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中微子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就充斥于整个物质世界, 但是直到20 世纪30 年代人类才意识到它的存在。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科学家们终于逐步揭开了中微子的神秘面纱, 尽管依然无法完全看清它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左文文 《物理》2020,(3):196-199
<正>1引言于我们,黑洞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熟悉的是,它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被描述成拥有着吸尘器般巨大吸引力、隐身的贪婪怪兽。陌生的是,黑洞究竟是什么,天文学家们如何"看"到黑洞,为什么要研究黑洞。请随笔者一起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2黑洞是什么?最简单的黑洞模型是个不带电也不转动的黑洞。这个模型最早是  相似文献   

3.
太阳系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是水星,尽管体积较小的它遭受太阳炙烤,但仍可能存在广阔的冰区。20 年前,地面观测发现水星极地附近有一小片高反射区域,说明存在冰。  相似文献   

4.
开普勒-36b和开普勒-36c距离很近,二者围绕恒星开普勒-36a运转的轨道只相距190万千米,它们距地球1200光年.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距离最近的两颗行星,比太阳系相距最近的金星和水星还近20倍,仅是地球与月球间距的5倍.  相似文献   

5.
树华 《物理》2004,33(6):442-442
  相似文献   

6.
过去几千年人类对行星认识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太阳系内,而数目也仅仅不到十颗。从上世纪末到现在短短的二十来年,人类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颗太阳系外行星。古老的行星科学向人们展现了它新的面孔,把人们从太阳系内带到了太阳系外。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人类探索行星的历史,然后介绍太阳系外行星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及热门的研究话题,最后谈及对该领域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云中客 《物理》2007,36(9):666-666
天文学家们探测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将近250个,这类行星一般称为“外行星”,以区别于太阳系的行星。这些外行星大多数是类似于太阳系的土星型的巨大气态星球。科学家们希望能在这类星球上发现水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云中客 《物理》2005,34(7):502-502
最近美国NASA利用Spitzer空间望远镜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过去对环绕在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的位置是利用该恒星所发射的光的微小变化推断出来的,而现在是利用Spitzer空问望远镜直接记录下行星自身的远红外光波.  相似文献   

9.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发现7颗围绕巨星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为探索包括太阳系在内的行星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远方的行星看起来极为黯淡,再加上它所围绕的恒星比它亮10^10倍,所以对其进行光学观测总是困难重重。上述问题也困扰着空间轨道上的望远镜,尽管它们的观测已不再受地球大气层造成的“闪烁”影响。最近,美国博尔德市(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的韦伯斯特&#183;卡什(Webster Cash)提出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他设计了一种形状特殊的恒星遮光罩,缚在和望远镜一起运动的航天器上。遮光罩可有效地阻挡恒星光线进入望远镜,从而把星光衍射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行星观测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1.
张绍桂 《物理通报》2012,(10):84-87
为学生创设基于网络下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马龙  马余刚  黄焕中 《物理》2021,50(3):183-192
中微子可能的马约拉纳粒子属性超出了目前标准模型的范畴,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0vββ)实验是能够确定中微子马约拉纳属性的唯一途径。0vββ的发现可以揭示中微子绝对质量、轻子数破缺、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等一系列自然奥秘,是当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在探索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可选择实验方案中,低温晶体量热器具有高能量分辨率、高运行稳定性和低辐射本底的技术优势,成为新一代0vββ实验最具竞争力的探测器技术之一。文章首先介绍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研究历史,之后介绍低温晶体量热器及其最先进的代表——CUORE实验,最后展望关于我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低温晶体量热器0vββ实验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些读者可能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报导:大约一九八二年四、五月间,九大行星都运行到太阳一侧,而且几乎全集中到大约九十度的一个角度内。这当然是相当罕见的事件。但鉴于九大行星以不同的速度绕太阳运行,这种事件迟早会出现的。如果知道了九大行星的运行周期及它们目前的位置,可以预测多少年以后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两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进行过类似的推算,并据此来计算太阳系的起源时间。 在西汉中期,有一本叫作《命历序》的纬书出现。纬书是一种讲迷信的书。  相似文献   

14.
树华 《物理》2004,33(5):322-322
美国和捷克的天文学家在一颗小行星中第一次观察到一种微小的非引力作用,称作Yarkovsky效应.这个研究组还通过测量一个小行星的质量赢得了另一项第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将来更好的跟踪小行星的轨道(Schesleyetal.Science ,2 0 0 3,30 2 :1 739) .Yarkovsky效应的基本思想是,小行星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广义相对论,强引力场附近是弯曲的,此时,光不是沿着人们通常说的以“直线”传播,而是沿着“曲线”传播。比起太阳系各大行星来,太阳可谓大质量天体,存在强引力场,因此,经过太阳边缘的星光会出现弯曲。  相似文献   

17.
 月球是距人类家园最近的星球,这片寂寞的原野,始终给人一副冷漠的面孔,被誉为“广寒宫”。人类一直梦想能够探测月宫,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首次向世界宣布了中国在今后十年内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的新消息。这标志着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已经正式启动,人类缘何对“广寒宫”一往情深,这一想法一直有着深刻的意义。第一,月球是个没有国界的星球,发达国家想早日捷足先登,跑马占地式地在那里圈一块土地,尽管联合国1984年通过的《月球协议》规定,月球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相似文献   

18.
John C.Mather和George F.Smoor因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分享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论文中从COBE卫星而来的详尽的观测报告推动了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精确科学.  相似文献   

19.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300多年来,人们一直用光学望远镜在可见光波段观测天体,认识宇宙,本世纪30年代,美国无线电工程师K.央斯基偶然发现了来自银河中心的宇宙射电波,开辟了大气的另一扇“窗口”,即射电窗口,迅速发展的射电天文学与光学天文学交相辉映,使古老的天文学大放异彩。60年代,天文学家又打开了可见光与无线电波之间的波长在0.7-1000微米的红外窗口,进一步拓宽了天文学的观测领域,推动了天文学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