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林垲 《中国物理 C》1990,14(6):486-489
分析了超高能宇宙线的核子-空气核和核-空气核作用的非弹性度,并讨论了核碰撞几何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高能核-核碰撞多重数矩的能量标度无关性和与靶核质量及快度窗口宽度近似无关的性质,指出这些性质来源于核几何.在很普遍的条件下证明了,当碰撞核不很轻,快度窗口不很窄时,多重数n的归一化矩近似等于参与碰撞核子数N的归一化矩.对无偏过程和中心过程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核物质对称能下利用约束的Skyrme-Hartree-Fock-Bogolyubov计算得到了形变核的核子分布,基于此计算了RHIC能量下形变核碰撞产生的自由旁观者核子数及中质子产额比,并分析了中子皮和碰撞几何构型的影响。本工作发现,相比于其他碰撞构型,长椭球核的头对头碰撞和扁椭球核的腰对腰碰撞产生的自由旁观者核子数最少。旁观者中质子产额比敏感于中子皮的平均厚度,因此是对称能的良好探针,但不同碰撞几何构型所得到的产额比依赖于中子皮的极化角分布。在某些碰撞体系中,碰撞几何构型的效应大约为对称能效应的50%。由于238U和96Zr的特殊形变中子皮,相对于其他碰撞构型,旁观者中质子产额比对对称能的敏感性在头对头的238U+238U碰撞和腰对腰的96Zr+96Zr碰撞得到了增强。此研究可能开启新的研究方向,即通过筛选高能形变核碰撞的几何构型来研究形变的中子皮分布。  相似文献   

4.
采用核碰撞几何和强子作用二分量模型,建立了p-N和p-A作用的MOnte-Carlo产生器.用这个产生器,研究了p-A作用的非弹性度分布和平均非弹性度,以及它们对靶核质量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了p-A,16O-A和32S-A过程快度分布的靶核依赖性.指出:将核子-核,核-核碰撞看成核子-核子碰撞的线性叠加的几何模型只能得到靶核指数α(η) 0.4.靶核碎裂区α(η)→1的实验数据表明,目前能量下的高能重离子碰撞中,非线性效应已不可忽略.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能很好地描述不同射弹过程的靶核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刘波  赵维勤 《中国物理 C》1991,15(3):220-223
本文用两火球模型描述p-p碰撞中的多粒子产生过程,用核碰撞几何模型很好地符合了NA35组的负粒子快度分布数据,找到碰撞参数b与n_(b)之间的强关联.  相似文献   

7.
王海桥  蔡勖 《中国物理 C》1994,18(3):235-238
考虑到核碰撞几何,我们推导出高能诱发核反应中二阶阶乘矩与参加反应核子数涨落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高能碰撞的射弹碎裂区,强子-核反应末态粒子的间歇性质决定于其强子-强子子过程的间歇特征;而在靶碎裂区,它却主要依赖于参加反应核子数的涨落.推广到核-核反应(B<相似文献   

8.
用核几何模型和吸收机制分析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粲偶素产额的横能依赖关系.理论计算能较好地符合实验,说明核效应在解释粲偶素产额压低上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赵维勤  刘波 《中国物理 C》1989,13(3):285-288
用基于几何考虑的模型,很好地符合了NA35的多重数分布,并得到确定碰撞核时的KNO scaling.与D随ET-cut增高的变化也得到介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核碰撞几何和强子作用二分量模型,建立了p-N和p-A作用的MOnte-Carlo产生器.用这个产生器,研究了p-A作用的非弹性度分布和平均非弹性度,以及它们对靶核质量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建立在LUND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鳃─—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GeV的pA和BA碰撞的最小偏畸事件中J/ψ的核压低.用两组J/ψ和强子形成时间合理的数值分别由正常模拟和类Glauber式模拟得到的J/ψ核压低因子可与NA38的相应pA和BA碰撞的数据相比较,但NA50Pb+Ph碰撞的数则解释不了.另外,正常模拟和类Glauber式模拟间的差别,进而动力学模拟和Glauber理论间的差别不容忽略.仔细研究了强子形成时间对J/ψ核压低的敏感效应.结果还表明:对于J/ψ核压低来说,介子吸收在pA碰撞中也起作用犹如在BA碰撞中一样.  相似文献   

