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是大学生的自我理解。在现代性社会中,面对市场化和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加强心理辅导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育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感情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大学生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基于身份认同的动机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和目标追求的依赖于情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认为人们会以一种与某种情境下被启动出来的身份相一致的方式来行为。人们采用某种行为或不采用某种行为, 受到经由环境启动而出现的身份感知的影响。然后, 综述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 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身份类型和不想要的未来身份对大学生学业结果的影响以及某些认知能力与人格因素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安理学崇尚程朱理学,在徽州地区延续600多年,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理学学派,渗透并影响着徽州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徽商深受新安理学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职业观、社会责任观、宗族伦理观和人生观,直接推动了徽商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对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我院五阶段五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对徽商及徽商精神特征分析入手,总结从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徽雕包括砖雕、石雕、木雕,也被称为徽州三雕。徽雕的形成是整个徽州地区多种条件因缘和合的历史过程:徽雕的形成有赖于徽商的经济实力,还有赖于徽州地区精湛的雕刻技艺的支撑。徽雕附属于徽州建筑,既是建筑与装饰组成部分,也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徽文化,因此可以视为极具代表性的徽文化符号。徽雕艺术既有三雕自身的艺术特色,也有与建筑融为一体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徽州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徽雕既可以单独发展,也可以结合徽派建筑的现代复兴而得到整体传承。然而,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常常依仗国家意志和法律手段对戏曲动辄排斥或者禁毁,使得戏曲难以登阶入室,跻身文学艺术大家庭的殿堂。自宋代以来,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为戏曲呐喊、正名,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绵延不绝。其中,明末清初的李渔是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中的典型事例。李渔克服穷骨、恶岁、砚田糊口的生存困境,敢于直面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为戏曲身份认同矢志不渝地贡献了毕生精力。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近世王国维为戏曲正名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日常家当》中,通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外边世界获得"成功"的黑人姑娘迪"衣锦还乡",探访在偏僻乡村的母亲和妹妹玛吉的故事,探讨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和种族身份,并号召黑人积极把握自我,团结友爱,在美国社会中确立真正的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抽取明清时期山西教育发达的蒲州、太原与文风鼎沸的徽州在进士数量和分布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由于蒲州、太原与徽州进士数量与晋徽商两大商帮教育程度的密切联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阐明晋徽商两大商帮在科举教育方面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加速转型期,社会群体的社会身份也随之发生着结构性变革。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针对他们在转型期由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所引发的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定与自我认同中出现的错位现象,探索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与策略。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对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江程 《奇闻怪事》2009,(10):78-78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西方文化研究入手,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布莱特,发现其身份认同困惑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父权制思想。要实现新女性的身份认同,关键在于解构男权中心的思想,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从而确立平等和谐的两性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艺术大家,毕生直面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绘画理论与实践根置现实,执着无待而兴;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直观实用的创作原则,绘画向戏曲渗透,艺术向谋生齐观,获得了戏曲上的独特建树,充分体现了李渔从绘画到戏曲的身份认同,以及商品经济价值取向。李渔从绘画到戏曲具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与动机,所含审美理想与经济实用兼而有之,给予当今人们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卢洋  张芬  李加轩 《科技信息》2014,(1):103-104
为解决毕业生结业难问题以及大学生人力资源闲置与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全国许多地方陆续实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基于句容市红旗社区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本文剖析了大学生村官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以及影响自我认同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品避开对政治话语的宏大叙事,描写了日常生活中一对情人的爱情体验,来表达现代社会人们对身份的焦虑。主人公对爱情生活体验展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身份的遗失,自我的失落。主人公尚塔尔对身份的矛盾心态折射出作者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尚塔尔对身份的矛盾和焦虑心态也是昆德拉复杂心态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中,identity具有的基本含义之一是"身份",它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一个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如性别、阶级、种族等。玛丽雅姆是《灿烂千阳》的女主角之一,她的身份随着人生经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私生子/妻子/姐妹/母亲。她渴望获得合法的身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爱,这些渴望构成她生活的动力。历经屈辱和磨难,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归宿,获得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初贾谊以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进取心,以一种锐进的姿态展开了中国士阶层的突破。从春秋战国时期可以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的"士"发展到汉初维护大一统政权的"士",贾谊使士从个人利益的维护者变为真正的"社会的良心";在处理"道"与"势"二者的关系上,贾谊为实现其政治理想而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为后世士人提供了借鉴,并由此引发后世士人对自身去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家庭、同辈团体以及时代背景共同影响着晋商和徽商的政治心理的形成。作为"官商",晋商和徽商与封建政权结合,这一方面让他们得以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甚至是致命的弊端。同时,他们留给后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目标,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有人主张求"同",探寻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有人主张求"异",挖掘各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人主张"异同"兼顾。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看,只有维持"求同"与"求异"之间的必要张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才能对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和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阶层逐步扩大,中国社会也缓慢地从传统向近代转型。作为走向转型前方的商人,他们一只脚轻轻地触到了近代的门槛,另一只脚还被牢牢地束缚在传统的旧屋里。他们的价值观也极具二重性和矛盾性,他们一方面固守天理,另一方面也放纵欲望;他们既积极进取又归于隐退,既自信又自卑,集俭约、忠诚与奢侈、叛逆于一体。商人价值观的二重性,是处在转型时期的商人内心矛盾的表现。以徽商为视角,研究商人的二重价值观,对于更全面的了解明清时期的商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