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氟沙星与脲诱导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脲(Urea)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结构的影响以及氧氟沙星(Oflxacin)与脲诱导的BSA结合的情况。结果显示:Urea诱导BSA变性历经两步、三态过程,且伴随中间态的形成。随着Urea浓度的增大,BSA荧光强度降低并先蓝移(344 nm~336 nm),后又红移至350 nm。Urea浓度在4.6~5.2 mol/L范围时,Oflx对BSA中间态有强的猝灭作用(KQ=10.46×104 L/mol, Urea 4.8 mol/L)和较大的结合常数(KA=3.8807×105 L/mol, Urea 4.8 mol/L),但是结合位点数小(n=0.76, Urea 5.0 mol/L),能量传递效率低(E=0.3002, Urea 4.8 mol/L)。同步荧光光谱显示:Urea诱导BSA去折叠时,Trp-212残基微环境并未发生改变,而Tyr的最大荧光发射峰蓝移,Oflx的加入诱导Trp-212的微环境更具疏水性。Oflx加速了Urea对BSA的失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作荧光探针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A)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竞争反应.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 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发生猝灭, 根据Stern-Volmer方程及荧光寿命研究了荧光猝灭的类型及机理. 结果表明, 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 即伊文思蓝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物.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SA-EB=1.122×106 L/mol, 结合点数n=0.9935, 并确定了EB和BSA之间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当加入氨苄青霉素后, 牛血清白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恢复. 这表明氨苄青霉素与伊文思蓝对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竞争反应. 探讨了该竞争反应的相关机理, 求出了伊文思蓝与氨苄青霉素的结合常数为KEB-A=7.131×105 L/mol.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具有长发射波长(655 nm)的荧光探针WZK-31,建立了一种荧光增强分析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新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BSA的加入使探针荧光强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强。增强程度与0~53.20μg/m L范围的BSA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70μg/m L,干扰小。方法用于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9.1%~90.8%。  相似文献   

4.
用伊文思蓝(EB,Evans blue)作荧光探针研究了红霉素(erythromycin,EM)对牛血清白蛋白(BSA,bo-vine serum albumin)的竞争反应。根据Stern-Volmer方程研究了荧光猝灭的类型及机理,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发生静态猝灭,即伊文思蓝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物。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SA-EB=1.122×106L/mol,结合点数n=0.9935。当加入红霉素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恢复,表明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竞争反应,探讨了相关机理,得到了伊文思蓝与红霉素的结合常数KEB-EM=1.950×104L/mol。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的水溶性吲哚类同型二聚体探针Ⅰ,建立了一种新的蛋白质荧光分析体系.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分子能与吲哚探针发生结合作用,体系荧光明显增强并向长波方向发生红移,荧光强度与蛋白质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优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线性响应范围0.80~25.00 μg/mL,检出限(3σ/K)为0. μg/mL;用于模拟样品的测定,1.00,2.00和5.00 μg/mL的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9.0%~102.0%,相对标准偏差1.8%~2.8%;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结果测定偏差为1.0%~4.1%.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水溶性的聚丙烯酸/萘酰亚胺荧光纳米粒,并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其荧光的显著增强效应,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在pH=3.0磷酸盐缓冲溶液及室温条件下,该纳米粒与BSA的作用5 min内即完成。以444nm为激发波长,在535nm处测定纳米粒/BSA体系的荧光,其荧光强度增加与0.15~7.5μmol·L-1浓度范围内的BSA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95μmol·L-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重现性好,用于BSA合成样品及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范围为96.7%~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91%以内。  相似文献   

7.
以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硒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二硒双卟啉,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辩质谱(HR-MS)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考察了新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由实验数据求得该二硒双卟啉与BSA的结合常数Ksv=3.35×104 L/mol。分析荧光结果表明二硒双卟啉与BSA之间发生了较强的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8.
CdTe/CdS量子点-蛋白质与头孢曲松钠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爱梅  闫炜  王怀生 《分析化学》2008,36(4):444-448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质的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量子产率为13.8%。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确定了偶联的最佳反应条件:pH7.4,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40min。研究了溶液pH值和NaCl浓度对量子点及量子点-BSA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对牛血清白蛋白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19.5mg/L;检出限为0.47mg/L。头孢曲松钠对量子点-BSA的荧光有明显猝灭作用,荧光猝灭程度与其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为静态猝灭,头孢曲松钠与BSA按1∶1结合,结合常数为6.31×103L/mol。用圆二色光谱技术探讨了其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AlF_6~(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体系的荧光光谱强度与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pH 4.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Cl(Tris-HCl)缓冲介质中,以280 nm光激发,在静电引力和疏水力的作用下,AlF_6~(3-)与BSA之间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在33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荧光峰。当BSA的质量浓度在0.10~30.0μg/m L范围内时,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值ΔF与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5.11 ng/m L。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人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回收率为103.1%~116.5%。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自制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PL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异烟肼(INH)的相互作用,并与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了比较。使用循环伏安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得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544×10~4、1.479×10~4 L/mol,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1。实验测得异烟肼对牛血清白蛋白是静态猝灭。异烟肼的浓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的降低在2.5×10~(-7)~4.5×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BSA的浓度与异烟肼的氧化峰电流的下降在1.0×10~(-9)~5.0×10~(-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10) mol/L。该方法可用于样品中异烟肼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金属离子Cu2+/CO2+共存时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有或无金属离子存在时,芦丁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都是由于生成复合物而引起的静态猝灭;金属离子的存在使芦丁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KLB增大,且Co使KL)增大得更明显.由热力学参数确定芦丁和BSA...  相似文献   

