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一边是常数的数列不等式,在用数学归纳法直接证明时,归纳过渡往往有一定的困难,若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可加性等性质,通过强化命题,放缩常数等技巧,就可顺利完成归纳过渡,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李建潮 《数学通讯》2006,(11):36-37
文[2]给出了一个猜想不等武,我刊2006年第17期刊出的文章《一个无理不等式的证明》用归纳法给出的证明有误,原因是λ与n有关,因此无法用归纳假设,对于该不等式,西安交大附中樊益武,天津宝坻区第一中学于士良。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李永利。山东科技大学公共课部岳嵘等作者均给出了较为简洁的证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林明成 《数学通讯》2001,(12):21-21
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关键的一步是寻求P(k 1)的证明,其技巧丰富多彩,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刘康宁 《数学通讯》2004,(9M):41-44
文[1]介绍了证明不等式的四种基本方法,下面将介绍证明不等式的三种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5.
6.
刘康宁 《数学通讯》2003,(20):40-42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法 .根据实数的有序性 ,在证明不等式A>B或A 相似文献   

7.
龚晓洛 《数学通讯》2004,(9M):30-32
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1)实数的两个特征:①x∈R←→x^2≥0;②任意两实数均可比较大小.由此得到的两实数差的符号与两实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理论基础和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泉清 《数学通报》2007,46(11):41-43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及重点,并且往往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上,扮演着调控整卷区分度的角色,而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又是难点.由于数列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但是,一些数列不等式题,如2006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理科第  相似文献   

9.
浅谈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柯西(Cauchy)不等式(a1b1 a2b2 … anbn)2≤(a12 a22 … an2)(b12 b22 … bn2)(ai,bi∈R,i=1,2…,n),当且仅当a1b1=a2b2=…=anbn时等号成立.现将它的证明介绍如下:证明1(构造法):构设二次函数f(x)=(a1x b1)2 (a2x b2)2 … (anx bn)2=(a12 a22 … an2)x2 2(a1b1 a2b2 …anbn)x (b12 b22 … bn2),∵a12 a22 … an2>0,f(x)≥0恒成立,∴△=4(a1b1 a2b2 … anbn)2-4(a12 a22 … an2).(b12 b22 … bn2)≤0,即(a1b1 a2b2 … anbn)2≤(a12 a22 … an2)(b12 b22 … bn2),当且仅当aix bi=0(i=1,2,…,n),即a1b1=a2b2=…=anbn时等号成立.证明2(数学归纳…  相似文献   

10.
一个猜想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对两道试题的解法探究,介绍证明这类数列不等式的方法和策略,供大家参考.问题1(2009年山东卷理科第20题)等比数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不等式的初等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文 [1]利用微分法证明如下不等式 :已知x ,y ,z∈R+,且x +y +z =1,则   (1x -x) (1y - y) (1z-z)≥ (83) 3 (1)该文刊出后 ,收到福州二十四中学杨学枝 ,武汉市第六中学刘大岱 ,江西广丰中学朱水龙 ,长沙电力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梅宏 ,湖北监利新沟中学杨美璋 ,重庆市武隆县中学李来敏、杨小林等人的初等证明 ,限于篇幅 ,下面选登一种初等证法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第8期P27上有这样两个不等式: 已知a,b∈R~+,a+b=1,则 4/3≤1/a+1+1/b+1<3/2, 3/2相似文献   

14.
许小华 《数学通讯》2005,(22):46-47
不等式在数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和技巧也很多,本文介绍一些常用方法及其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但在实际解题中有时候直接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命题不太容易,或者按常规思路去运用递推假设也不容易达到目的,这时可以考虑把该命题适当加强,使加强后的命题更具活力,更有利于运用数学归纳法去证明.加强命题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把原命题的结论加强,二是把命题一般化.  相似文献   

16.
17.
18.
谢岚 《数学通讯》2007,(11):47-48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第二册(上)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a〉b〉c求证:1/a-b+1/b-c+1/c-a〉0.  相似文献   

19.
朱赋 《运筹学学报》2001,5(2):41-45
文[1]中提出了下述的不等式,即(符号说明见正文)AP+PQ+QB≤max{AP PQ′ Q′B,AP′ P′Q QB}。文中说:不难验证此不等式成立,但我们发现,要对此不等式给出一个详细的证明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此不等式对该文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即对之给出一个详细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数列不等式如果一边是和或者积的形式,常用放缩法或者数学归纳法来证明.但是放缩法技巧性较强,学生难于把握;而数学归纳法操作上比较机械,学生熟悉方法后对优化思维无太大好处.这里介绍另外一种证明此类不等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