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离子液体1-异戊基-3-甲基咪唑溴代盐-K2HPO4-水双水相体系对镉-双硫腙络合物的萃取性能,建立了测定痕量镉的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经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后,在离子液体相中的镉-双硫腙络合物经酸化后可直接与还原剂(NaBH4)混合进行蒸气发生反应,并经气液分离后将蒸气引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荧光检测,离子液体的存在不影响蒸气发生过程.考察了双水相系统的组成以及相关实验条件对镉-双硫腙络合物萃取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样品体积为1 mL时,测定痕量镉的线性范围为0.25~5.0 μg/L,检出限为0.07 μg/L; 相对标准偏差为3.4%(n=9, 2.0 μg/L Cd2+).用国家标准物质GBW08608(水中镉、铬、铜、镍、铅、锌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实际水样中的痕量镉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碳纳米管-离子液体糊修饰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在碳纳米管-离子液体糊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以碳纳米管-离子液体糊修饰电极测定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灵敏的电化学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6 mol/L和1.0×...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修饰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制备出离子液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对甲氧基甲苯(p-MT)在该复合离子液体水溶液体系中的电氧化性能. 同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查了扫描速率、温度、反应底物浓度等因素对电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p-MT在该体系中的动力学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p-MT在复合离子液体水溶液体系中发生不可逆的电氧化反应,且该过程受扩散控制,扩散系数为7.69×10-10 cm2·s-1. 适当地升高温度和增大反应底物浓度都有利于促进p-MT中C-H键选择性电氧化为相应醛基,选择性可达到95%. 通过在不同结构电解槽中进行恒电位电解研究,发现离子液体/MWCNTs复合电解质在一室型电解槽中进行p-MT电氧化的电解效率更高、对目标产物对甲氧基苯甲醛(p-MBA)的选择性也更好.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聚(1-乙烯-3-乙基咪唑溴代盐)(poly(ViEtIm+Br-))聚合离子液体,并通过π-π堆积将其固载到多壁碳纳米管上,得到了聚离子液体-碳纳米管复合物.以15mg复合物的填充柱为固相吸附剂,在顺序注射系统中研究了其对白蛋白的在线固相萃取分离纯化.在pH5.2时,对2mL溶液中(50μgmL-1)白蛋白的吸附效率为91%.0.04molL^-1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可定量洗脱吸附的白蛋白.整个分离纯化过程耗时500s,富集倍数为5.用该法对人全血中的白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经SDS-PAGE凝胶电泳验证,得到了纯度较好的白蛋白.  相似文献   

5.
以多壁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修饰剂,研制了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凝胶修饰玻碳电极(MWNTs-BMIMPF6/GCE),并研究了放线菌素D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放线菌素D于-0.09 V处有一明显的氧化峰,在pH=4.8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放线菌素D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的氧化峰电流比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显著增大。在选定实验条件下,放线菌素D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8~8.0×10-7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5×10-9mol/L。该方法可用于注射液中放线菌素D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离子液体的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离子液体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QSPR/QSAR)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综述了QSPR/QSAR在离子液体的熔点、有机物在离子液体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离子液体的电导率、有机物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离子液体的黏度以及离子液体的生物毒性和降解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1-烷基-3-甲基咪唑系列室温离子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英  赵风云  刘玉敏  胡永琪 《化学学报》2007,65(15):1443-1448
