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自合成的Schiff碱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氧和DNA的相互作用。发现此种Schiff碱配合物能与氧发生相互作用而具有吸氧功能, 并对氧的电还原有催化作用, 同时还发现dsDNA能与此种Schiff碱配合物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Fe(II)Schiff碱配合物更易与dsDNA结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自合成的Schiff碱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氧和DNA的相互作用。发现此种Schiff碱配合物能与氧发生相互作用而具有吸氧功能, 并对氧的电还原有催化作用, 同时还发现dsDNA能与此种Schiff碱配合物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Fe(II)Schiff碱配合物更易与dsDNA结合。  相似文献   

3.
用循环伏安方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种自行合成的Schiff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发现此配合物能插入DNA双螺旋结构内部,并得到该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4.
用电化学法、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一种自合成的Schiff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发现此配合物在0.4和-0.8 V分别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和还原峰,加入DNA使其峰电流降低,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该配合物能插入DNA双螺旋结构内部,并得到该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合成了姜黄素的Knoevenagel缩合物4-(2-呋喃次甲基)姜黄素C1,氨基硫脲Schiff 碱配体E1,及其Schiff 碱配体的Zn(Ⅱ)配合物D1.采用DPPH法测定了产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产品C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0%.在pH7.2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C1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1与DNA是通过嵌插模式发生相互作用的,其键合常数为Kq =9.31×103.  相似文献   

6.
以苯甲醛缩多胺Schiff碱为配体与不同阴离子钴盐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6个Schiff碱钴配合物.采用UV,IR,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与O2的作用,初步探讨了钴盐阴离子对配合物氧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艳  孙绍发  刘碧 《化学研究》2010,21(5):18-20
以4,5-二甲基-3-腈基-2-呋喃胺与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4,5-二甲基-3-腈基-2-呋喃胺水杨醛Schiff碱化合物,再与醋酸铜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呋喃胺水杨醛Schiff碱铜(Ⅱ)配合物.目标化合物通过IR、UV,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分析等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该配合物能强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三核锰(Ⅲ)Schiff碱配合物:Mn_3O(Salea)_2(C_2H_3O_2)_3·HC_2H_3O_2(其中Salea~(2-)为水杨醛缩乙醇胺Schiff碱阴离子),经元素分析、磁矩、化合价、电导率、热分析、红外、紫外光谱等进行表征,并利用氧电极进行了放氧活性测试,发现在对苯醌存在下配合物能促使水分解释放氧气,其反应受温度、对苯醌和配合物浓度等因素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放氧反应方程.  相似文献   

9.
Fe(ⅠⅡ)Schiff碱配合物的磁性质和电化学还原性是该类配合物的基本特性.虽然[Fe(5-NO_2saldpt)]_2O,Na[Fe(salen)(ON)_2],Fe(aslen)(SON)等配合物的制备早有报道,但对于它们的核磁共振性质、电化学还原性尚未研究.本文研究三种配合物:单核高自旋配合物、单核低自旋配合物、以及氧桥双核配合物.所用Schiff碱为: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不对称Schiff碱与稀土配合物合成机理及波谱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一种新途径 ,利用反应物前体 2 ,6 二氨基己酸 (赖氨酸 )两端具有不对称结构的—NH2 基 ,成功地合成了一端与水杨醛 ,另一端与邻香草醛缩合形成的新型不对称双Schiff碱 .为与通常不对称Schiff碱区别起见 ,称之为“异双Schiff碱” .提出了这类Schiff碱及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并以此分别合成了包括钇的 1 2种稀土不对称Schiff碱新配合物 .对它们作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 ,特别是1H与13 CNMR等表征 ,并研究和讨论了这类不对称Schiff碱分步缩合反应及其形成机理与稀土离子配位方式 .为合成类似不对称Schiff碱与配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1.
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Cu2(Hdmg)4]与DNA的相互作用. 考察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配合物浓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DNA的碱基结合形成非电活性物质, 使溶液中游离配合物的浓度降低, 配合物的峰电流减小. 单链DNA(ssDNA)充分暴露的碱基使其与配合物的结合能力大于双链DNA(dsDNA). Cu2(Hdmg)4与ssDNA和dsDNA的结合比分别为2:1和1:1, 结合常数分别为3.56×109和2.75×1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苯并-10-氮杂-15-冠-5或吗啉基取代的单Schiff碱过渡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常压和120℃条件下,以空气为氧源,研究了对二甲苯催化氧化反应。实验探讨了Schiff碱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Schiff碱配体中挂接的氮杂冠醚环、配体芳环上取代基和反应时间等对对二甲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chiff碱配合物中氮杂冠醚的存在能显著缩短反应诱导期,提高催化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Schiff碱Mn(III)配合物比Schiff碱Co(II)具有更高的催化反应活性;氮杂冠醚Schiff碱Mn(III)配合物对于二甲苯的催化氧化反应转化率大于60%,对甲苯甲酸产物的选择性均高于70%。  相似文献   

