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6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e(-Fe为二茂铁基,R为-C6H4X,(X=H,4-Br,4-OH,2-CH3,4-COOH)及4-NHC6H4NO2)的Mossbauer谱数据,其化学位移分别为(mm.s^-1):0.323,0.332,0.338,0.324,0.315和0.310。其四极矩分裂值分别为(mm.s^-1):2.263,2.285,2.287,2.21  相似文献   

2.
热稳定法拉第旋转TbYbBiIG磁光单晶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业  张志良 《光学学报》1997,17(5):26-629
采用高温溶液法,以Bi2O3/B2O3为助熔剂成功地生长出掺铋复合稀土铁石榴石(TbYbBi)3Fe5O12(简称TbYbBiIG)晶体。晶体外形规则,最大尺寸为7×6×4mm3,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生长的晶体为TbYbBiIG单相单晶体,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其组成为Tb2.06Yb0.46Bi0.48Fe5O12。在1.0μm~1.7μm波段测量出晶体法拉第旋转谱和光吸收谱。当λ=1.55μm时,在10°C~80°C温度范围内测得法拉第旋转θF的温度系数为dθF/dT=-2.3×10-2deg·mm-1K-1。研究结果表明,TbYbBiIG单晶体在近红外波段θF约为YIG单晶的3倍,温度系数小,是制作高性能光隔离器的一种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酸性品红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PH1.8的KH2PO4-H3PO4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酸性品红结合使染料的吸光度下降。蛋白质浓度C在0.40-4.00mg·L^-1和8.00-40.00mg·L^-1范围内,吸光度的降低与蛋白质浓度(C)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A=0.0140C+0.0534和△A=0.0109C+0.0895,相关系数r依次为0.9965和0.9993,方法用于奶粉和麦片中蛋白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多波长K系数法测定氯芬待因复方片剂中双氯芬酸钠、磷酸可待因两组分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在11.18~25.40μg/mL、磷酸可待因在6.785~15.42μg/mL范围内ΔA值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ΔA双=-0.00674c双-1.4185×10-3,r=0.9996;ΔA=-0.0130c可-1.822×10-3,r=0.9998。双氯芬酸钠和磷酸可待因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1%,0.36%;100.7%,0.80%。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光学玻璃的色散特性测量及近似计算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锡善  蒋海英 《光学学报》1995,15(2):06-211
报道了光学玻璃和光学晶体0.36μm-2.5μm波长范围内的的射率测量结果,并对nλ^2=A0+A1λ^-^2+A3λ^-^4+A4λ^-^6+A5λ^-^8色散公式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王明  张一心 《光谱实验室》1999,16(4):465-467
在pH7.0混合磷酸盐介质中,SO3^2-使I3^-与CTMAB生成离子缔合物CTMA^+,I3^-而褪色,从而建立了测定SO3^2-的新间接紫外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65nm,SO3^2-浓度在0-25μg/25mL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耳吸光系数为ε=6.04×10^4L·mol^-1·cm^-1,可用于食品中微量SO3^2-的测定,其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铜与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的显色反应。在Tri-tonN-101存在下和pH10.4~11.5的缓冲介质中,Cu2+与HCSDAA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是530nm,对比度为10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1×105L·mol-1·cm-1。铜在0~0.24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用于铅锌矿和花生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误差不大于3.7%,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6%(n=6)。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四氯四铜酸苯铵盐(C6H5NH3)2CuCl4单晶,Mr=187.26,由四园衍射数据确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0.7184(1),b=0.7448(2),c=1.5070(4)nm,β=100.67(2)°,V=0.7924nm^3,Z=2,Dx=1.650gcm^-3,(Mo,Ka)=0.071069nm,μ=4.056mm^-1,F(000)=389,R=0  相似文献   

9.
对于La0.2Ba0.8-xCax(O,CO3)其中x=0.0、0.2、0.4、0.6氧化物在973K及甲烷氧化偶联(OCM)条件下,无Ca^2+的样品可用表面BaCO3和(LaO)2CO3的Raman谱及810cm^-1附近的O2^2-特征峰来表征;含Ca^2+的样品,则表现了混合碳酸盐(Ca,Ba)CO3的特征,还有位于1135cm^-1(w)和810cm^-1(w)的O2^-、O2^2-瞬时  相似文献   

