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385—485℃、压力约100atm条件下对四氢萘热解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热解产物的定性鉴定表明,四氢萘主要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萘和异构化反应生成甲基茚满。由a-C_B-C键断裂生成丁基苯反应则较少。反应产物中还有少量茚满、甲苯、乙苯等,它们分别来自甲基茚满和正丁基苯的进一步裂解。本文对复杂的四氢萘热解反应作了定量处理,进行了较详细的动力学研究,求得了相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在实验结果基础上,借助热化动力学计算,参考一些文献结果,提出了四氢萘热解反应机理。由该机理出发所得的各产物速率方程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四氢萘在Mo-Ni/USY双功能催化剂上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活性趋于稳定的Mo-Ni/USY双功能催化剂上,利用连续流动微反-色谱装置,进行了四氢萘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在320-400℃、4.5-8.5MPa反应条件下,考察其反应产物分布,建立了四氢萘加氢裂化反应动力模型,计算了反应网络中各步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并讨论了反应网络的主线和反应条件对主线的影响。结果表明,Mo-Ni/USY双功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裂化和异构化活性,低温、高压有利于加氢、高温、低压有利于裂化和异构。 相似文献
7.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 研究了Ti8C12分别与H2O, C2H4作用形成Ti8C12(H2O)8, Ti8C12(C2H4)4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 在Ti8C12(H2O)8中, 电子由H2O向Ti8C12转移, 在Ti8C12(C2H4)4中, 电子由Ti8C12向C2H4转移。从Ti8C12生成Ti8C12(H2O)8能量降低, 稳定性增加, 生成Ti8C12(C2H4)4能量升高, 稳定性减小。 相似文献
8.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 研究了Ti8C12分别与H2O, C2H4作用形成Ti8C12(H2O)8, Ti8C12(C2H4)4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 在Ti8C12(H2O)8中, 电子由H2O向Ti8C12转移, 在Ti8C12(C2H4)4中, 电子由Ti8C12向C2H4转移。从Ti8C12生成Ti8C12(H2O)8能量降低, 稳定性增加, 生成Ti8C12(C2H4)4能量升高, 稳定性减小。 相似文献
9.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Ti8C12分别与H2O,C2H4作用形成Ti8C12(H2O)8,Ti8C12(C2H4)4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Ti8cC12(H2O)8中,电子由H2O向Ti8cC12转移,在Ti8cC12(C2H4)4中,电子由Ti8cC12向C2H4转移.从Ti8cC12生成Ti8cC12(H2O)8能量降低,稳定性增加,生成Ti8cC12(C2H4)4能量升高,稳定性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三元配合物La[(C5H8NS2)3(C12H8N2)]生成反应的热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无水乙醇中, 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和1,10-邻二氮菲(phen)与LaCl3·3.94H2O作用,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元固态配合物, 确定它的组成为La[(C5H8NS2)3(C12H8N2)]. X粉末衍射说明它为一新相化合物. IR光谱说明配合物中La3 分别与3个APDTC的6个硫原子双齿配位, 同时与phen的两个氮原子双齿配位, 配位数为8. TG-DTG分析显示其热分解为一步生成1/2La2S3 3C. 用微量热计测定了298.15 K下水合氯化镧及两个配体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 两个配体醇溶液的混合焓及不同温度下标题化合物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 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 得到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和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 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 求得了标题化合物的固相反应焓变.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thermolysis of sulfoxides possessing β-hydrogen atoms is a versatile and mild method to prepare olefins. The reaction is generally accepted to proceed via a concerted mechanism. Accordingly, solvent effects are not large, and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itial states. The reverse process has been documented for R = t-Bu; MeSOH or PhSOH can also be employed.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二苯甲烷、二苯乙烷、二苯醚、苯基苄基醚和二苄醚等五个与煤的化学结构和煤液化有关的模型化合物在供氢溶剂四氢萘中、N_2压力为50—60大气压下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二苯甲烷和=苯醚在435 ℃/2 h条件下依然比较稳定, 这意味着, 在实际煤液化过程中, C—C、C—O键的断裂不能靠这些简单结构方式的裂解加以解释; (2) 二苯乙烷和苯基苄基醚的热解有一级反应特征, 其反应机理为自由基过程, 反应速度方程和速度常数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3) 二苄醚的热解可用分子内氢转移模型得到较好解释, 热解产物苯甲醛进一步脱氧生成甲苯, 这可能是煤液化中除氧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5.
本文报道在4.1型示差精密热天平上装配了微分单元,组成热重-微商热重(TG-DTG)联用装置用于研究聚三氟氯乙烯在空气中的热裂解动力学过程,并运用几种不同的动力学处理方法所求得的结果来评价各种动力学理论的优缺点和说明聚三氟氯乙烯反应程度在5—95%的整个过程中活化能的变化情况。同时根据裂解程度与能量、裂解速率的关系以及裂解产物结构的鉴定,提出了聚合物无规热裂解机理,解释了迄今文献上所报道的裂解产物的结构。结果还证明了Errede提出的键离解能经验公式不适用于聚三氟氯乙烯的裂解机理。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用MINDO/3方法研究了硝基胍热解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硝基胍热解反应可经历两条途径得到主产物(N_2O、H_2O和NH_3)。这两条途径相互竞争, 但生成N_2O及H_2O的途径Ⅰ要容易进行, 是整个反应的启动步。 相似文献
18.
硫酸氢铵分解动力学及其分解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的化学贮能系统,Wentworth等人曾提出了十项筛选标准。照此标准衡量,硫酸氢铵的分解-合成反应是一个十分理想的贮能系统: NH_4HSO_4(l)?NH_3(g)+H_2(g)+SO_3(g)Prengle也曾就此反应应用于太阳能电站贮能系统的可行性作过理论上的探讨.但是,有关该反应的基础研究进行的还很不够,特别有关分解动力学和分解机理的研究文献尚未见报导。本文用等温热重法和程序升温热重法对硫酸氢铵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分解机理,为贮能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