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G分带和Giemsa-11分化染色相结合的染色技术,以及18条染色体上标记酶的测定方法,对六个中国仓鼠与人的淋巴细胞所形成的杂种细胞(14-7-1,14-3-3,10-20 16-33,16-16和E4E)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部分的杂种细胞克隆分布板。由此,可对人的4,5,8,11,12,20以及2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定位。其中4,5,8和12号染色体都具有不同的缺失部分,因此又可以对这些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精细的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抗稻瘟病基因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籼稻品种窄叶青8号含未知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北方稻区的稻瘟病抗性育种上有利用价值。应用来自窄叶青8号和粳稻品种京系17的DH群体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通过对两池的RAPD分析,发现与稻瘟病抗性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用用个独立的分离群体将窄叶青8号的抗性基因和分子标记定位在第8染色体上,该基因称为Pi-zh。  相似文献   

3.
本文克隆了1例APL患者的染色体断裂点,发现位于17号染色体的维甲酸受体α(RARA)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一个被命名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的转录单位发生融合,继而克隆并定序该基因的部分区域,并分离一组分子探针,在36例APL患者中检测出33例有PML基因重组,其中24例的15号染色体断裂点丛集于一个4.4kb的区域,称为PML~(ba-1),9例的断裂点位于PML~(ba-1)上游一个6.5kb的区域,称为PML~(ba-2),这两种不同分子重排是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重组质粒pRB_α1 PstI-1.5Kb片段为α-珠蛋白基因探针,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印迹杂交技术,分析了一个中国人家庭的α-珠蛋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该家庭的父母在临床上均无明显的贫血症状,而其一对孪生女患有HbH病。基因分析表明,母亲在一条染色体上具有三个紧密连锁的α-基因,而在另一染色体上完金缺失α-基因(ααα/--),父亲为右侧缺失α-地贫2杂合子(α-/αα),两个女儿均为右侧缺失α-地贫2与α-地贫1双重杂合子(α-/--)。  相似文献   

5.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2的RFLP标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春小麦品系Line 31携带有一个来自斯卑尔脱山羊草的显性抗白粉病基因Pm 12(Miller等,1988)。16个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探针用于鉴定Line 31及其亲本,结果表明Line 31是一个6B/6S易位系。用5个探针所进行的连锁分析进一步揭示Pm 12位于易位染色体的着丝点附近,与6S长臂上的α-淀粉酶位点(α-Amy-S1)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仅为1.1 cM。本研究结果表明RFLP技术在鉴定小麦外源染色体及外源基因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Triticum aestivum cv. Chinese Spring, 2n=6x=42,AABBDD)与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Fisch.)Schult., 2n=4x=28,PPPP)杂交,首次获得了杂种F_1,同时通过F_1自交和用小麦回交,首次得到了普通小麦与冠状冰草群间的杂种F_2和BC_1种子。杂种F_1的幼苗形态似母本“中国春”,有效分蘖多,穗型为中间型。染色体配对频率平均为:6.621+8.20 RingⅡ+4.16 RodⅡ+0.57Ⅲ+0.35Ⅳ+0.06Ⅴ+0.03Ⅵ。讨论了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杂交成功的经验及杂种F_1染色体配对频率高,且能自交结实的原因。自交(F_2)和回交(BC_1)种子的获得,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酵母转座子Ty因子的新战略.本文中构建的酵母整合型质粒含有TyH25片段,利用这一片段与染色体之间的同源重组,可把质粒上的目的基因带入染色体,并可获得相当稳定的表达.本文还报道了GAL4基因和CUP1基因的稳定表达.脉冲梯度电场电泳(PFGE)揭示,质粒上的同一基因可以整合到不同的染色体上.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质粒整合的靶位点具有较高的结构相似性;整合后的质粒可以以单拷贝形式,也可以成串排列的多拷贝形式存在.我们还发现,随着整合情况的不同,质粒中同一目的基因在不同转化子中表达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小麦染色体第六部分同源群RFLP连锁图绘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3个DNA探针用于构建小麦染色体第六部分同源群连锁图。绘制连锁图的资料来自杂交组合中国春(CS)X Synthetic的120个单株的DNA。82个位点被绘制在连锁图上,其中28个在染色体6A上,28个在染色体6B上,26个在染色体6D上。染色体6A,6B,6D的遗传图谱长度分别为73.8cM,91.2cM和117.9cM。有6个功能基因的12个位点被绘制在该图谱中。其中包括编码麦醇溶蛋白的基因Gli-2,α-淀粉酶基因α-Amy-1,核糖体rRNA基因Nor-2,羧肽酶基因Cxp3,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因Embp,以及一个由受脱落酸诱导而表达的基因Psr899。研究发现染色体6B短臂末端缺失。证明了小麦进化过程中曾发生过6BS/2BS的简单易位。在染色体6B的连锁图上,着丝点附近的遗传位点密度甚高。比较染色体的物理图谱与遗传图谱,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染色体中部的重组率远低于两端的重组率所致。  相似文献   

