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Ho~(3+)修饰的Pt/C电极对DMM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线性扫描法(LSV)对二甲氧基甲烷的电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当用Ho3+修饰Pt/C催化剂电极后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极对DMM的电催化活性.热处理Ho3+修饰后Pt/C催化剂电极,可进一步提高该电极对DMM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Y2O3/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紫外可见光谱、SEM、BET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水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为实验模型,考察了TiO2掺杂Y2O3后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并探讨了Y2O3掺杂量、吸附性、焙烧温度及时间对Y2O3/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催化剂Y2O3/TiO2存在某一最佳组分比值,当两者重量比为1:200时,其催化活性是同样条件下前体催化剂TiO2的2.4倍.  相似文献   

3.
董绍俊  KUWANA  T 《化学学报》1985,43(8):712-717
本文研究儿茶酚和对苯二酚在金属氧化物微粒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抗坏血酸和草酸不同,不仅儿茶酚和对二酚的氧化反应发生了电催化,而且它们的还原反应也发生了电催化,用薄层电池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儿茶酚和对苯二酚在此修饰电极表面的吸附,并探讨了电催化反应机理。证明了儿茶酚和对苯二酚在MOx/GC电极上的吸附,是发生电催化的主要原因,儿茶酚、对苯二酚和抗坏血酸的混合物在金属氧化物微粒修饰电极上的波峰明显分开,有可能同时测定儿茶酚和抗环血酸,提供了分析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种层状金属氧化物K2La2Ti3O10,利用离子交换反应对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酸化.并通过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酸化后K2La2Ti3O10的光催化活性有显著提高.通过对样品的结构、XRD、DRS分析,对这种现象做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铁系催化剂对丁烯的氧化脱氢催化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光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五种丁烯氧化脱氢用铁系催化剂样品分别具有α-Fe2O3、γ-Fe2O3、ZnFe2O4、ZnFe2O4•20%α-Fe2O3和ZnFe2O420%γFe2O3物相结构。在五种样品上分别进行了氧和丁烯的吸附及其程序升温脱附,初步结果表明:α-Fe2O3、γ-Fe2O3和ZnFe2O4都是丁烯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相,但它们吸附氧和吸附丁烯的能力不同,对丁烯的异构化、氧化脱氢和燃烧反应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结合样品作为供氧体的试验结果,对丁烯在混合双相样品上的氧化脱氢过程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在自制的GS-1型光声光谱仪上首次测得的La2O3、CeO2、Pr6O11、Nd2O3、Sm2O3、Eu2O3、Gd2O3、Tb4O7、Dy2O3、Ho2O3、Er2O3、Tm2O3、Yb2O3、Lu2O3等镧系元素14个稀土氧化物的光声光谱。实验结果与文献报导的漫反射谱一致。为从事稀土化合物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提供了可参考的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TiO2-WO3)负载硅钨酸盐聚苯胺膜修饰玻碳电极(PAn/SiW12/TiO2-WO3/GC),优化了聚合条件,并对该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包括溶液pH值的影响和电极的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聚合物膜不但保持了该杂多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 mol/LH2SO4溶液中,该膜电极中的SiW12的第2个还原峰对BrO3-有很好电催化活性,催化过程符合EC平行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x-光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五种丁烯氧化脱氢用铁系催化剂样品分别具有α-Fe2O3、γ-Fe2O3、ZnFe2O4、ZnFe2O4·20%α-Fe2O3和ZnFe2O4·20%γ-Fe2O3物相结构。对五种样品进行了比表面积和孔分布的测定、并联系样品反应性能按孔径范围进行了大致的分类。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金属氧化物(TiO2-MoO3)负载硅钨酸盐聚苯胺膜电极的制备,优化了聚合条件,并对该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包括溶液的pH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抗坏血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该修饰膜对抗坏血酸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用计时电流法及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计算出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膜内的表观扩散系数为1.88×10-7cm2/s;抗坏血酸浓度在5.0×10-5-6.9×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1,检出限为1.2×10-6mol/L。可用于测定西红柿、橙汁中的抗坏血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炭载钯(Pd/C)催化剂,浸渍修饰磷钼酸(PMA)制备成复合催化剂. 通过XRD和红外谱图(IR)表征催化剂的组分和结构,采用线性扫描曲线及计时电流曲线考察了该电极的电催化性能. 研究表明,室温(20 oC)PMA-Pd/C电极的H2O2还原电催化活性更优.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氢气、NaBH4、醇水混合溶剂还原,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保护和微乳液法制备了γ-Al2O3负载的Ir金属催化剂, 通过XPS、XRD、TEM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催化剂对阿维菌素选择加氢制备伊维菌素的性能, 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金属催化剂Ru/γ-Al2O3、Pd/γ-Al2O3、Pt/γ-Al2O3、Ir/γ-Al2O3中, Ir/γ-Al2O3的活性和选择性最好. 用PVP保护的Ir/γ-Al2O3, 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比没有PVP保护的催化剂有显著提高;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的Ir/γ-Al2O3催化剂显示出最好的活性, 但反应选择性比PVP保护的催化剂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Fe2O3和Sb2O4及Sb/Fe比由1/9至9/1五种复合氧化物表面氧的TPD行为。Fe2O3在200~450℃间有少量氧脱出,Sb2O4在700℃以后出现脱氧峰,而Sb/Fe复合氧化物则出现所谓α和β脱氧峰。随Sb/Fe比增加α氧的脱附活化能也增高,Sb/Fe比为3/7、5/5和7/3时分别为33、36、51kcal/mol。Fe-Sb氧化物中α氧比β氧对烯烃氧化具有更高的活性。在50—275℃范围内NH3在Fe-Sb氧化物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式,同时由NH3的TPD可明显看出Fe-Sb氧化物具有不同强度的吸附中心,它们与所含表面氧有关,但表面氧对NH3的氧化是很弱的。讨论了烯烃选择氧化反应与表面氧强度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实验发现,十二钼磷酸对H2O2分解几乎无活性,而其盐类(Fe3+、Cu2+、Co2+、Mn2+)则都有很好的活性,认为活性种是杂多酸盐的抗衡阳离子。如在杂多酸阴离子中引入V,部份的取代钼,不仅催化剂活性随V的取代数有规律地增加,而且,动力学曲线具有S-型特征,表明反应中活性中心-阴离子中的钒和底物作用生成活性中间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了CuO(w,%)/CeO2-Al2O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CuO物种的迁移. 低温焙烧(300 ℃)催化剂, CuO以高分散和晶相两种形式存在于CeO2-Al2O3载体表层.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CuO开始从表层向CeO2内层迁移. 处于内层的CuO部分以晶相形式存在, 部分与Al2O3载体反应生成CuAl2O4. 高温有利于表层CuO向CeO2内层迁移, 同时促进CuAl2O4生成. 结果表明结合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相似文献   

