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河图洛书的传说《易经系辞传》中记截"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指的就是伏羲氏.据说"河图"、"洛书"古时皆有文书,后来散失,现在大家经常看到的是宋时朱熹的《易学启蒙》中的两幅图,因有数无字,后世便将其与"古太极图"、"先天图"、"后天图"等并称为"无字天书".(一)河图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珠算界都把“珠算是从筹算演变而来”的推断作为珠算的起源并写进了珠算史料。但笔者从算盘的功能特点、珠算的运算哲理、计算方法以及出土的文物与《河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珠算应起源于《河图》而不是筹算。  相似文献   

3.
<正>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而在国外,直到公元130年,希腊人塞翁才第一次提起幻方.相传在远古时期,伏羲氏取得天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感动了上苍,于是黄河中跃出一匹马,背上驮着一张图,作为礼物献给他,这就是"河图",是  相似文献   

4.
一、记数、计算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人需要记事,人需要计算.这是生产力发展之需要,社会发展之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先有刻痕记事、磊石记事、结绳记事,后有河图、洛书、八卦等等,进而发展成文字记录。刘徽在《九章算术注》序中说“昔在庖羲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  相似文献   

5.
华罗庚在《从神奇妙算谈起》一书中有句名言:“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奇”.让难题简解,让繁题捷解,一直是数学解题中众多师生追求的较高境界.为此非培养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可.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求之.  相似文献   

6.
程大位(1533-1606),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率口(今黄山市屯溪)人,是明代著名的数学家、珠算家。“幼耽习是学,犤1犦,弱冠犤2犦商游吴楚,遍访名师,绎其文义,审其成法,归而覃思犤3犦于率水之上,余二十年,一旦恍然,若有所得,遂于是乎,参会诸家之法,附以一得之愚。纂集成编。诸凡前法之未发者,明之;未备者,补之;繁芜者,删之;疏略者,详之。而又为之订其讹谬,别其序次、清其句读。俾上智见解于筌蹄犤4犦之外,而成学亦可缘。是以获鱼兔,岂敢曰“立我明一代算数之宗,聊以启后学之成式尔己”。他自幼耽习数学,从二十多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遍访名师,参会诸家之法,用了三十年的时间,1592年在他六十岁时,撰写成数学巨著《新编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后又“删其繁芜,揭其要领”,于1598年将其缩编为《算法纂要》四卷。《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全书595个应用数学题,多数是从传统数学书籍中引录的。编写体例,“参会诸家之法”,深受吴敞《九章详算法比类大全》的影响,全书与吴敬一样,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书前有宾渠小像、首篇、卷一、卷二,为全书的预备知识,但他在“总说”中认为数学起源于河图、洛书,...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数学》2001年第7月上期中《几何法巧解一道三角题》一文通过构造几何图形解决一道三角求值题.笔者认为,构造几何图形这种方法较巧妙,但同学们不易想到.在这里笔者再介绍两种同学们易接受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题目已知α、β、γ,θ均为锐角,tanα= 求 θ的值. 解法一(直接法) 由已知可知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9月下期和大家见面了,这一期值得特别关注的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安能辨兮?》(王凯旋等)《学好基础知识》栏目的文章不易写好,本文从学生易错处选题,分析中有自己的观点.《抓住一动点解两同向动点相遇问题》(高晓兵等)提供一种分析这类问题的方法.《求某范围内二次函数的取值》(陆剑鸣)抓住关键:看对称轴和端点,条件由易到难:函数和区间皆定,函数定区间变,函数变区间定,分析精准到位,是一篇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生数学》是以中学生、中学数学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普类期刊,于1982年正式创刊,至今已办刊40周年.衷心祝贺《中学生数学》!本刊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能借鉴、可复制、易操作的学习指导,真心感谢《中学生数学》所有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报》在2015年4月1日第7版刊登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教授的文章《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钟教授认为“课堂上对话与合作是基础.分享对话与知识,共同交流意义.通过对话,使课堂成为播撒思考的种子、展开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沟通”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对话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1“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三学段(7~9年级)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是“内容标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课题学习”的目标是:1.经历“  相似文献   

12.
盈不足术     
1978年版的《初中数学》第二册第33页上有一个“我国古代问题”.该题选自《九章算术·盈不足》,原题是:“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答曰:大器二十四分斛之十三,小器二十四分斛之七.”《九章算术》的原编者提示了解法:“术曰:假令大器五斗,小器亦五斗,盈一十斗.令之大器五斗五升,小器二斗五升,不足二斗.”刘徽的注是:“按大器容五斗,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正式颁布,2019年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主要内容是“一核”“四层”“四翼”[1],在每年不再发布高考考试大纲后,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试题命题者、研究者指明了方向,为高中教师和高中学生指明了教学和复习应考方向.我们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几何原本》这四个字,如今人人皆习以为常.而“几何”,也已成为现在研究空间形式这一重要数学分支的名称了. 岂不知欧氏的传世工作,原只叫《原本》(Elements),“几何”原意是多少,利玛窦、徐  相似文献   

15.
王瑜 《中学数学》2021,(4):34-36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自然”一词意即“万物”,佛教称为“法尔如是”,意即“本来” .现在一般认为“自然”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大自然;另一是口语上的自然、当然、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无为而自成、自由发展的境界.数学是自然的,其概念、方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展现出不竭的生命力.因此,数学课堂呼唤自然、有人情味.近期,无锡市金桥双语实验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滨湖区教学能手洪高峰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七年级概念课《6.2.1角》,笔者有幸聆听、学习这节课,收获颇丰.现呈现本课的一些教学片段,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相似文献   

16.
《数学通报》2000,(2):F002-F002,1,2
1999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一年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性的题目”.同时 ,在广东省开始试行“3 X”的科目设置方案 ,各学科都编制执行“3 X”方案的《考试说明》,数学科在执行此方案的《考试说明》中 ,对考试性质和考试要求等方面 ,都表述得更为具体、明确 ,符合高考内容改革的大方向 .1999年的数学科试题 ,遵循《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 ,以“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一年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 ,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 ,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性的题目” .同时 ,在广东省开始试行“3 X”的科目设置方案 ,各学科都编制执行“3 X”方案的《考试说明》 ,数学科在执行此方案的《考试说明》中 ,对考试性质和考试要求等方面 ,都表述得更为具体、明确 ,符合高考内容改革的大方向 .1999年的数学科试题 ,遵循《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 ,以“发挥数学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单元教学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单元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一线教师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单元设计的创造[1].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9.
赵山龙 《中学数学》2012,(10):72-74,96
一、缘起 近期再读郑毓信教授在《中学数学月刊》2010年第3、4期关于“三项基本功”的文章[1][2]并链接阅读了郑教授在《人民教育》2008年的系列文章《善于提问》、《善于举例》、《善于优化》,读后颇有感触恰逢学校备课组一月活动日,备课组成员就“善于举例”这一论题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下面我们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谈谈“善于举例”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三角形内角和”是七年级第二学期“三角形”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课标要求:经历操作、归纳和说理论证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并会进行计算和实际应用.课堂上一般是将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撕下来拼一拼.但这一操作方法与后面的说理方法的关联较弱,即所添辅助线是如何想到的?对照数学教学的三重境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以知其所以然”,显然最后一重境界是缺失的.实际上,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也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缺点.18世纪法国数学家克莱罗在《几何基础》中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补足了第三重境界,创用了今天所说的“橡皮筋设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