10.
Fe(Ⅲ)-灿烂绿-过氧化氢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PH=3.0的酸性条件下,利用铁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灿烂绿的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4*10^-9g/mL,线性范围内0.1-1.0μg/25mL,ε=2.50*10^4cm^-1,L.mol^-1,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效的在线流动注射编结反应器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系统直接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铜和镉。实验中将样品溶液和作为沉淀剂的氨水溶液输入编结反应器中,产生的铜和镉的氢氧化物沉淀被吸附在反应器壁内,然后通入一段空气流,再用硝酸洗脱并直接输送至火焰原子化器。在pH 5条件下,样品流速为4.4 mL·min-1,经90 s预富集,测定铜和镉的灵敏度分别提高34倍和36倍,检测限达1.9和0.3 μg·L-1。对铜和镉含量分别为30, 20 μg·L-1的溶液连续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和2.6%。此法用于饮用水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铜和镉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铜(Ⅱ)离子作为模板离子,合成了铜(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做成固相萃取柱,直接安装在流动注射系统上,对样品中的铜(Ⅱ)离子进行在线分离富集;经H2SO4+乙醇混合溶液洗脱液在线洗脱后.在H2SO4介质中,铜(Ⅱ)离子催化高锰酸钾氧化桑色素发生化学发光反应.据此建立了灵敏简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铜的新方法.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Co2+-1,10-二氮杂菲作为增感剂,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分离富集-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系沉积物中超痕量镉的分析方法。设计了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流路,优化了仪器各项操作参数及各项化学条件。方法在2.0 mol·L-1盐酸介质中,以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吸附剂富集镉,铜、铅因不被吸附而与镉分离,然后用0.5 mol·L-1 硝酸洗脱镉,洗脱液直接经断续流动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能有效地富集镉和消除大量铜、铅对测定镉的干扰,且Co2+和1,10-二氮杂菲能极大的提高镉的蒸气发生效率。该方法检出限(3δ)为0.058 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9%(5 μg·L-1,n=7),线性范围0~12 μg·L-1。经国家一级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分析验证,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二阶导数光谱-峰面积积分技术,在1,10-邻菲罗啉显色体系中,有效地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建立了同时测定痕量铁、铜、钴的一种新方法。铁在0.0~8.5 μg·mL-1;铜在0.0~7.3 μg·mL-1;钴在0.0~5.9 μg·mL-1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可用于芦荟中铁、铜和钴的同时测定,回收率为98.6%~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1%~0.2%。样品测定结果与ICP-AES法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直接荧光法和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微量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碱性介质中 ,基于氨与邻苯二甲醛及 2 巯基乙醇反应生成强荧光性吲哚取代衍生物的体系建立测定水溶液中微量氨的直接荧光法和流动注射荧光法。曲通X 10 0 (TritonX 10 0 )对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增稳作用。在λex=4 15nm ,λem=4 86nm下 ,用直接荧光法测定NH3含量在 0 2~ 1 0 μg·mL- 1 范围内 ,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ΔI =2 2 2 86 785 71cNH3(μg·mL- 1 ) (I即为Intensity) ,r=0 9995 ;NH3含量在 0 0 2~ 0 10 μg·mL- 1 范围内 ,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ΔI=- 2 7 4 2 9 2 371 4cNH3(μg·mL- 1 ) ,r=0 996 5。用流动注射法测定的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ΔI=1188cNH3(μg·mL- 1 ) ,r=0 9998,线性范围为 0~ 0 7μg·mL- 1 ,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运用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Cr(Ⅲ)与Cu(Ⅱ)含量的新方法。在pH 5.7的HAc-NaAc的缓冲溶液中,Cr3+,Cu2+与铬天青S(CAS)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可分别形成蓝色三元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52×105 L·mol-1·cm-1和1.01×105 L·mol-1·cm-1。Cu2+和Cr3+的浓度分别在0.08~1.2 μg·mL-1和0.05~0.52 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检测限分别为0.014和0.013 μg·mL-1。此方法应用于环境水中Cr(Ⅲ),Cu(Ⅱ)的同时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钙红-Cu(Ⅱ)络合物与牛血清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特征,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钙红-Cu(Ⅱ)-BSA三元络合物的形成导致RLS强度和荧光强度的增大;同时引起电子吸收光谱的强度减小,594 nm处吸收峰消失。在pH5.65~5.75的酸度条件下,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系统在317 nm处有一增强的RLS光谱峰,且增强的RLS强度与BS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在实验室确定的优化条件下,RLS强度与BS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75~10 μg·mL-1, 线性方程为I=150.88+201.48c(BSA ,μg·mL-1),相关系数r=0.997 3。方法检出限为5.62×10-2 μg·mL-1。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人工混合样品中BSA含量的测定。对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钙红-Cu(Ⅱ)络合物与BSA之间主要存在的是静电引力。  相似文献   

19.
在pH 5.0 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 PVA 存在时, 锡和邻苯二酚紫(PV) 与罗丹明B(RhB) 生成离子缔合物, 其组成为Sn∶PV∶RhB= 1∶2∶4。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 ,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8×105 L·m ol- 1 ·cm - 1 。锡量在0~15 μg/2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方法已用于某些样品中微量锡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强力霉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基于在NaOH介质中 ,强力霉素对Luminol KMnO4 体系发光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建立起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测定痕量强力霉素的新方法。强力霉素在 0 0 0 5~ 5 0 μg·mL- 1 浓度范围内 ,采用不同的KMnO4 溶液浓度 ,分段建立起抑制化学发光强度与其浓度间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 2 0×10 - 3μg·mL- 1 。该方法可用于药片中强力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