12.
π介子与周围核子发生次级碰撞可以改变K~+/π~+比.本文用Glauber模型计算在质子一核和核一核碰撞中的K~+/π~+比.计算表明,末态相互作用对K~+/π~+比的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刘波  赵维勤 《中国物理 C》1991,15(6):543-548
本文基于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参加者几何模型,用唯象参数引入次级碰撞效应,较好地符合了NA35及WA80组的多重数与横能的快度分布数据.结果表明在几何模型基础上恰当考虑次级碰撞等非几何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虑喷注淬火效应,分析了相对论性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双强子的产生.结果表明,喷注淬火压低了大不变质量谱和大横动量的双强子的产生.与质子–质子碰撞的情形类似,核–核的擦边碰撞(碰撞参数很大)产生的强子有很强的背靠背的关联.在核–核对心碰撞(碰撞参数很小)中,由于喷注穿过强作用物质导致的喷注淬火介质效应,产生的强子的背靠背的关联几乎消失.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了高能核碰撞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软探针和硬探针的一些最新进展,主要内容集中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和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中各向异性集体流和喷注淬火的理论和唯象研究,对小系统中集体流的来源也做了简要的讨论。对于软探针,讨论了初态三维涨落和碰撞几何各向异性、相对论流体力学演化、末态各向异性集体流以及集体流的涨落、关联和纵向去关联等。通过与实验数据作系统的比较,可以探测重离子碰撞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动力演化和各种输运性质。对于硬探针,集中讨论了部分子能量损失和喷注淬火对部分子味道的依赖性、重味夸克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强子化、整体喷注在核介质中的演化以及核介质对喷注的响应等。细致分析相关的观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相对论核碰撞中喷注与核介质的相互作用以及重味粒子的生成。对于小系统,讨论初态和末态效应在解释小系统中轻强子和重味强子的集体流方面的贡献,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大碰撞系统中集体流的起源成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仔细考虑了作用截面、表面弥散和形变效应的核碰撞几何,同时考虑到在每一次碰撞中领头质子损失能量,得到了高能p-Al碰撞的横能分布,计算结果与200GeV/cp-Al、Cu及U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In this paper, the nuclear collision geometry which was considered carefully in the interaction cross sections, surface effects and nuclear deformations is adopted. The energy loss of leading proton in each collision is considered. The transverse energy distributions in high energy p A collisions are obtain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of 200 GeV/ c p Al, Cu and U collisions.  相似文献   

17.
对25MeV/u 40Ar+197Au反应系统裂变与后角轻粒子发射进行了符合测量,用裂变碎片折叠角和裂变碎片的飞行时间再构转移到类熔合核的线性动量.通过对线性动量转移和轻带电粒子能谱测量,给出从中心碰撞到周边碰撞产生的类熔合核的初始激发能、角动量和核温度,讨论它们的关系.发现了中心碰撞形成的类复合核的核温度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接近多重碎裂的“准相变区”.  相似文献   

18.
核–核碰撞间歇现象的混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源  邓越  刘连寿 《中国物理 C》1997,21(7):604-608
通过对核-核碰撞中归一化阶乘矩反常标度性的一些实验结果的观察,发现在末态高维相空间中,阶乘矩和空间分割数的双对数图呈急剧上翘的现象. 经过仔细分析,用核-核碰撞是许多基元碰撞混合叠加的观点,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定性的解释. 基于这一观点,建立了一个随机级联模型,用Monte Carlo方法给出了与实验现象的定性符合,讨论了这一结果的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福虎 《中国物理 C》2006,30(7):638-641
在总结双柱模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 用该模型对交变梯度同步加速器(AGS)和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能区核-核碰撞中的领头粒子效应进行了统一分析. 结果表明:在AGS和RHIC能区, 不同中心性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不同, 主要由领头粒子的贡献影响; 如果扣除领头粒子的贡献, 不同中心性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有相同的形状.  相似文献   

20.
用多重散射理论研究了高能核核碰撞的透明性.本文的理论很好地说明了实验结果.表明高能核核碰撞主要是核子核子的两体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