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病因和传染来源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可使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40—60%。由于对水稻威胁较大,曾长期因无法防治而被称之为水稻的“不治之症”。导致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菌在1909年已发现,被叫做 Xanthomonas Oryzae(Uyedaand Ishiyama)Dowson,但对此病原菌的生活史到六十年代才大体弄清。国外曾长期认为白叶枯病主要由土壤传染,但在我国则认为种子和稻草是初次传染的主要来源。经过我国广东和江西省的试验(1954—1956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病原菌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及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对食源性病原菌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尤为重要。规则成簇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系统(CRISPR-associated systems, Cas)生物传感器是在引导核糖核酸(RNA)的作用下,使Cas蛋白与RNA形成RNA复合体,并对靶标基因进行特异性识别,从而将靶标信号转化为可检测的物理和化学信号。CRISPR/Cas生物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好、可编程以及使用简便等优势,在病原菌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Cas蛋白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不同,分别介绍了不同CRISPR/Cas系统的作用原理和特点,概述了基于不同CRISPR/Cas的生物传感的信号识别、信号放大、信号输出策略及其在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基于CRISPR/Cas的多重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原理及其在多病原菌同时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CRISPR/Cas的生物传感器在病原菌快速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赵丹  王昌涛  苏磊  张学记 《化学进展》2021,33(9):1482-1495
病原菌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对病原菌快速、准确和灵敏的检测是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传统检测病原菌的方法存在耗时长和操作繁琐等缺点。荧光纳米材料具有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为应用其构造传感器用于病原菌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本文对近年来常见荧光纳米材料,包括半导体量子点、金属纳米簇、碳纳米材料、上转换纳米粒子和荧光硅纳米颗粒,在病原菌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着重将不同类别荧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和检测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纳米材料的生物修饰是实现病原菌特异性识别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抗体、适配体、噬菌体和抗生素等病原菌识别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纳米材料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不同荧光纳米材料在检测病原菌中具有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未来的应用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和水,缺乏和过量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并可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病因。如果育龄妇女,由于饮食单调和偏食,或因疾病吸收不良,而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则可导致不孕症。铜是人体造血因子之一。它不仅影响卵巢的血氧  相似文献   

5.
以邻氨基苯甲酸或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应用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二喹唑啉二硒醚类化合物,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确证。采用体外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b、1c、1d、1h、1i和1j对小麦赤霉病原菌、辣椒枯萎病原菌、苹果腐烂病原菌、半夏立枯病原菌、水稻纹枯病原菌、油菜菌核病原菌、黄瓜灰霉病原菌、马铃薯晚疫病原菌、苹果炭疽病原菌等9种测试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化合物1b在药剂浓度为50μg/m L时抑菌活性强于商品化的阳性对照药剂恶霉灵。  相似文献   

6.
本文发展了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熔融体的应力诱导结晶结构形态模型,它是由微晶聚集体(以下简称微区)-高分子链组网和缠结网的网络结构组成。基于上述模型,把二种网中的单个链组作为独立的统计单元和形变单元,计算了二种网中单个链组的末端距分布函数,进一步计算了二种网和总网的形变自由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诱导结晶结晶机理和自增强聚合物网络自由能的依赖性,并着重地研究了超拉伸高聚物的起始熔点拉伸比间的关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和超取向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起始熔点和拉伸比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论予期的近似直线关系,初步验证了聚合物网应力诱导结晶理论。  相似文献   

