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应用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以Voigt-Kelvin模型为基础,根据Boltzmann叠加原理,模拟了聚合物在交变力场作用下的应力史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课程的定位,教学资料的规范化、系列化、系统化和多媒体化,MCAI课件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制作,网络的利用,以及多种媒体的组合教学,对多方位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高分子物理教学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将课程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不同聚合度(N)的聚乙烯(PE)单链在Si(111)表面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 分别设置相对介电常数为1和78模拟无溶剂和不良溶剂环境. PE单链的平衡吸附构象均呈现为二维吸附构象, 但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呈现不同的构象和动力学特征, 说明溶剂环境对于疏水高分子单链在疏水表面上的吸附和扩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吸附能与聚合度呈线性关系, 单位链长的平均吸附能是-0.38 kJ·mol-1. 另外, 扩散系数(D)与聚合度之间的标度关系是D~N-3/2.  相似文献   

4.
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广泛采用视频讲义辅助教学,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教学的互动性,通过多元化的实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对实验项目的领悟能力,并辅助大量的引导问题,有效实现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统一。通过引入视频教学的特点,有效缓解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仪器不足,场地紧张的难题,充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综合设计《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实施方式和管理制度,为视频化讲义的推广积累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形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亚  李惠林 《物理化学学报》1999,15(10):895-899
采用紫外光谱、XPS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硅胶 /水界面上的吸附形态 ,结果表明随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增大 ,分子在硅胶表面的吸附由单层逐渐变为多层 ,生成半胶束结构 .  相似文献   

6.
CMC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润湿、乳化、洗涤、分散等应用领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的吸附状态对性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在化学驱油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氧化物矿物上的吸附是引起表面活性剂损失的主要原因,表面活性剂的损耗量大,将降低采收率及经济效益[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在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其性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双亲性共聚物,在吸附、乳化等方面研究尚少报导.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采用独特的超声波辐照技术合成的嵌段型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表/界面活性[2],可望用…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分析化学课堂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力 《大学化学》2009,24(2):37-39
利用PowerPoint、Flash软件制作电子课件,谈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几种技巧。  相似文献   

8.
张召香  张飞  王卫  林洁华 《化学教育》2020,41(10):35-40
探索了一种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以案例为启发点、问题为导向,将线上自学、线下讲解和实验训练相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用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期末考试、教学质量评价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学习效果、学习兴趣、能力培养等方面对4个教改班和平行班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教改班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平行班,4个教改班的考试平均分比平行班的平均分高12.6分。新的多维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学生实验效果差、实验室周转紧张等问题,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实验热情、提升科研素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二元限制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剥离型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线性粘弹性,提出了纳米复合材料在低频下的弹性增加主要是由吸附聚合物链长松弛模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对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HPAM)、磺化聚丙烯酰胺(S-HPAM)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HPAM)〕的溶液黏弹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温度85℃下,通过稳态剪切和动态剪切试验,考察了质量浓度和矿化度对聚合物溶液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增加,溶液表观黏度逐渐降低。质量浓度越高,溶液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越大。由动态剪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第一法向应力差(N1)。随质量浓度增加,聚合物溶液的N1逐渐增大;随矿化度增加,聚合物溶液的N1出现不同盐敏感区域,说明不同结构类型的驱油聚合物溶液对矿化度的弹性响应不同。研究结果为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剂的选择及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Maxwell串联模型所定义的参数里,反映弹性和粘性相结合的是弛豫时间τ=η/E,它不但表明粘弹性是材料同时具有粘性和弹性的结果,并且是仅取决于材料粘性系数和弹性系数的相对大小,而不是它们各自的大小。τ是表征材料弛豫现象的内部时间尺度,只有在外力作用时间与这个内部时间尺度同一数量级时,材料才会产生极大的弛豫,它的粘弹性本质才有最充分的显示。本文即以Maxwell串联模型为例对聚合物粘弹性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化学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霖 《化学通报》2001,64(8):524-526
采用Authorware5.0开发了包括线型缩聚模拟课件及共聚合模拟课件在内的高分子化学CAI课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Organic memristors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fast write/erasure speed, an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 compatibility have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to mimic biological synapses to realize neuromorphic comput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organic 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y(ORSM) based on (Z)-3-(naphthalen-2-yl)-2-(4-nitrophenyl)acrylonitrile(NNA) and polymer poly(N-vinylcarbazole)(PVK) 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by spin-coating method. Device performance based on NNA:PVK composite films with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of NNA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ORSM based on PVK:40%(mass fraction) NNA composite film exhibited non-volatile and bipolar memory properties with a switching ratio(Ion/Ioff) of 24.1, endurance of 68 times and retention time of 104 s, a “SET” voltage(Vset) of -0.55 V and a “RESET” voltage(Vreset) of 2.35 V. The resistive switching was ascribed to the filling and vacant process of the charge traps induced by NNA and the inherent traps in PVK bulk. The holes trapping and de-trapping process occurred when the device was applied with a negative or positive bias, which caused the transforming of the conductive way of charges, that is the resistive behaviors in the macroscopic. This study provides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the fabrication of ORSM with hig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端点附壁的高分子链形状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基于简立方格点和四面体格点模型对一端吸附在无限大平面的高分子链(平面接枝高分子链)的形状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接枝高分子链的形状更偏离球形,〈L^21〉:〈L^22〉:〈L^23〉的极限值约为1:2.75:12.5,其中〈L^21〉,〈L^22〉和〈L^23〉分别为回转半径张量的本征值L^21,L^22和L^23(L^21〈L^22〈L^23)的统计平均;链长相同时,接枝  相似文献   

15.
材料的结构和成分是决定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关键因素,然而高分子材料成分以碳、氢、氧为主,通过成分分析很难确定材料的结构组成.红外光谱技术与热分析技术是分析高分子材料结构信息的重要表征手段.然而传统红外光谱技术对样品要求较高,很难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测试.本文采用一种新型光热诱导红外光谱技术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直接...  相似文献   

16.
用分子模拟方法对近来关于在屈服中是否存在结构改变的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屈服附近键长与键角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分子间相互作用主宰着屈服过程.研究发现,屈服过程中有一个“原子跳跃”的结构转变现象,即部分原子的位移超出所有原子平均位移的10倍以上.另外,高分子链间堆砌的复杂性引起屈服点附近的多重原子跳跃发生.用该结果可以较合理地解释高分子有一个宽的屈服峰.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由体积理论讨论了渗透物分子在致密聚合物膜内的扩散机理, 提出了“扩散通道”的概念, 建立了渗透物在致密聚合物膜中扩散的分形介质模型, 考虑了自由体积分布对扩散过程的影响. 根据建立的模型, 渗透物在膜内的扩散是由在“扩散通道”上的一系列跳跃构成的. 根据致密膜内扩散通道的关联长度ξ(p)与膜厚L的关系, 可以把扩散分为正常扩散、 过渡扩散和分形扩散三部分, 给出了扩散相图, 提出并解释了分形渡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