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出发,导出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关键参数α,并给出该参数同系统信号的峰均比、主峰管之间的功率比、功率放大器阻抗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对该参数的物理关系及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架构对带宽的限制性因素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提升传统Doherty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在工程上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传统Doherty负载调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合适的峰值放大器负载阻抗和采用较高的偏置电压,增强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负载调制,使其适用于大范围(9dB)回退情况下的应用。为了验证分析的有效性,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具有100MHz瞬时带宽的2.55GHz GaN Doherty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在工作带宽内饱和功率约为49.4dBm,平均峰值效率为64%,9dB回退时的平均效率约为40%。当使用5载波100MHz带宽LTE-advanced信号激励时,在平均输出功率为40.2dBm时效率可达40.3%,经过数字预失真校正过的邻道泄漏比(ACLR)低于-48dBc,达到较好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基站能耗和简化散热设计,基于可有效提高功放效率的三级Doherty理论,研制了一款平均输出功率为50W的FDD-LTE基站三级Doherty功率放大器,并将其与数字预失真系统结合,在保证线性度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功放在高功率回退范围内的效率。LTE信号下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功放增益为12.5dB左右,平均输出功率处的功率附加效率(PAE)保持在40%左右,且在整个9dB回退范围内功率附加效率曲线相对平坦。此外,经过数字预失真系统纠正后的ACLR达-62dBc,满足现代功放高功率回退、高效率和高线性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数字无线通信的发展,功率放大器尽可能满足高效率、高线性度和高集成度的要求。目前,Doherty功率放大器因其兼具高效率和高线性度的特点,已成为当前射频(微波)功放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几种提高Doherty功率放大器效率、线性度和集成度的方法,包括二极管线性化技术、自适应偏置技术和预失真技术等,讨论了两种新的Doherty结构(多路结构和串联型结构),并简单介绍了目前已完成的工作。最后,展望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工作在3.5 GHz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波段的高效率、线性Doherty功率放大器。通过合理控制载波功放的包络阻抗、谐波阻抗以及利用Doherty载波功放和峰值功放线性抵消原理,使得Doherty功率放大器同时满足高的效率和线性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节峰值功放的栅极偏压,所设计的Doherty功放在保证三阶交调失真(IMD3)和五阶交调失真(IMD5)低于-30 dBc时,功率附加效率(PAE)可高达63%。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线性化功率放大器的发展过程。利用ADS进行Doherty功放的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多个放大器并联的Doherty功放电路,并与经典的Doherty功放比较效率的高低。研究结果表明,此多级并联Doherty功放电路比传统功率放大器效率要高,并且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三大运营商运营3G业务,以及逐渐出现的LTE,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了高速时代.TD-LTE是我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国际标准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时延短、频谱效率高等特点.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和线性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而Doherty结构功放是目前的主流,本文对Doherty功放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并基于ADS软件设计出工作在2.6GHz中心频率,支持200MHz带宽和DPD的Doherty功放. 相似文献
9.
10.
将EFJ模式功率放大器应用于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载波功率放大器,利用EFJ类功率放大器的阻抗特性改善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带宽。此外,还引入后谐波控制网络来提高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功放的输入匹配电路采用阶跃式阻抗匹配来进一步拓展工作带宽。使用CGH40010F GaN 晶体管设计并加工完成了一款宽带高效率Doherty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显示,在3.2~3.7GHz 频段内,饱和输出功率达到43dBm,饱和漏极效率60%~72.5%,增益大于10dB。功率回退6dB时,漏极效率40%~48.5%。 相似文献
11.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容量、高速率通信使得信号具有很高的峰均比。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n78频段的大回退、高效率的逆F类(F-1)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载波功放、峰值功放的负载牵引中加入F-1类谐波抑制网络,使其成为具有高效率的F-1类功放,并且将载波功放后的阻抗逆变器改变为多阻抗匹配网络以提高回退过程中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3.4-3.6GHz频段内,F-1类非对称DPA饱和输出功率在41dBm左右,饱和平均效率大于70%,回退6dB时平均效率在50%以上,回退9.5dB时平均效率仍在43%以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0.5μmGaN HEMT工艺,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8 GHz/2.3 GHz的大功率双频带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采用改进型的双频匹配网络结合双阻抗匹配的方法进行输出匹配电路设计,降低了传输线参数计算的复杂度,节省了电路的设计面积.实测结果表明,功放在两个频段内饱和输出功率分别为55.6 dBm和55.4 dBm,饱和漏极效率分别高于67%和66%.功率回退8 dB时,漏极效率分别为56%与53%.同时,在2.05 GHz附近的输出功率与漏极效率远低于两个工作频段,使功率放大器实现了较好的带间隔离性,满足了移动通信系统双频段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逆F 类功放在接近饱和区工作时效率很高,将其与Doherty 功放结构相结合,可以实现一种在大功率回退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很高效率的射频功率放大器。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GaN HEMT 晶体管的高效率的逆F 类Doherty 功率放大器,工作频带为910MHz-950MHz。单音信号测试结果显示,在930MHz 处,功放回退7.5dB 后漏极效率仍高达64.2%。使用3 载波WCDMA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利用数字预失真技术进行线性化后,功放输出信号的上下边带邻信道功率比(ACPR)分别为-35.39dBc 和-35.9dBc。 相似文献
16.
17.
提出了一种毫米波Doherty放大器负载调制网络结构及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改善传统方案调制不充分的同时,去除影响工作带宽的四分之一波长线,有效降低输出网络的复杂度,减少匹配损耗,提高了Doherty放大器效率和工作带宽.基于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0.15 μm GaN HEMT工艺,研制了一款中心频率在26 GHz...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新一代基站对功率放大器效率的要求,将开关F类功率放大器与Doherty理论相结合,并从实际应用考虑,采用LDMOS管研制了一款应用于FDD-LTE基站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并将其与数字预失真系统结合。实测结果显示,设计的功放小信号增益为15dB左右,整个6dB回退范围内的功率附加效率大于42%,经过数字预失真系统纠正后的ACLR达-60dBc@5MHz,基本实现了高效率和高线性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将Doherty效率增强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末级——高功率放大器。首先介绍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其效率指标,最后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的MRF6S21050放大器,使用Agilent公司E-DA软件ADS2008设计了一个平衡式Doherty功率放大器,实现6dB功率回退效率42%,P1dB功率44.2dB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