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徐强;张蓉;张丽艳;刘进轩;吴硕;吕荣文 《大学化学》2024,(6):132-136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研究生“实用仪器分析理论”课的建设目标。课程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树立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反馈、提升的循环探索,将对研究生教育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融入到“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4.
王肖波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20,26(3):196-203
大型科研仪器平台的运行水平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效果息息相关.可持续管理是提升其运行水平的关键.梳理以往相关研究, 结合实际管理经验, 从其基本功能链解析大型科研仪器平台的边界、统一、功能和反馈等内涵.聚焦科研仪器平台自身运行层面, 丰富平台的功能网络结构, 进而辨析当前的主要管理问题, 明确平台稳定运行的必要特征.通过辨明人员在平台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在初始期、上升期、稳定期和繁荣期等4个发展阶段的可持续管理对策, 为平台运行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国内使用的仪器分析教材中,当介绍每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时,均要涉及到它的定量分析方法。与经典的化学分析不同,除少数仪器方法(如:库仑分析、电重法、热分析等)外,一般都需要有与待测物质相同的标准样品,并以如下关系式为基础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7.
探讨了仪器分析过程中的质量分析方法及分析中的数据处理、方法选择、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和信息管理等质量保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仪器分析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经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分析的作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提出“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结合线上资源对仪器分析进行教学改革。在课前通过生产生活实践问题引入新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课中将原理讲解与仪器实物或实际条件结合,通过课堂活动实践分析方法建立,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运用能力;在课后设置开放式技术改进项目,启发学生创新。最后,以“色谱分析法”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效的公共仪器实验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 ,仪器分析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 ,不仅更多的物化性质得到利用 ,而且仪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日常操作使用不断简化 ,使分析测试、分离等方法在化学、生物及相关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仪器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化学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有关仪器原理、操作方法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将仪器设备合理配置 ,对教学实验内容和学生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于 1 996年筹建了北京大学化学…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人才的培养对于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美国6所大学的化学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分析了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要求、教学实践要求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其培养目标既指向基础教育又指向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三位一体;科研要求注重科学研究态度的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教学实践要求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结合与其相对应的我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培养方案,提出了明确并扩展培养目标、提高化学专业课程要求、强化研究方法课程、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等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本科生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中较抽象的“水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理论知识点为例,探讨前沿科研成果与先进技术对相关吸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应用,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知识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用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科研与应用挑战兴趣。通过“立足教材大纲、紧跟前沿与实际”的“四步法”科研反哺教学设计,使知识点内容具体化,促进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个适用于本科教学的仪器分析实验--气相色谱法测定野菊花中樟脑和龙脑的含量。实验从笔者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并在教学过程中逐年优化,展示了一个实际样品的完整分析流程。首先采用水蒸馏同时溶剂萃取法提取野菊花中的挥发油,然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的樟脑和龙脑进行定性和定量。在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内标标准曲线法及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通过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自主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结合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首先论述了目前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试点,提出了以科研训练课程群建设和活动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导师制"为抓手的多元化的科研训练培养形式。改革与实践的具体内容涉及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实验教学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初步的改革实践成效表明,科研训练实践改革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较早开展科研训练,努力促使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可丰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且与日常生活等密切相关,蕴含了大量的思政资源。同时该课程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仪器分析中的色谱技术为例,从色谱知识回顾、溶液配制、标准操作和指导实验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将其有机融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知识的多元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启发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念,使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和伟大理想,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