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基锡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荧光和CD光谱,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一丁基锡(MBT)和二丁基锡(DB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程度, 考察了浓度、酸度、有机溶剂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相互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丁基锡与H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 既有丁基锡中锡离子与HSA的配位作用, 又有丁基锡中丁基基团的疏水作用, 导致HSA二级结构破坏, α-螺旋结构减少和构象转变. 一般情况下, MBT以配位作用为主, TBT以疏水作用为主, DBT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
钆-二乙三胺五乙酸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核磁共振弛豫分析法研究了造影剂母体化合物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d-DTPA)在水溶液和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的诱导弛像增强性质。Gd-DTPA络合物在水溶液中弛豫效率为5.25mmol-1·L·s-1,并发现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可非共价地结合Gd-DTPA络合物,这种非共价结合体的旋转相关时间明显长于自由络合物,使Gd-DTPA在蛋白质溶液中弛豫效率增高。本文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顺磁性金属络合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研究白藜芦醇类似物(Z)-2-(3,4-二甲氧苯基)-3-(4-二甲氨基苯基)丙烯腈(HCQ)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探讨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可能。结果发现HCQ与HSA形成了基态配合物,HCQ主要结合于HSA的位点Ⅰ,与位点Ⅱ也有微量的结合,反应为自发的放热反应,其ΔH、ΔS、ΔG均小于零,二者之间的结合力为氢键或者范德华力,结合常数为104~105数量级。HCQ与HSA的结合使HSA构象发生变化,Trp-214所处的环境疏水性增加,使得其内源性荧光显著降低。说明合成的白藜芦醇类似物能够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  相似文献   

4.
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荧光光谱、CD和FTIR技术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厚朴酚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2.34 nm。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厚朴酚与HSA在亚结构域II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CD结果表明,厚朴酚与HSA的键合使H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从46.6%降到39.9%。  相似文献   

5.
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苯胺蓝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苯胺蓝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射有明显的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猝灭数据,由Stern-Volmer方程推断苯胺蓝对人血清白蛋白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了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同时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常数表明苯胺蓝和人血清白蛋白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结合。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苯胺蓝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的计算方法模拟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三维空间结构,建立了HSA与全氟丙酸(IPC-PFFA-3)相互作用的模型,研究了HSA与全氟丙酸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在结合位点中的动力学性质。在模拟人体生理的实验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HSA与IPCPFFA-3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PC-PFFA-3与HSA形成的复合物HSA-IPC-PFFA-3对HSA产生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是静态猝灭;热力学参数计算得出两者结合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力;竞争实验的结果表明IPC-PFFA-3与HSA的结合位点位于HSA的SiteⅡ,与分子对接的模拟结果相吻合。同步荧光光谱实验与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证明IPC-PFFA-3与HSA能够稳定结合,并使HSA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刚果红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极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pH4.7HAc-NaAc缓冲溶液中,刚果红与蛋白质(BSA或HSA)作用形成络合物,使刚果红-0.35V(vs SCE)的还原峰电流下降,峰电流的降低值同所加的BSA或HSA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2mg/L和0.5~11mg/L,检出限分别为0.25和0.20mg/L;运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白蛋白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茜素红S光度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迟燕华  李克安 《分析化学》1998,26(7):911-911
1引言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是形成血浆胶渗压的主要成分,它在维持体液的正常分布,以及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血浆白蛋白对人体具有营养作用。已有报道将它作为人体营养健康和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及资料数据。分析、测定、研究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价值。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UV-265分光光度计(Shimadzu);724微机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厂);821型pH计(中山大学电子厂)。茜素红S(ARS)5.0×10-4mol…  相似文献   

9.
用分子对接方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噻螨酮(HEX)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对HSA构象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HEX能与HSA发生相互作用,且作用位点site II比site I的打分小约4.5.实验结果表明,HEX猝灭HSA的内源荧光且作用机制为静态猝灭;HEX使HSA周围的微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蛋白质的肽链结构改变;298和291 K时HEX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7.35×103 mol/L、0.82和1.02×104 mol/L、0.86,证实HEX仅在site II存在作用位点;HEX与Trp214的结合距离为3.01 nm,作用力主要为氢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力.这些研究所获得的多种信息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农药对人体造成的毒性及可能的生物累积性.  相似文献   