7.
食物中其它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是利用性很差的磷酸化合物,它能和锌、铁、锰、镍及铜等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妨碍吸收,当膳食中这些微量元素处于临界水平时,则使摄入难以满足生理需要而引起缺乏。这种抑制作用可为其它因素加强或减弱。例如人体内破坏植酸盐的酶是含锌的金属酶,植酸可抑制锌吸收利用而使酶活性降低,抑制铜吸收的作用。植酸及其盐类多富集在谷粒外层及麸皮中,因而以粗糙谷物为主食的人群容易引起缺锌症和缺铁性贫血。植酸盐尚能和有害元素铅结合而降低其生物活性。麦麸中的鞣酸与食物中的蛋白质及VC结合而影响铁吸收。鞣酸也是茶、咖啡及某些红酒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和铁形成难溶性复合物而阻碍吸收,对铁的吸收抑制率可达4I%~95%。鞣酸还可降低钴的有机形式——维生素B12的生物利用率。草酸及其盐类可与铁等元素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沉淀,从而使铁的吸收受阻。虽然菠菜中含铁较多,但也因其富含草酸而使其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3%,以往认为菠菜是补铁的理想食物,现在看来并非如此。除菠菜之外,甜菜、杏仁、巧克力、可可、茶等的草酸含量也很高。但草酸盐阻止微量元素的吸收作用,在大部分正常人的膳食中并无多大影响。然而在铁等矿物质摄入仅达到临界水平时,或极大量摄入这类含草酸盐的食物(单一种食物大量掇入并同时摄入其它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则可严重阻碍吸收而造成缺乏。大豆中的菲汀酸盐不仅抑制外源性锌吸收,还可抑制内源性锌吸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腐霉菌(Pythium s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稀土螯合物和申嗪霉素处理对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合成稀土螯合物的吲哚丁酸和LaCl_3对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在试验所设浓度范围内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而所有处理浓度下稀土螯合物和申嗪霉素处理均能对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抑制力差异较大。稀土螯合物和申嗪霉素对3种病原菌的毒力范围分别在121~476和73~267 mg·L~(-1)之间。综合考虑EC_(50)值和EC_(95)值,两种活性物质对腐霉菌的抑制力排序为:申嗪霉素RI;对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力排序为RI申嗪霉素。不同浓度的稀土螯合物使3种病原菌菌丝形态发生类似的变化,通过引起菌丝的异常生长,菌丝细胞内容物外渗,菌丝出现不规则褶皱缢缩、弯曲、折叠甚至断裂现象,菌丝表面粗糙,多个菌丝发生融合、黏连现象,菌丝尖端有的膨大、有的扭曲变形,菌丝产生分支增多,节间变短等问题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阿尔兹海默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病人大脑的海马区和皮质区中Аβ多肽异常聚集形成了老年脑斑.本工作通过质谱方法研究游离氨基酸存在下铜离子和Аβ多肽的相互作用,发现由于其侧链极性和强配位能力,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组氨酸6种氨基酸能够在较低浓度下明显抑制铜离子和Аβ多肽的结合,由此推测游离氨基酸可能是一种新的与Аβ多肽异常聚集相关的微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镧和硝酸稀土对四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稀土元素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研究了镧和硝酸稀土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h cinerea Pers.)、番茄早疫病菌(Ahernaria solaui Sorauer)、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Cooke)Cifrri)、西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niveum(E.F.Smith)Snyder et Hansen)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00,300,500,1000,1500 mg·L 1的氧化镧和1000,1500,2000,2500,3000 mg·L-的硝酸稀土明显地抑制4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随着稀土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同一浓度的氧化镧或硝酸稀土处理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食物霉变与亚硝胺的形成时,发现了一种新的亚硝胺。本文报道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这种物质的分析,确定其结构是N-亚硝基-N-(1′甲基-2′-氧代丙基)-3-甲基丁胺,并根据高分辨质谱数据以及立稳离子扫描数据,探讨了这个化合物在电子碰撞电离后的裂分机理。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g)、齿垢密螺旋体(T.d)、福赛斯坦纳菌(T.f)3种牙周病病原菌种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表明,采用无菌吸潮纸尖及PBS缓冲液可以实现牙周病原菌的快速有效提取。对提取的牙周病病原菌种做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与多重PCR反应,最后以20 cm长,75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通道,分离电压4000 V,1.2%羟乙基纤维素(HEC,250 K)为筛分介质,牙周病病原菌菌种P.g,T.d,T.f PCR及多重PCR产物12 min内得到较好分离。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与PCR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牙周病原菌种快速鉴定,且检测限低至4.80×10-11ng/μL。方法已用于牙周病原菌菌种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酪蛋白水解酶Clp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通常与AAA+超家族ATP酶的伴侣蛋白形成复合物调控细胞内蛋白质稳态.化学干预ClpP蛋白水解酶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小分子激动剂的开发已被证明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策略.近年来,本课题组围绕ClpP蛋白酶在结构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一方面,通过结构生物学方法解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ClpP(SaClpP)不同状态下的三种构象的晶体结构;并发现SaClpP的功能激活型突变体,增加了对ClpP激动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针对病原菌和人线粒体ClpP开展小分子激动剂的化学干预研究,开发多类型骨架的ClpP小分子激动剂,实现对不同物种ClpP蛋白酶功能选择性激动,推动以ClpP为靶标的抗菌和抗肿瘤研究.  相似文献   