13.
邻香草醛缩牛磺酸Schiff碱铕(Ⅲ)配合物与DNA的插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3种铕(Ⅲ)与邻香草醛缩牛磺酸Schiff碱配合物[EuTOvL(NO3)]·2H2O(TOy:Schiff碱配体,L^1:1,10-邻菲咯啉,L^2:2,2'-联吡啶,L^3:2-氨基吡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对DNA均有不同强度的插入作用,其插入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配合物的浓度正相关,且与配合物分子适宜的平面性有关,3种配合物对DNA插入能力顺序为:[EuTOvL^1(NO3)]·2H2O〉[EuTOvL^2(NO3)]·2H2O〉[EuTOvL^3(NO3)]·2H2O.  相似文献   

14.
将4种氮杂冠醚取代的双Schiff碱钴(H)、锰(m)配合物作为仿水解酶模型催化羧酸酯(PNPP)水解.考察了Schiff碱配合物中氮杂冠醚取代的位置、氮杂冠醚的数目对其仿水解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Schiff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大,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提高;四种氮杂冠醚取代的双Schiff碱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氮杂冠醚3-取代的Schiff碱配合物CoL2的催化活性高于5-取代的Schiff碱配合物CoL1,含有2个氮杂冠醚的配合物CoL3的催化活性高于含有1个氮杂冠醚的配合物CoL2.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的轴向配位能力, 首次合成了壳聚糖-N-亚水杨基甘氨酸Schiff碱锌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组成. 以Pyrogallol-NBT比色法测定了合成配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结果表明, 壳聚糖固定化N-亚水杨基甘氨酸锌Schiff配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水杨醛锌Schiff配合物相比大致一样, 但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16.
组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催化氧化β-紫罗兰酮的反应;β-紫罗兰酮;氧代-β-紫罗兰酮;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天冬酰胺缩2,4-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La、Nd、Er、Dy四种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EPR技术对所合成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相似文献   

18.
2-羟基-3-甲氧基-5-甲基苯甲醛分别与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2,3-二甲基-2,3-丁二胺及邻苯二胺反应,合成出一系列二元Schiff碱型化合物.测定Schiff碱与钴(Ⅱ)离子配合后的配合物对氧分子的加合常数,讨论了结构与加合性能之间的关系.配合物中二胺-钴螯合环的刚性对配合物的氧加合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合成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α-萘胺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LnL~2(NO~3)~2]NO~3(Ln: 镧系元素, L: Schiff碱配体)。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 两个Schiff碱和三个硝酸根组成, 两个Schiff碱都是氮、氧双配位, 两个硝酸根是双齿配位, 另一硝酸根在配合物外界。中心稀土离子是八配位的, 满足稀土八配位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镧系元素的Schiff碱大环配合物的模板合成及性质已开始研究,其中含吡啶基的Schiff碱配体大环皆为氮杂十八元六齿(简称N_6).而与之相似的由氮、氧混杂配位的配体的镧系配合物的研究却至今未见报道. 我们选择共轭的含吡啶基的二酮和氧撑端基二胺为成环原料,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