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用矩分析法分析J/ψ→γX,X→P1P2辐射衰变过程中玻色子X自旋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对θ(1720)的自旋进行了蒙特卡洛研究,从中看到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定X的自旋.作为一个例子,把该方法用于北京谱仪(BES)J/ψ→γK+K衰变道低质量区域共振态的自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谱仪(BES)原有模拟程序框架下,建立了适用于J/ψ,ψ’衰变到VP和PP模式、以及ψ→π+π J/ψ而后J/ψ衰变到VP和PP模式的事例产生器,考虑了相应的角分布,为J/ψ,ψ′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在ψ′→γη,γη′,ωπ0+π,K+,K等分支比的测量中,这一事例产生器可用于选择效率的确定和本底估计.  相似文献   

3.
BES合作组 《中国物理 C》1997,21(11):961-969
利用北京谱仪(BES)获取的2×105 J/ψ事例,首次给出J/ψ能区π±、π0、K±、K0s、ρ0.K*0、K、φ等介子和p、Ξ±、Σ±(1385)等重子的单举产额,并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唯象模型向低能区的延拓是可行的. 同时得到J/ψ能区的奇异抑制因子s/u ~0.3,自旋抑制因子V/(V+P)~0.3—0.5,与ARGUS在Υ能区的测量结果一致,说明SU(6)对称性破缺在J/ψ能区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BES上取得的9.0×106 J/ψ数据,进行了系统的J/物理分析.证实了ξ(2230)的存在,并首次发现ξ(2230)的非奇异衰变模式.测量了f0(980)、f2(1270)的共振参数和极化.对J/ψ→K+K过程短分析的结果表明fJ(1710)是含有0++和2++两个态的宽结构.采用分波法测定了η(1440)、f0(1500)的自旋宇称,得到它们的主要衰变模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采集的3.6×106 ψ(2S)事例,测量了ψ(2S)新的强子衰变道ψ(2S)→ρα2和K*0K2*0+c.c.的分支比,发现二者相对于J/ψ的相应衰变道明显压制,破坏了微扰QCD理论预言的“15%规则”,从而继前已报道的ψ(2S)→ωf2确认了另外两例末态为矢量与张量介子的ψ(2S)反常衰变.  相似文献   

6.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讨论了过程J/ψ→X+f0(980),X→K+K,f0(980)→π+π.利用得到的矩表达式,可以确定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7.
用推广的矩分析法对J/ψ强子衰变产生的θ(1720)宽共振峰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对于J/ψ→ωθ(1720)过程,由于f'2(1525)的产生率极低,可不必考虑f'2(1525)的混入.而对于J/ψ→φθ(1720)过程,由于f'2(1525)有相当的产生率,所以要考虑f'2(1525)的影响.对这两种过程,加上J/ψ辐射衰变产生θ(1720)过程的研究,将会对θ(1720)共振峰的结构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京谱仪(BES)上取得的ψ(2S)数据,对ψ(2S)→π+πJ/ψ,J/ψ→1+1和J/ψ→任意末态两个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到J/ψ的轻子道衰变分支比为B(J/ψ→e+e)=(5.90±0.07±0.16)%和B(J/ψ→μ+μ)=(5.96±0.08±0.16)%,由此给出Be/Bμ的值为0.990±0.018±0.024.假定Be=Bμ,J/ψ的轻子道衰变分支比为B(J/ψ→1+1)=(5.93±0.05±0.16)%.上述结果可用来估计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αs和QCD减除参数∧.  相似文献   

