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在束γ谱的实验研究,建立了~(153)Dy的非常高的自旋态的能级图,最高自旋态为81/2.所用核反应为~(122)Sn(~(36)s,5n),束流能量165MeV.在同质异能态(I=47/2)以上,能级结构展示出极端复杂的单粒子跃迁特性.对缺中子Dy核的形状随中子数N及自旋态I变化的系统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6O(82Se+4n)94Mo布局了94Mo核的高自旋态.利用多探头探测器阵列GASP进行了在束γ测量,从而重新研究了94Mo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基于新发现的一些重要的连接跃迁,对94Mo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做了重要修改.将新的能级结构与壳模型计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要正确的描述94?Mo核的高自旋态(自旋值大于14)能级结构,应考虑价中子在d5/2,g7/2和h11/2轨道上的激发.  相似文献   

3.
刘忠  张玉虎  马英君 《中国物理 C》2002,26(12):1195-1200
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通过124Sn(7Li,α2n)反应首次研究了丰中子核125Sb的高自旋态.建立了自旋达23/2+、激发能至2637keV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21条新γ跃迁和14个新能级.在1970,2110和2471keV识别出了3个同质异能态,估计了它们的寿命范围,并建议分别具有πg7/2ν(h11/2s1/2),πg7/2ν(h11/2d3/2),πg7/2ν(h211/2)三准粒子组态.根据价质子与124Sn核芯激发态的耦合讨论了125Sb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束流能量为118MeV的59Co(32S,3pn)87Zr熔合蒸发反应,用在束r谱学方法研究了87Zr的高自旋态.利用7台反康普顿谱仪组成的探测阵列进行r–r符合测量,并确定部分r射线的DCO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旋直到(37/2+)和(43/2)的能级纲图.观测到了多条新的能级.与相邻的同中子异荷素的比较表明,中子对核结构性质的影响远大于质子的贡献.随着质子数的增加,第一交叉频率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在束γ谱实验技术,通过128Te(10B,3n)135La反应研究了135La的高自旋态.基于γ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135La的能级纲图.在hω≈0.40MeV附近,观测到基于πh11/2质子轨道上的负宇称带的带交叉.比较N=78同中子素链能级结构的系统性,认为该带交叉是由一对h11/2准质子发生转动顺排造成的.在高自旋态处,观测到具有很强M1跃迁、Signature劈裂很小的ΔI=1负宇称带,根据系统性认为该带是建立在πh11/2(νh11/2)2组态上的γ≈–60°的扁椭球形变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非常丰中子核113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高自旋态的能级纲图,识别了基于中子h11/2轨道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最高自旋态达31/2h.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对新建立的113Ru的集体带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自旋态下160Lu能级自旋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44Sm(19F,3n)反应对160Lu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首次建立了160Lu高自旋态能级纲图.依据相加性法则对160Lu各能级的自旋及宇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22Sn(16O,4n)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134Ce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134Ce的新的能级纲图,最高自旋态扩展到22.然而实验结果与近期发表的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果不同,所谓在134Ce核中存在的磁转动带结构不能被实验证实.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构呈现出重要的形状共存特性在基带以上的回弯处的10+态起源于两个中子组态,基于此10+态的转动带具有γ≈–60°的扁椭形变;另一个10+同质异能态为yrast陷阱,也起源于两中子组态,为具有γ≈–120°的长椭形状;而由两个signature伙伴带组成的强耦合带,则起源于h11/2与g7/2质子组态,为具有γ≈0°的长椭形变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丰中子奇A核107Ru的高自旋态集体转动带重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将基带转动带的自旋态扩展到27 2h,证实并扩展了以前发表的基于中子h11/2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并新观测到一个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研究结果澄清了早期发表的结果与近来别人发表的结果之间的矛盾,对新建立的107Ru能级结构的某些重要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148Nd(9Be, 5n)152Gd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 对152Gd(Z=64, N=88)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在152Gd核中发现了10多个新的高自旋能级和一个新的S带结构. 实验中首次观察到152Gd核完整的第一个带交叉, 与推转壳模型计算结果和邻近核实验结果的比较显示带交叉是由一对i13/2中子的顺排造成的. 通过对152Gd核运动学转动惯量的分析, 得到152Gd核的形状随着自旋变化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射线的多重符合测量,对丰中子核116,118,120Cd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实验是利用美国罗仑兹伯克利实验室的超级γ球探测装置进行的.118Cd的晕带自旋扩展到18h,而116,120Cd的晕带扩展到16h.利用推转壳模型对带结构进行了计算,对这几个核晕带很陡的回弯现象做了讨论.在每个核中观测到了5和7能级,对其特性进行了讨论.在118Cd中还观测到一个基于7能级的准转动带  相似文献   

