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均分散胶体的研究——Ⅲ.均分散Fe_2O_3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Ⅲ)盐水溶液受热后发生水解: Fe~(3+)+2H_2O=FeOOH↓+3H~+ (1)FeOOH有进一步转变成氧化物的趋势: 2FeOOH=Fe_2O_3↓+H_2O (2)虽然通常所得沉淀粒子的形状及大小都是不规则的,但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可能制备由形状相同、尺寸分布很窄的粒子组成的均分散体系。已经预见到各种均分散粒子将会在许多新技术领域中获得重要的应用,但严格的制备条件目前限制着均分散粒子的大量制备。张玉亭等曾在无防尘设备的条件下制出了球形α-Fe_2O_3均分散粒子。本文报导在普通的  相似文献   

2.
烧制电子陶瓷用的SrTiO_3粉料不仅要求纯度高,而且对粒子的尺寸及均匀性也有严格要求。目前虽可用喷雾沉淀等方法制得尺寸为微米级的SrTiO_3粒子,但其形状与尺寸很不规整。用通常的均分散体系制备方法曾制得均分散BaTiO_3粒子,但由于制备溶液的浓度太低,难以实现工业化。其实,反应溶液浓度低、反应时间长、控制条件严格是大规模制备均分散粒子的共同弱点。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制备均分散SrTiO_3粒子的方法,有望实现均分散粒子制备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制备草酸钛酰钡均分散颗粒的优选条件.对此条件下制备的均分散颗粒进行了化学分析、TGA、IR分析并确定了其化学组成.将此种颗粒灼烧成氧化物后,基本上可保留原形貌.用BaO·TiO2均分微颗粒与Y2O3均分散颗粒烧制成BaTiO3均分散陶瓷,以达到控制陶瓷超微结构均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均分散超微细α-Fe2O3水溶胶的制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均分散微米、亚微米或纳米级α-Fe_2O_3的制备包括静态水解法[1-3]、沸腾回流水解法[4]以及微乳液反应法[5].随着粒子尺寸的减少,则体系具有明显的表面和体积效应[6]以及光电化学性质[7].预计均分散超微细α-Fe_2O_3将会在催化、材料等许多新技术领域获得重要的应用.但以FeCl3为原料的水解法,Fb3十浓度一般在0.02-0.04mol·L-1很窄的浓度范围之内,超出该浓度范围将得到足β-FeOOH而不是α-Fe_2O_3[8].以Fe(NO3)3为原料,虽然Fe3十浓度可增至0.2mol·L-1,但随之而来的不利因素:(1)水解时间增加几倍;(2)产率…  相似文献   

5.
ZrO_2表面 B_2O_3的分散及其作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XPS、 FT IR和 FT Raman等技术研究了 ZrO2表面 B2O3的分散及其作用状态,测定了 B2O3在 ZrO2表面的分散阈值 .结果表明: B2O3在 ZrO2表面可以三配位 BO3和四配位 BO4结构单元存在;载体 ZrO2的预焙烧温度和硼含量对 B2O3的分散及作用状态有较大影响,并改变 BO3与 BO4结构单元之间的比例 .实验测得 B2O3在 ZrO2载体上的单层分散阈值为 0.05 gB2O3/gZrO2(或 B2O3的质量分数 w=4.76%),处在此单层中的硼原子以 BO4为结构单元直接与 ZrO2表面相作用 .只有当 B2O3的负载量超过此(单层)分散阈值时, BO3结构单元才会形成 .  相似文献   

6.
ZrO2表面B2O3的分散及其作用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XPS、FT IR和FT Raman等技术研究了ZrO2表面B2O3的分散及其作用状态,测定了B2O3在ZrO2表面的分散阈值.结果表明:B2O3在ZrO2表面可以三配位BO3和四配位BO4结构单元存在;载体ZrO2的预焙烧温度和硼含量对B2O3的分散及作用状态有较大影响,并改变BO3与BO4结构单元之间的比例.实验测得B2O3在ZrO2载体上的单层分散阈值为0.05 gB2O3/gZrO2(或B2O3的质量分数w=4.76%),处在此单层中的硼原子以BO4为结构单元直接与ZrO2表面相作用.只有当B2O3的负载量超过此(单层)分散阈值时, BO3结构单元才会形成.  相似文献   

7.
用EXAFS研究NiO在γ-Al2O3表面上的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EXAFS方法研究NiO在γ-Al_2O_3的表面上的分散情况。文章讨论了Ni含量为7%、13%、18%、26%、35%的NiO/γ-Al_2O_3体系的径向结构函数图以及Ni含量为13%、26%的NiO/α-Al_2O_3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图,认为NiO能在γ-Al_2O_3表面上成单层分散。分散后的Ni-O距离接近NiO晶体的Ni-O距离,表明Ni离子和γ-Al_2O_3表面上的氧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制备草酸钛酰钡均分散颗粒的优选条件.对此条件下制备的均分散颗粒进行了化学分析、TGA、IR分析并确定了其化学组成.将此种颗粒灼烧成氧化物后,基本上可保留原形貌.用BaO·TiO2均分微颗粒与Y2O3均分散颗粒烧制成BaTiO3均分散陶瓷,以达到控制陶瓷超微结构均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Spindal, star-shaped and bipyramidal monodispersed particles of Fe_2O_3 were prepared from solutions of Fe(NO_3)_3 by using the simplified procedures under gener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concentration and pH domai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se monodispersed systems have been given.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hape of pricipited particles form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s pH value in the initial solu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icles in various shapes were observed by using a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obtained results will be helpfull to preparation in a large scal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onodispersed systems.  相似文献   

