Lindhardt模型,过垒模型OBM和分子库仑垒模型MCBM。较详细阐述了描述碰撞过程的经典物理图象,着重讨论了MCBM描述的多电子转移过程,分析了几各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最后在考虑了入射离子量子数亏损和出射过程电子束缚能移动的修正后,给出了修正后的MCBM的计算结果,并与Niehaus的计算结果玫实验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16.
史强  朱清时 《物理学进展》1998,18(2):177-186
本文简要综述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进行单原子操纵的物理机制。主要介绍了场增强的扩散、在表面上拖动(puling)推动(pushing)原子、原子在针尖表面间接触和近接触转移、场致蒸发/脱附、隧道电子非弹性射激发和电子迁移的“电子风力”等过程。同时介绍了一些理论处理方法和对一些实验结果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在最外层电子分布中,d壳层出现了抢电子的现象,它造成原子基态求法的困难.同时应用一般方法求出少数原子基态与理论不符,有些教材对这几种原子基态提出3种不同看法.本文就这两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电子原子价电子径向波函数的节点特性,结合光谱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确定与检验原子模型势理论中势参数的方法,使所得的波函数避免了因内层电子波函数的混入而造成的坍陷。  相似文献   

19.
总结讨论了反映电子-原子散射过程中交换、关联极化、吸收(非弹性散射)和相对论效应的势模型及其在电子被原子、分子散射截面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多电子原子都存在自电离过程,本文研究了存在自电离时的阈上离化过程,利用一个简化模型得到了光电子谱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自电离的存在使阈上离化过程更为复杂,导致许多新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