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磷光寿命的研究及生物体内色氨酸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磷光寿命的特性及pH、溶剂极性、碘、铅、钡、铊等重原子对磷光寿命的影响。应用磷光寿命变化法,分析生物样品中色氨酸含量。小鼠体内,血、脑、心、肺、肝、脾、肾中游离色氨酸分别为8.9μg/mL,17.3,51.8,29.1,29.9,46,68.8μg/g。其中,组织血脑中色氨酸含量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室温磷光(RTP)材料因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和在光电、传感、生物成像及信息加密等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近年来,科学家探索了各种方法调控有机分子的室温磷光,并通过磷光分子结构设计以及磷光保护基质的构建成功构筑了长寿命和高量子效率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超分子凝胶作为诱导室温磷光的新基质,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热可逆性质及刺激响应性等优势而引起关注。本综述围绕无金属室温磷光凝胶材料和含金属室温磷光凝胶材料,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室温磷光凝胶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展望了室温磷光凝胶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芩素可通过电子转移效应猝灭聚乙烯亚胺(PEI)包覆的锰(Mn)掺杂硫化锌(Zn S)量子点(PEIMn/Zn S QDs)的室温磷光。基于上述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黄芩素含量的室温磷光检测方法,PEI-Mn/Zn S QDs以水相共沉淀法获得。结果表明:当pH=8.0,反应时间为10 min时,量子点的磷光猝灭程度与黄芩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7~0.60 mg·L~(-1),方法检出限为0.039 mg·L~(-1),相关系数(r)为0.997,相对标准偏差为4.1%,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6.0%~100.7%。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常见离子和氨基酸等的干扰,适用于黄芩饮片及血清中黄芩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有望应用于医药行业中黄芩素含量的测定分析,也为其他药物基于量子点电子转移机制的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硫胺经紫外光照射后的低温磷光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硫胺在酸,水,碱中经紫外光照射后产生强的磷光,以酸中照射的磷光最强。观察了最佳光化学反应条件,建立硫胺经光化学反应后的磷光分析方法,适用于制剂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室温磷光分析法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温磷光分析法是测定痕量有机化合物和生化物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一种新的测试手段,近20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是当前分析化学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我国的研究工作虽赳不较晚,然而速度较快,现就室温磷光分析法在我国的发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8.
有机电致发光(OLEDs)因其具有驱动电压低、主动发光、亮度高、视角宽、响应快、耐冲击与震动等特点,在平板显示与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磷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PhOLEDs)由于能够同时利用三重态和单重态激子,内量子效率从理论上可达到100%,从而克服了传统荧光OLEDs只利用单重态激子时效率25%的限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受到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但要实现三重态磷光,通常需要将重金属原子与主体材料进行掺杂,而重金属配合物的磷光寿命相对较长,容易引起浓度猝灭和三重态-三重态湮灭,所以需要找到合适的主体材料与重金属的磷光发射体进行掺杂来减少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高性能的电致磷光器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蓝色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状况,并对空穴传输型、电子传输型和双极传输型的蓝色磷光主体材料按照官能团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评述,并对其光物理性质、热学性质、电化学性质及器件性能等作了详细归纳比较,最后展望了蓝色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