9.
分析J/ψ衰变终态为三个光子的衰变道,测量得到了衰变道J/ψ→γπ0和J/ψ→γη’的分支比分别为Br(J/ψ→γπ0)=(4.6±1.1)×10-5和Br(J/ψ→、η')=(4.12±0.82)×10-3;相对分支比F(J/ψ→γη’)/F(J/ψ→γη)=4.79±0.85,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两个理论模型的预言都能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用BESⅠ的7.8×106J/ψ数据更为精确地测定了J/ψ→π03(π+π)和J/ψ→ω2+π)的分支比(Br(J/ψ→π03(π+π))=(2.52±0.06±0.43)%,Br(J/ψ→π03(π+π))=(1.31±0.09±0.21)%.同时对4π不变质量谱和ωππ不变质量谱进行研究分析,试图观察是否存在有兴趣的信号.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矩分析法对J/ψ辐射衰变产生的θ(1720)宽共振峰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由于f'2(1525)和θ(1720)二共振峰有重迭,为此我们讨论了2++(f'2(1525))+0+++0++和2++(f'2(1525))+0+++2++二种三态耦合结构模式,这对于弄清θ(1720)这个宽共振峰的结构,确定可能包含在其中的二个共振态,例如G(1590)和f2(1720)的质量、宽度、自旋以及其它重要性质,进一步认识这二个令人关注的共振态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8×106J/ψ事例,系统研究了J/ψ→φπ+π和J/ψ→ωπ+π两个衰变道,给出了过程的分支比以及f0的位置和宽度参数,并对J/ψ→φf0,f0→π+π过程的角分布进行了拟合,首次确定出该过程的螺旋度振幅比.  相似文献   

13.
严武光  郁宏 《中国物理 C》1989,13(3):234-240
本文给出了过程e+e→J/ψ→γB,B→P1P2的螺旋性形式(HF)[1]和等效相互作用形式(EIF)[2]之间的关系.在B的不同自旋(J=2,4)下赝标介子的角分布显示,为了确定B的自旋,存在敏感区域和不敏感区域.令人遗憾的是,θ/f2(1720)和ξ(2230)的数据正好掉入不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4.
观测到ψ(3770)衰变到J/ψπ+π非DD末态迹象.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探测器在质心系能量3.773GeV附近获取的8.0±0.5pb-1数据样本,共观测到6.8±3.0个ψ(3770)→J/ψπ+π事例.由此得到的分支比为BF(ψ(3770)→J/ψπ+π)=(0.59±0.26±0.16)%,其对应的分宽度为Γ(ψ(3770)→J/ψπ+π)=(139±61±41)keV.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的7.8×106个J/ψ事例,测量得到J/ψ→ΛΛ,ΛΛγ和ΛΛπ0三个衰变道的分支比分别为Br(J/ψ→ΛΛ)=(l.08±0.06±0.24)×10-3,Br(J/ψ→ΛΛγ)-4(90% CL),和Br(J/ψ→ΛΛπ0)=(2.3±0.7±0.8)×l0-4; 第一个衰变道的角分布为dN dcosθ=N0(1+αcos20),α=0.52±0.33±0.13.  相似文献   

16.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43-1146
在J/ψ强子衰变过程中,伴随f0(975)产生的玻色共振态X,若衰变为一对正反赝标介子,它的自旋-宇称只能是产JPC=(奇)--.这里给出了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就如何确认X为1--或3--介子作了讨论.认为北京谱仪在K+Kπ+π四叉道中见到的反冲f0(975)的共振态X1(1573)是一个可能的新共振态.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用J/ψ衰变中的四叉事例样本确定J/ψ总数的方法,并用此方法确定了北京谱仪从1999年11月到2001年5月所收集的两批J/ψ数据的事例总数,分别为(27.00±1.48)×106和(30.70±1.62)×106.  相似文献   

18.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0,14(3):286-288
本文用推广的矩分析法[1]研究了在~17GeV处J/ψ辐射衰变产生的宽共振峰的结构,提供了一个检测是否此峰中可能同时存在θf2(1720)和G(1590)态的方法.如果G(1590)确实存在,则是对G(1590)作为胶子球候选者的一个直接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1,15(3):265-27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北京谱仪(BES)至1990年8月份已获取3×106J/ψ事例并作了初步分析,预计1991年将可得到1—2×107J/ψ事例.本文评述了J/ψ衰变中可能出现的新强子态,以及用推广的矩分析讨论了如何确定这些新强子态的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J/ψ辐射衰变到K+Kπ0和K0SK±π+终态中iota能区的振幅分析,发现iota峰下有一个0-+共振态(M=1467±3MeV,Γ=89±6MeV)和两个1++共振态(M=1435±3MeV,Γ=59±5MeV; M=1497±2MeV,Γ=44±7MeV),分别对应于η(1440),f1(1420)和f1(1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