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小实验是指那些材料易得(多是日常用品)、简便易做、趣味性浓、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的物理实验。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体会如下: 一、物理小实验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安排的较多,第一册就安排了十个。如在学生分组实验“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之后,安排了一个“鸡蛋浮沉”的小实验。学生在课后都有条件做这个实验。学生如果做了这个小实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加深了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因为这个小实验是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液体的密度改变的情况下)来研究“物体浮在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领导的学习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双边统一活动。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的同时,应注意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物理实验的能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科研创造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学生能“提其要,钩其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此知彼”、“以一当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给学生传授“猎枪”、传授“点金术”。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朝新方向、高水平前进,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反溯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物理实验课反溯教学方法,将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引入课程,对反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课题组从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反溯基本物理学概念、原理和现象,并相应组织编排物理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课题组从实验室建设、新教材建设、新实验编排、本科生科技创新、实验课程与最新科研项目结合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化,促进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理论的建立、规律的发现都需要实验的检验.高中物理教学中仅仅靠学校实验器材,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难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自制学具进行实验,会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同时学生在自制学具并用其实验的过程中会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激发对物理的热爱.我们在教学过程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一些小制作、小实验,  相似文献   

5.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具有目的性、探索性、实践性和易感知性,同时,不受实验条件限制,易于实施.对学生掌握知识具有很大作用.1感受学习乐趣 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 课外小实验能使学生将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感到物理知识生动、有趣.如“纸锅烧开水”有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多数学生好奇而感兴趣,亲自动手去做.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了水沸腾时的现象,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着火点”的认识.明白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小实验以其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趣味性强、直观“自然”等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这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实验具有哪些教学功能呢?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1 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做实验的愿望,克服对实验的畏惧心理,消除对实验不信任以及过分依赖实验仪器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经常使用身边物品来做一些小实验,不仅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还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科建构了教学理论模型, 其核心内容: “ 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 以观察实验 ( 事实)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 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 ”理论模型为实验改变课堂 确立了突破口, 系列实验研究与展示活动为改变课堂做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新增了“跨学科实践”的一级主题,其要求和STEM项目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乡村学校物理教师组织学生“制作空间站”为主题的项目学习案例,说明了初中物理教学能够通过“跨学科实践”即“泛化”STEM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乡村薄弱学校更有必要寻找适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只要能让学生自主地学、投入地做,也就能够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进一步落实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0.
魏华 《物理通报》2017,36(4):16-19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 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获得发展. 它是传统课堂教授式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多年来, 我 们在北京四中高中部开设了“ 物理实验选修”课, 在选修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结合物理实验探索研究性学习对学 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