12.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dTe量子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所合成的CdTe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透射电子显微境(TEM)表征了纳米微粒的结构和粒径分布.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代表,通过测定CdTe量子点与BSA偶联(QDs-BSA)后溶液的荧光强度确定CdTe量子点与蛋白质偶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9~10,反应温度37 ℃,反应时间2 h.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溶液pH和NaCl浓度对QDs-BSA溶液和QDs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制备的QDs-BSA荧光探针对BSA进行了定量测定,线性范围是0.06~0.48 μg/mL,对0.24 μg/mL QDs-BSA样品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是2.2%.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花旗松素(taxifolin)的相互作用。 用荧光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花旗松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3×106和1.6×106 L/mol,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3。花旗松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是静态猝灭。BSA荧光强度的降低与花旗松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6.00×10-7~2.00×10-5 mol/L,检出限为2.00×10-7 mol/L。花旗松素氧化峰电流的下降与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7.00×10-7~1.00×10-4 mol/L,检出限为3.00×10-7 mol/L。用于合成样品中花旗松素和BS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光谱法研究巯嘌呤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得巯嘌呤与BSA、HAS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2.39×103L/mol、1.28×103L/mol.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和HAS)与受体(巯嘌呤)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巯嘌呤对BSA和HAS构象的影响.证实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牛血清白蛋白模板金纳米簇(BSA@AuNCs)与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构建了一种激活型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硫醇的检测。带负电的BSA@AuNCs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组装到带正电的CoOOH纳米片表面,与此同时,BSA@AuNCs的荧光由于内滤效应(IFE)有效地被CoOOH纳米片猝灭,形成BSA@AuNCs-CoOOH纳米探针。当向纳米探针溶液加入生物硫醇(0.05~150 μmol/L)时,生物硫醇与纳米探针中的CoOOH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OOH纳米片被降解生成Co2+,同时释放出BSA@AuNCs,BSA@AuNCs荧光信号恢复。结果表明,该纳米探针可以检测低浓度的生物硫醇,对生物硫醇(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高半胱氨酸)的检出限为30 nmol/L。相对于其他的氨基酸、金属离子及糖类化合物,该纳米探针对生物硫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生物硫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盐酸文拉法辛荧光光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缺陷,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 H 7.4 Tris-HCl缓冲液),以盐酸文拉法辛为荧光检测对象,BSA为猝灭剂,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盐酸文拉法辛与BSA通过疏水作用力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物;由探针实验确定盐酸文拉法辛在BSA上的结合位点为位点Ⅰ;298K时结合常数为3.76×105L/mol,结合位点数约为1;Hill系数表明盐酸文拉法辛的药效受到温度的调控。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研究了二者的相互作用,其结果与光谱法获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该文使用4-乙酰氨基苯甲醛和碳酸肼一步法合成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荧光(AIE)特性的高效新型荧光探针1。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光谱、粒度粒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DFT理论计算讨论了探针1的AIE特性,证明了探针的发光机理是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效应。探针1在DMSO-H2O(1∶9,体积比),pH 7.4(PBS,0.2 mol/L)体系中可定量检测0~25 μmol/L范围内的H2S,检出限为0.27 μmol/L。此外,探针1不仅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H2S的检测,还可应用于活HeLa细胞中外源性H2S的荧光成像。并将其用于构建超灵敏逻辑门。利用探针1制备的简单便携经济的检测试纸,能够实时有效地视觉检测H2S。该研究有望为各种生理过程和食品样品中H2S的检测提供可靠有效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翟学萍  尤慧艳 《色谱》2018,36(3):317-324
制备了Au@4-硝基苯硫酚@Ag内标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探针,进一步以牛血清白蛋白(BSA)置换探针表面的稳定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发展了Au@NT@Ag@BSA内标化SERS探针。Au@NT@Ag@BSA探针保留了原探针的单分散性和高灵敏度,同时显著提高了信号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进一步将Au@NT@Ag@BSA探针和SMMC7721肺癌细胞共孵育,实现了细胞的探针标记和拉曼光谱成像。Au@NT@Ag@BSA内标化SERS探针在活体生物成像等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樱桃红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分析方法。在pH 3.58的BR缓冲溶液中,樱桃红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导致共振光散射(RLS)光谱明显增强,最大RLS峰位于340 nm处。由此建立检测痕量BSA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RLS强度与BS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60.0μg/mL,检出限为0.15μg/mL。方法可用于牛尿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维生素K_3(VK_3)的解离常数,并研究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测得VK_3的解离常数为6.85,并证明VK_3与BSA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结合过程中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原因,结合距离为2.60nm。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荧光探针技术证明BSA与VK_3作用后的分子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VK_3与BSA在亚结构域IIA(SiteⅠ)发生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