合成了系列1-烷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2~7mim]BF4)及六氟磷酸盐([C4~7mim]PF6)室温离子液体, 并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光谱、质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采用Wilhelmy白金板法, 在293~338 K范围内测定了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 测试结果显示, 同类离子液体表面张力γ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下降, 同种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呈现出较宽的变化范围, 如293 K下, 表面张力值从[C2mim]BF4的50.4 mJ/m2到[C7mim]BF4的36.1 mJ/m2. 最后对离子液体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循环伏安法研究葡萄糖在离子液体[EMI]BF4中于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载Pt(CNT/nanoTiO2-Pt)复合膜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CNT/nanoTiO2-Pt电极对葡萄糖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氧化电位为-0.46V;在组成为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积比为3∶1的电解液中,葡萄糖的氧化效果最好.电极反应过程受浓差极化控制.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具有电化学窗口宽,热稳定性良好和结构性能可调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电沉积介质.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电沉积的发展历程、典型的离子液体电沉积体系结构组成及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并综述了近15年来离子液体电沉积的研究进展.本文详细介绍了五种不同类型离子液体中金属/合金的电沉积过程,包括卤素金属酸盐型离子液体、空气和水稳定型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含金属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和质子型离子液体,并且系统概述了调节因素如沉积条件(电流密度、沉积模式、沉积时间、温度)和电解质成分(阴离子、阳离子、金属盐、添加剂、水分)对于沉积物形貌、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规律.之后,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半导体电沉积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离子液体电沉积在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离子液体中氯化稀土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离子液体中进行了无水氯化稀土催化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并考察了不同氯化稀土、环氧化物、环氧化物/氯化稀土摩尔比、单体浓度、单体/氯化稀土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水氯化稀土/环氧化物能有效地催化ε-己内酯在离子液体中进行开环聚合, GdCl3和ErCl3的催化活性比其他稀土氯化物高.当温度为60 ℃, 环氧丙烷/ErCl3的摩尔比为30时, ε-CL 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聚合30 min, 单体的转化率可达到96.0%, 粘均分子量(Mv)为2.54×104. 分别采用NMR和示差扫描量热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ε-CL 在离子液体中发生了酰氧键断裂,聚合的机理是配位-插入机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碱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获得广泛关注. 离子液体碱性表征对于碱性离子液体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关于碱性离子液体碱性表征深入研究的报道还比较少. 我们合成了系列碱性离子液体, 利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碱性离子液体的pKb值, 通过相应pKb值来表征离子液体的碱性强度, 最后考察了离子液体碱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结果表明, 羧酸根碱性离子液体的碱性主要由阴离子决定, 但不同的阳离子也会影响到其碱性强度, 从而对离子液体的碱性进行微调; 对于胺基功能化的咪唑型离子液体, 由于离子液体结构中咪唑阳离子具有较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相对于对应的三乙胺其碱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离子色谱-直接电导检测法分离测定离子液体中的卤素离子(F~-、Cl~-、Br~-)杂质.采用Shim-pack IC-A3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考察了淋洗液种类及浓度、流速和色谱柱温度对分离测定的影响.最佳色谱条件为:以1.25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为淋洗液,流速1.5 mL/min,色谱柱温45 ℃.在此条件下可以基线分离卤素离子,且NO~-_3、BF~-_4、SO~(2-)_4不干扰测定.该法测定卤素离子的检出限(S/N=3)为0.02 ~0.11 mg/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不大于0.7%,F~-、Cl~- 和Br~- 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 ~50、0.1 ~50、0.5 ~100 mg/L.将方法用于烷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卤素离子杂质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 ~102%.  相似文献   

13.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萘乙酸(NAA)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和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AA在GCE电极上于1.00V附近有一不可逆氧化峰...  相似文献   

14.
