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汾河下游三万年来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汾河下游岩性特征、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和孢粉分析,探讨了汾河下游3万年来环境演化规律。30-11Ka.B.P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盛冰期,气修干寒;11Ka以来,经历了3个气候旋回,变化周期为3.5Ka左右,黄河中游早期文明起源及人类生产活动,与本区气候关系有很好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2.
在汾河下游第四纪地质剖面观察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洪洞三交河左木剖面,利用沉积物相变方法,对沉积物进行分析.认为汾河下游三万年以来环境有四次大的变化,其中后两次变化,时间分别为8Ka-2.5KaB.P和2.5Ka以来,共有5次小的波动,由此推测,今后百年内气候继续变暖,波动周期为30a-40a.  相似文献   

3.
在汾河下游第四纪地质剖面观察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洪洞三交河左木剖面,利用沉积物相变方法,对沉积物进行分析,认为汾河下游三万年以来环境有四次大的变化,其中后两次变化,时间分别为8Ka-2.5KaB.P和2.5Ka以来,共有5次小的波动,由此推测,今后百年内气候继续变暖,波动周期为30a-40a。  相似文献   

4.
武都黄土堆积及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武都黄土剖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完整且高分辩率地记录了晚更新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历史,清晰易辨的黄土-古土壤系列和稳定的磁化率特征反映了这种变化的全过程;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证明了武都黄土物质构成主体部分与黄土高原一致;大旋回,大幅度的粒度变化特点说明受控于远距离,大尺度搬运过程及风力强弱的交替。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环境变迁在巨野钻孔沉积特征上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巨野国庄钻孔剖面的粒度特征的分析,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揭示了巨野泽环境变迁的历史以及黄河决溢改道对其的影响.剖面以10.6 m为界分2部分,下部对应公元2000年以前,当时巨野泽面积广大,汶水注入其间,沉积环境既有洪水期的河床沉积环境,又有平水期的湖滨浅水沉积环境.10.6 m以上受黄河泛滥影响,湖泽逐渐减小至消失,沉积物既包括河流沉积物,也包括湖泊沉积物.其中5.75~2.66~0.75~0.6 m对应年代约为公元944年-公元1374年公元1850年-1950年,平均沉积速率逐渐减小,分别为7.1,4.1,1.5 mm·a-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国后发表于各种刊物的有关环境变迁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1978年以来环境变迁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研究方法与手段上孢粉与微体古生物分析是最常用的,蛤,同位素和^10Be在过去10年得到了越来越的重视,时间尺度上万年,千年,百年尺度是过去50年环境变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020年,大气科学与环境保护、人群健康等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度的交叉融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遴选了气候变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气污染、大范围野火和气候预测等研究热点,回顾并点评了它们之间交叉融合产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过去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过程研究为先导,以冰芯记录为手段,进行气候环境信息的挖掘,将影响环境的自然与人为因素进行整体研究,对环境长期演变过程中的重大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特别是灾害事件进行剖析,从而提示青藏高原过去2000年来气候环境的变化特征与机理;阐明极低温环境下的微生物演化特征;揭示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变化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总结和展示中德双方科学家在新疆地质古生物学领域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商讨未来进一步开展的科学合作,在中德科学中心支持和资助下,2004年4月25日至5月4日,由我校主持的“中德合作新疆古生物、地质演化及环境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并于会后赴新疆吉木萨尔、郝家沟及陕北等地进行了野外考察。来自中德两国地学界近20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的30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堤防、控导工程施工中各阶段要点的分析,提出了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1987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亏损、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生态压力指数测算模型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及生态安全度变化预测模型.测算结果表明:1)本地区生态承载力呈减少趋势;2)生态足迹均呈现增加趋势;3)1987-2007年生态压力指数从0.77增长为1.64,增长幅度为0.87,增长幅度较大;4)汾河上游流域已经超载,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清朝末年,变革思潮兴起,体育教育思想随之产生和发展,其兴起原因是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和受外国由弱变强的刺激。这对中国文化的转型、妇女解放运动及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洪灾密切相关的环境特征,揭示了环境对洪灾的影响规律,指出气候、地形地貌和土壤等是诱发洪灾的自然因素;森林对防洪减灾有巨大作用;水土流失加剧了洪灾发生频率和潜在威胁。最后,对生态环境建设中质量问题、退田还湖、三峡水库的防洪减灾作用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需水的特点,将研究重点放在中下游河道,选择黄河中下游及部分支流的主要控制断面研究黄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以河流水体存在(不断流或干涸)、水生生物完整性以及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为保护目标,分别计算河道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和洪水期生态流量,将不同生态流量耦合时间特征计算了全过程生态需水。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洪水期生态流量和最小生态流量的相对值分别为18%~29%、156%~187%、9%~15%,对应于汛前期(4-6月)、汛期(7-8月)和汛后枯水期(9-3月)的河道生态需水,据此算得黄河中下游流域年生态需水总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5%~43%。从河流生态需水时间特征出发提出的全过程生态需水计算成果,将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调度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环境与农村水环境的概念,分析了造成农村水环境危机的原因,指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刻不容缓,提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了沱江下游不同年代的渔获物物种组成,20世纪60年代初期,沱江下游渔获物由52种组成,分别隶属于6目10科44属,70年代初由50种组成,分别隶属于4目7科36属;80年代初期,由20种组成分别隶属于2目3科18属,同时对渔获物的群数量,优势程度,常捕个体和最大个体大小的变化等也进行了研究,最后综合分析了渔获物产生显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农业景观异质性及其稳定性是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的前提.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封丘县为例,基于研究区TM影像解译结果,借助于ArcGIS 9.3、Fragstats 4.2及GS+7.0软件,探讨了适合研究区景观斑块组成与构型分析的特征尺度.并基于特征尺度,分析了研究区景观异质性及干扰强度的空间差异与梯度变化.结果表示:2 500m为研究区的特征尺度.在特征尺度下,均匀度与蔓延度指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且数值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格局.自黄河由南向北,异质性梯度变化明显,人类干扰强度不断增大,空间差异不断减小;景观斑块构型不断复杂化,组成均匀性不断降低;景观的构型对于组成的变化越来越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