10.
以光谱技术和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溶液中甲磺酸培氟沙星分子及其铜离子存在时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结合作用的机制,用荧光淬灭法测得两反应的结合常数分别为K=1.7 × l05L.mol-1和1.61×105L.mol-1,结合位点数1.05和1.5。甲磺酸培氟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的猝灭为静态猝灭。依据Fō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甲磺酸培氟沙星—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结合距离。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微量热法测得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反应的△H≈0, △S﹥0 表明其作用力主要为疏水力,而甲磺酸培氟沙星分子在铜离子存在时与人血清白蛋白反应的△H﹤0并且△S﹥0表明主要是静电作用。由于焓熵互补的作用,两反应的自由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用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利福布汀(RB)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RB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 作用机制是静态猝灭与动态猝灭的结合. 其结合常数(Ka)在106数量级, 说明RB和HSA有很强的结合. 此外, 探讨了金属离子(Cu2+, Zn2+, Mg2+ 和Ca2+)对RB与HSA结合常数的影响. 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数据表明, RB可导致HSA的构象改变.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Humanserumalbumin(HSA)isawell known transportproteinforavarietyofmoleculesandions[1].Thebindingofadrugtoserumalbuminhasimportant pharmacokineticconsequencesbecauseitinfluences distribution,excretionandpharmacologicaleffectsof thedruginthebody…  相似文献   

13.
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量子产率的测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L-色氨酸荧光量子产率0.14为标准,测量了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在pH6.4和25℃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在最大激发波长280nm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132和0.130。实验发现,pH对蛋白质荧光强度有明显影响,溶解氧对荧光量子产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铍试剂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pH3.6的缓冲溶液中,铍试剂Ⅲ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能形成复合物,吸光度与HSA的含量呈线性关系;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λmax=460nm,比铍试剂本身紫移80nm左右;HSA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20-140mg/L;实验表明该反应选择性、重复性很好,操作简便,适用测定含量范围宽,测定结果与传统的考马斯亮蓝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陈丹丹  邹嘉佳  杜传荣  罗轩  林翠梧 《化学通报》2016,79(7):623-629,644
以L-酪氨酸为原料,分别与邻甲氧基肉桂酸和间甲氧基肉桂酸进行了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L-酪氨酸衍生物(E)-3-(4'-羟基苯基)-2-[3″-(2-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基]丙酸(I)和(E)-3-(4'-羟基苯基)-2-[3″-(3-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基]丙酸(II),运用ESI-MS、1H NMR、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认。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Auto Dock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I和II对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I和II对HSA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过程中伴随着非辐射能量转移。化合物I和II主要通过疏水作用与HSA的结合,结合过程是自发的。Auto Dock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I和II与HSA之间主要是疏水作用力,结合位点位于亚结构域IIA形成的疏水腔中,即site I。分子对接结果与光谱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The interac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ICG)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HSA) was investigated via various spectrometric(UV-visible, fluorescence and circular dichroism)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ICG with HSA depends on the values of R(R is defined as the molar ratio of HSA to ICG). The interaction of ICG with HSA can form two complexes with intrinsic binding constants(Ka) of 2.97×105(R≤2) and 2.63×104(R>2), respectively. The fluorescence and induced CD(ICD) spectra of ICG demonstrate that binding the first mole of HSA to ICG can form a chiral ICG-HSA complex with strong fluorescence emission, and the chirality and fluorescence of ICG-HSA complex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adding another mole of HSA to ICG. Furthermore, although both ICG and ICG-HSA complexes followed an energy-dependent endocytosis process to enter living cells, the cellular uptaken dynamic mechanism of ICG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HSA conjugation.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研究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作用.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在一定浓度的BSA溶液中的化学位移、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小檗碱环上芳香质子与BSA的结合作用较强,其它烷基质子与BSA结合作用较弱;BSA的结合使得小檗碱各个质子的1HT1弛豫时间明显减少,质子在溶液中...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电化学研究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H 3.2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变色酸2R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变色酸2R在-0.43 V(vs.SCE)有1个良好的极谱还原峰,加入人血清白蛋白(HSA)后,其峰电位不变而峰电流下降。峰电流的下降值同HSA的浓度在(1.5~30.0)×10-8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ΔIp″(nA)=-338.38+191.9c(moL.L-1),r=0.997。应用于实际人血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G_250光度法一致。由实验结果求得人血清白蛋白和变色酸2R的结合比为1∶3,结合常数K为1.55×105。  相似文献   

19.
利用芘(Pyr)的微环境极性探针性质, 采用稳态荧光光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 对比分析了Pyr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机制的差异. 结果表明, HSA和BSA中Pyr的I1/I3平均值分别为1.36和0.92; Pyr与HSA和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7和1.71×105 L/mol; Pyr与HSA和BSA中色氨酸残基表观距离分别为2.37和2.34 nm. Pyr在HSA和BSA中不同的结合位点位于ⅠB子域和ⅠA子域, 其结合位点周围氨基酸残基的极性是影响Pyr I1/I3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验证实Pyr与HSA和BSA结合作用位点处的微环境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