9.
微小细胞融合介导基因转移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微小细胞融合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人单个染色体从MNNG HOS细胞导入到小鼠细胞NIH 3T3中,并得到恶性转化细胞,进一步分析位于人第7号染色体上癌基因met的转化活性及其毗邻基因的关系,证明与met基因毗邻约3000kb的基因片段发生臂间易位可能是met活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结构物表面严重覆冰有时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超疏水涂层具有超大接触角、低滚动角的特性,在防覆冰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总结了超疏水涂层防覆冰机理的相关研究结果,并简单综述了聚合物-微粒复合材料类、特殊表面结构类两种典型超疏水型防覆冰涂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在超疏水型防覆冰涂层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迄今在普通小麦中还未发现抗性材料.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发现在小麦族中有13个种具不同程度抗性.中间偃麦草、小麦-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衍生物无芒中4和TAF46及由TAF46育成的小麦附加系L_1均高抗黄矮病.以L_1为抗源,采用CSph突变体和组织培养诱导分别育成了抗病的易位系119880和119899.资料表明其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所控制.筛选出pEleAcc3和pPJN8(E_1-T_1)两个互补DNA分子探针,可探测出在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中的中间偃麦草DNA,在Southern杂交中,中间偃麦草及其衍生物的DNA清晰显示出小麦DNA所缺乏的一条特异带,通过比较其相对深浅程度可判断易位系所获的外源染色体片断的大小,作为黄矮病抗性的选择标志.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单基因Tal的染色体组定位及端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染色体组定位、端体测验和端体分析等一套新的定位程序和方法,明确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显性不育单基因Ta1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它与着丝点间的遗传距离大约是31.1个交换单位。  相似文献   

13.
新型防冰材料在风力发电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风机叶片表面的覆冰现象通常与冰的成核和冰生长两个因素息息相关。本文总结了本课题组在防冰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抑制冰成核、防止冰生长、降低冰粘附力以及在低温与高湿等极端环境下具有光热除冰性能的防冰涂层。防冰材料技术的进步势必极大促进风电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预测醛类化合物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基因表达式编程,其核心是种群的进化.种群由染色体构成,染色体是由结构正确的基因组合而成,包含头部和尾部,对种群中染色体的基因进行特定的操作便形成了进化.本实验以启发式方法筛选的8个关键描述符为建模参数,应用基因表达式编程建立了88种醛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定量构关系模型,模型交互检验相关系数为0.947,均方误差为0.037.通过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比较表明:基因表达式编程建立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醛类化合物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半效致死量,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高效抗虫转基因烟草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苏云金杆菌HD-1的杀虫蛋白基因经5′端改造,3′端进行4种不同长度缺失后插入到含有双增强子的35S启动子,翻译增强子“Ω′”片段的双元载体中,借助土壤农杆菌LBA 4404将在此双元载体上的杀虫蛋白基因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转入到生产品种烟草NC89的染色体上,从而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转化再生烟草植株。用1—3龄烟青虫对这些转化植株进行大量重复虫试结果表明用4种不同长度B.t.基因转化的再生植株中都有抗虫性高的植株,其中以1.8kb的B.t.Cry IA(c)基因转化的植株杀虫效果最好,这一组转基因植株的平均杀虫率在90—100%的约占该组总虫试植株的50%。对高抗虫性植株的子一代(T1)和子二代(T2)进行遗传分析,分子生物学分析和进一步的抗虫试验表明B.t.基因已遗传到子代并初步选到了高抗虫性的转基因纯合株系D8-14和D19-8等。  相似文献   

16.
用产黄青霉HY876作受体菌,建立amds(Acetamidase)基因为选择标记的VHb表达系统.该系统构建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用于真菌表达VHb基因的质粒pVHbM和pVHBI的构建;pVHbM或pVHbI与选择标记质粒pUcamds的共转化;将VHb基因整合到产黄青霉HY876基因组中.结果表明,只有部分转化子整合有VHb基因,VHb蛋白的表达量与其在染色体上整合的位点和整合拷贝数有关,不同转化子产生不同效应.该菌株的摇瓶发酵实验表明,VHb可促进青霉素的合成,使青霉素效价提高39%.  相似文献   

17.
利用筛选启动基因的载体系统,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中获得一个启动基因片段。在它的控制下HBsA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有较强的表达。通过抗-HBs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了表达产物。用琼脂糖双扩散免疫分析法和聚丙烯酰胺——SDS凝胶电泳对分离纯化的表达产物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8.
科技部专家组不久前宣布,黑龙江大学郭德栋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已成功地从野生甜菜中分离出带有无融合基因的单个染色体。这一成果表明,我国植物克隆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无融合生殖也叫植物克隆,是指植物在不需雄雌细胞结合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单体无性繁殖。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转基因计划专项课题。郭德栋教授在对野生甜菜进行的杂交实验中,成功分离出无融合生殖甜菜单体染色体,并从这个染色体中发现了无融合克隆基因,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将无融合基因确定在一个染色体上。这一成果是由以中科院院士范云六教授为组长的科技部专家小组进  相似文献   

19.
人工三倍体水晶彩鲫雌性型间性体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人工三倍体水晶彩鲫雌性型间性体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配对和联合等行为.染色体配对和凝缩表现有明显的非同步性,在配对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优先配对,也见有少数“三联配对”、重复配对、端粒或着丝粒联合和复合配对等形式.中期Ⅰ细胞主要由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以及少量多价体组成,且细胞间变化很大,多价体的联合形式也较为多样.经历了一次或两次核内有丝分裂形成的六倍体和十二倍体细胞也能进入减数分裂,其配对和联合形式基本上与三倍体相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蚕豆中期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在常规染色样品中发现,染色体内存在着一些低电子密度区域,该区域中有一种内在结构。Bernhard染色结果表明,这种内在结构是由直径15至20 nm的RNP颗粒和纤维组成的。这种RNP结构有的分布在染色体横切面的近中央区,有的分布在近边缘区。根据上述观察结果,本文讨论了这种RNP结构在染色体中的分布特点和有关染色体骨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