12.
利用能量为80MeV的18O束流,通过130Te(18O,5n)反应研究了143Nd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基于γγ延迟符合、γ射线的角分布及线性极化测量,首次发现了143Nd的一个半寿命为(35±8)ns,自旋和宇称为49/2+的同质异能态.用形变独立粒子模型探讨了此同质异能态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用高自旋同质异能态次级束流线实验装置,对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进行了快速分离,并做了γ射线的符合测量.结合γ射线激发函数和各向异性的测量结果,首次建立了奇—奇核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衰变纲图,其中19条高自旋能级和29条γ射线是由本工作指定的.离子γ射线关联测量确定了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半衰期大于2μs.通过系统性比较以及变形的独立粒子模型理论计算,指定了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粒子组态可能为π(1h211/2d5/2)v(1i13/21h9/22f7/2),自旋宇称为Jπ=27+,并具有形变参数为β=-0.18的扁椭球形状.  相似文献   

14.
丰中子核145,147La的八极形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建立与扩展了丰中子核145,147La的高自旋态能级图,最高自旋态达到(41/2+)与(43/2).测得的交叉相联的相反宇称带及带间的强化E1跃迁说明在145,147La中形成强的八极形变.对145La的研究表明,具有轴对称形状的四极形变与具有反演不对称形状的八极形变在同一核中产生共存与竞争.在πh11/2带中观测到的带交叉位于ω≈0.26—0.30MeV附近,由推转壳模型计算表明,它是由一对i13/2中子的顺排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9Sm(27Al,4nγ)172Re布居了形变双奇核172Re的高自旋态,用12套带有BGO反康普顿抑制的高纯锗探测器阵列进行了在束γ实验测量,首次建立了形变双奇核172Re由3个转动带构成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研究和讨论了3个转动带的结构特征,基于已有的高自旋态核结构知识并通过系统学比较和分析指出它们的准粒子组态分别为πh11/2⊙νi13/2,πh9/2⊙νi13/2和π1/2[541]⊙ν1/2[521].发现前两个转动带在自旋小于18.5h时其转动能级呈现反常的旋称劈裂.  相似文献   

16.
利用能量为85—105MeV的16O束流,通过187Re(16O,5n)反应研究了198Bi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用6台BGO(AC)HPGe探测器和一台用于探测低能γ跃迁的平面探测器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γ—t符合及γ射线的角分布测量.基于这些测量,首次建立了包括26条γ跃迁的198Bi的高自旋能级纲图,确定了一个半寿命为(8.0±3.6)ns,自旋和宇称为15+的同质异能态.基于较重的双奇铋核200—206Bi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定性地对198Bi的能级结构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通过109Ag(19F,3n)核反应布局了125Ba核的激发态.使用带BGO康普顿抑制的高纯锗探测器阵列和常规在束γ实验技术,测量了它的高自旋态.建立在h11/2中子支壳上的负宇称带和建立在g7/2中子支壳上的正宇称带分别被延伸到了35/2和23/2+态.负宇称带显示出明显的正负Signature劈裂,而正宇称带则几乎没有这种劈裂.负宇称正负Signature带均出现反弯,其反弯处转动频率与124Ba晕带反弯频率相近.正宇称带出开始出现反弯迹象.  相似文献   

18.
朱胜江 《中国物理 C》2000,24(Z1):14-20
对近几年来清华大学物理系核物理研究组原子核高自旋态实验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通过国际合作,利用测量裂变瞬发γ谱方法对A=140丰中子核区的奇A核143,145Ba,145,147La等的极形变研究的进展.第二部分简述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134,137,138Ce及122Ba等核高自旋态研究,包括形状驱动、八极关联、集体回弯等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融合蒸发反应116Cd(14N,4n)126Cs布居了126Cs的高自旋态.观测到了100多条新的γ跃迁和相应的能级,建立了双奇核126Cs由9个转动带构成的能级纲图.尝试性地指定了大部分能级的自旋和宇称以及各转动带的Nilsson单粒子组态.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核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奇A 核183Au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扩展并更新了183Au的能级纲图. 首次建立了183Au的πi13/2转动带的能量非优先带. 分析并讨论了183Au中πh9/2转动带的能量非优先带和πf7/2转动带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