14.
铝对人类智能的损害及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论述了铝对人类智能的影响。铝的来源主要包括环境铝,食物性铝,炊具中的铝和药源性铝。铝对人类智能危害的基本原理是铝可进入大脑,与脑神经结合形成脑组织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防治的方法是减少污染,及时应用铝络合剂排出体内的铝。  相似文献   

15.
吕伟  吴雄伟  朱宏元 《色谱》1989,7(4):245-246
近年来,对中药研究的报道大多数侧重于有机成份的分析,而对其中无机成份研究较少。文献报道了126种中药中微量元素的系统分析,但未对人体必需的十四种微量元素之一——氟进行测定。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牙齿及骨骼的形成和结构,以及钙和磷的代谢均有重要的作用。维持人体内部微量元素平衡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和药物,为此本文选用人参和当归二种中药,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煎剂中的微量氟,对探讨中药中微量成份的分布与疗效之问的关系有着一定的意义,人参和当归中微量氟的离子色谱分析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中药煎剂中微量元素氟的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反相HPLC同时测定食物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条件,提出了用C_(18)固定相、2.5%NH_4H_2PO_4(pH2.50)溶液的流动相和在200nm下紫外检测这七种有机酸的测定方法。该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另外,还对有机酸的分离机理作了探讨。对十种食物中的有机酸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正含有氮及氧原子的噁唑环是一种重要的五元杂环,易形成氢键或产生疏水作用、静电作用等,噁唑类化合物的特殊结构使其表现出多种独特性能,在农药领域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1]。氟噻唑吡乙酮是近年新研发的品种,其结构包括噁唑环、噻唑环和吡唑环,对葡萄、马铃薯等农作物病害具有较强的预防效果。噁唑菌酮是一种新型保护性杀菌剂,主要通过阻断泛醌醇酶和抑制病原菌的孢子释放而起到杀菌作用[2],用于防治黑斑病、霜霉病等。噁霜灵  相似文献   

18.
食物过敏是由食物引起的机体对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食物过敏反应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物过敏已成为一个新兴的食品安全问题。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即能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强烈的过敏反应,因此寻求降低食物过敏原的活性处理方法显得格外重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食物过敏原的低过敏性处理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低过敏性生物处理方法中的酶解法、物理方法和生物物理结合法,以及食物过敏原性的体外评价方法和动物模型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探讨了食物过敏原的低过敏性处理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抗坏血酸(Vc)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参与机体内一系列代谢和反应。当摄入量不足时,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引起代谢失调。由于该物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研究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实际意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  相似文献   

2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奶粉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动物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奶牛生产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治疗乳房炎、腹泻等疾病时,常常大剂量反复使用,从而在一段时间内造成奶及奶制品中的残留,形成"有抗奶",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禁止在奶源动物身上使用氯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