15.
质子导体(Ce0.8La0.2)1-xCaxO2-δ 在合成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萤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Ce0.8La0.2)1-xCaxO2-δ, 利用XRD、TEM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 电化学方法研究表明, 合成样品在400~800 ℃温度范围内具有质子导电特性. 将(Ce0.8La0.2)1-xCaxO>2-δ高温烧结体用于固态质子传导电池, 在常压下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气, 并确定了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650 ℃时Ce0.8La0.2O2-δ和(Ce0.8La0.2)0.975Ca0.025O2-δ对应的氨产率分别达7.2×10-9和7.5×10-9 mol•s-9•cm-9.  相似文献   

16.
用电子顺磁共振法(ESR)研究了丙烯氨氧化Fe-Sb-W氧化物催化剂的失活机理,记录了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焦炭和催化剂结构变化的信息。结果表明:当沉积炭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发生反应:,使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结构破坏。这时催化剂严重失活,主要产物是CO2。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13种由稀土离子(La3+、Pr3+、Nd3+、Sm3+-Yb3+和Y3+)与马来酸(C4H4O4)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元素分析和微量水分测定确定其组成为Ln2(C4H2O4)3(Phen)2·4H2O.研究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Fe3+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 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 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 结果表明, 60 W紫外光辐射240 h后, PE失重为8.43%, 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使PE失重30.66%;用Fe3+掺杂后,0.5%Fe2O3/TiO2、1.0%Fe2O3/TiO2和2.0%Fe2O3/TiO2分别使PE失重35.91%、20.72%和13.30%. 光催化剂加速了PE的失重,碳链的断裂和光氧化腐蚀,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的坑洞,降解产物中的小分子量的石蜡含量明显增高. Fe3+掺杂有一个最佳量, 0.5%Fe2O3/TiO2光催化降解PE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考察了浸渍法制备的ZnO/γ-Al2O3催化剂的宏观结构,研究了所生成的缺锌铝酸锌(ZnxAl2O3+x,02O3的孔结构。据此,可以制取各种孔结构的ZnxAl2O3+x以满足不同的要求,而共沉淀制备法难以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