将温控结构单元聚醚链和催化氧化基团磷钨酸根共同引入到离子液体的结构中, 合成出一系列不同聚合度的十八胺类氧化-温控双功能离子液体, 并将其应用于催化O2氧化模拟柴油的脱硫反应过程, 实现了反应分离一体化, 并取得了良好的脱硫效果和催化剂循环使用效果. 该类离子液体在甲苯/正十二烷混合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温控性能. 筛选出活性较高的离子液体催化剂, 其聚合度n=111以及烷基碳链为C12.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气压力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V(甲苯):V(模拟油)=1:1, T=100 ℃, t=2 h, p(O2)=2.0 MPa)下, DMF萃取一次, 脱硫率接近100%. 催化剂循环使用11次, 脱硫率仍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陈彪  隆泉  郑保忠 《化学进展》2012,(Z1):225-234
磁性离子液体是指能够吸附在磁铁上,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一定磁化强度的离子液体。本文综述了自2004年磁性离子液体概念提出至今在各领域的应用,其可以催化吡咯、3-甲基噻吩等单体合成导电高分子纳米微球,同时起到溶剂和模板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调整产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从而得到不同的纳米结构;它也可以充当Lewis酸催化剂,催化傅克反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而且回收有望通过磁场简单实现;与碳纳米管以共价键结合可以制备具有磁性的碳纳米管。除此之外,磁性离子液体在光控顺磁性超分子体系、吸收有机挥发物等领域的应用在近年也陆续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1-正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离子液体TGA-FTIR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TGA-FTIR技术,研究了空气及氮气气氛下1-正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氛下,在离子液体的沸点附近,存在一定的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1-正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主要以蒸气的形式汽化.在离子液体汽化过程中,未观察到离子液体发生明显的分解现象.在受热过程中,离子液体可能发生碳化作用,在空气气氛中,离子液体可能发生氧化作用,并且,离子液体的碳化速率与氧化速率基本接近.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液体的氧化及碳化产物被进一步深度氧化.  相似文献   

17.
陈旭伟  李亚  魏玲  王建华 《分析化学》2015,43(4):465-470
考察了对称型卤代咪唑基离子液体咪唑环上的烷基链长度和不同卤素阴离子(Cl-,Br-,I-)对其光谱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离子液体咪唑环中烷基链长度增加,离子液体的荧光强度增大;随离子液体中卤素阴离子的电负性降低,其荧光强度减弱.加入血红蛋白可导致咪唑型离子液体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据此可对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03 ~ 1.0 μmol/L,检出限为8 nmol/L.另外,根据不同蛋白质对咪唑基离子液体荧光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阵列传感系统用于8种蛋白质的区分与识别,在蛋白质浓度高于500 nmol/L时,识别正确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咪唑类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众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能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对近期国际上关于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气-液和液-液平衡、咪唑类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剂行为、传统表面活性剂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聚集体的形成、表面活性剂/水(油)/咪唑类离子液体三元体系超分子自组装体形成等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非传统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体系超分子自组装体及离子液体结构对聚集体形成、结构、性质影响等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以1-乙烯基咪唑(1-Vinylimidazole)和1-溴乙烷(1-Bromoethane)为原料设计合成了溴化1-乙烯基-3-乙基咪唑功能化离子液体(1-Vinyl-3-ethylimidazolium bromide),以偶氮二异丁腈(Azobis(2-methylpropionitrile))为引发剂,制备了聚1-乙烯-3-乙基咪唑溴代盐聚合离子液体(Poly(ViEtIm~+Br~-))。在此基础上,利用Poly(ViEtIm~+Br~-)中咪唑基团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强π-π相互作用,在温和条件下,使用非共轭方法制备了聚合离子液体-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电极(Poly(ViEtIm~+Br~-)/MWCNTs/GCE),并成功应用于多巴胺(DA)、抗坏血酸(UA)和尿酸(UA)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在DA、AA、UA 3者的同时存在下,Poly(ViEtIm~+Br~-)/MWCNTs对3者的检测范围分别为2~180μmol/L、50~5 000μmol/L、4~50μmol/L,对应检出限分别为0.4、22.2、0.9μmol/L。将该电极用于维生素C注射剂中抗坏血酸浓度的检测以及盐酸多巴胺注射剂中多巴胺浓度的检测,回收率为98.8%~101%,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离子液体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四环素类抗生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建立了一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F6)取代传统有机溶剂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新方法.TCs与镧能形成疏水性络合物,易于浮选至离子液体相,考察了在离子液体中加入有机溶剂的种类和体积,试液的pH值、La的加入量、气体流速、浮选时间以及共存物质对浮选效率的影响,优化了浮选条件,与溶剂萃取方法相比,离子液体溶剂浮选四环素类抗生素富集倍数高,且无毒,无污染,试剂用量少,实测了鱼塘水和辽河水样,RSD分别为3.0%和4.3%(n=5),回收率为97%.本方法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痕量四环素总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