10.
均分散氧化钛粒子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升温水解法制备了组成为TiO2的球形和椭球形均分散粒子。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粒子大小和形状的影响,用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粒子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了分析。跟踪测定了均分散粒子形成过程中体系电导率的变化,探讨了均分散粒子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稀土冠醚配合物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XPS已应用于研究稀土元素及其配合物的内层电子结合能,伴峰现象以及镧系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我们合成了1,2-环己基-12-冠-4(C_(12)H_(22)O_4)与稀土离子(RE=La—Er,Y)的二元配合物,苯并-15-冠-5(B-15-C-5)、联吡啶与稀土离子(RE=La—Eu)的混合配体配合物。本文报导用XPS研究上述两类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的3d_(5/2)的结合能变化规律以及伴峰现象;研究配合物以及配位体的N_(1S)和O_(1S)结合能,并通过比较结合能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配位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Co(III)离子在二氧化铅电极上的阳极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献上曾报导过Co(Ⅱ)离子具有加速PbO_2电极上氧阳极析出过程的作用,并表明当Co(Ⅱ)离子存在时,氧的析出过程有可能通过表面吸附的高价钴氧化物氧化水分子而形成.本文通过浓硫酸溶液中Co(Ⅱ)阳极氧化为Co(Ⅲ)以及O_2阳极析出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了O_2的析出和Co(Ⅲ)的形成是通过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高价钴(Ⅳ)的OH 基配合物分别氧化水分子和Co(Ⅱ)离子形成的,它与Cr(Ⅲ)、Mn(Ⅱ)离子的阳极氧化过程相类似,而不是通过Co(Ⅱ)离子直接放电形成的.本文利用文献所述的研究方法.在固定硫酸浓度(3.4mol·kg~(-1))下,研究CoSO_4浓度(0.05—0.35mol·drn~(-3))对于O_2和Co(Ⅲ)阳极形成过程分别的影响.在固定CoSO_4(0.2mol·  相似文献   

13.
α-Fe2O3在Y沸石上的分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草酸高铁铵浸渍NaY沸石, 并在高温下焙烧, 得到α-Fe_2O_3/NaY沸石体系。经XRD相定量外推法测定, α-Fe_2O_3在NaY沸石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0 gα-Fe_2O_3/gNaY, 仅占α-Fe_2O_3在沸石表面密置单层量的5.5%。首次尝试用正电子寿命谱方法测定α-Fe_2O_3在沸石表面的最大分散量, 所得结果与XRD方法完全吻合。由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发现沸石上α-Fe_2O_3的还原分两步进行, α-Fe_2O_3先还原成Fe_3O_4, 然后再还原成金属。α-Fe_2O_3分散相与沸石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使这两个还原反应受到阻抑。  相似文献   

14.
硫物种对负载型钯催化剂上氢吸附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光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负载型Pd/Al_2O_3催化剂上硫和钯的状态。以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方法研究了不同硫物种及不同气氛对催化剂氢吸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硫物种对氢吸附的影响按S_2~(2-)、S~(2-)、SO_4~(2-)的顺序减小, 且前两者的影响远比SO_4~(2-)的大。这与催化剂在H_2-O_2反应中的抗硫性评价结果一致。并用原子分子轨道理论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方法-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了Fe/γ-Al_2O_3, Fe/SiO_2, Co/γ-Al_2O_3,Co/SiO_2, Ni/γ-Al_2O_3和Ni/SiO_2六种催化剂。H_2化学吸附, TEM和XRD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中Fe, Co, Ni金属颗粒平均直径都小于3.0 nm, 金属分散度均大于50%。作者研究了Fe/γ-Al_2O_3, Co/γ-Al_2O_3和Ni/γ-Al_2O_3三种催化剂在CO+H_2反应中的催化行为, 测定了碳氢产物分布和比催化活性, 表明随着H_2/CO比增大和反应温度升高。较高分子量物种产量减少, 有利于生成甲烷。催化剂的活性大小次序为Fe>Ni>Co。  相似文献   

16.
C2H3自由基与O2反应的红外发射光谱及反应通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reaction of vinyl radicals with oxygen was investigated by Time-Resolv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emission spectroscopy. The radicals were produced by the pulsed laser photolysis of C_2H_3Br at 248 nm. Vibrationally excited products of H_2CO(v1), HCO(v3), CO_2(v3, v), CH_3(v3), C_2H_2(v3), HO_2(v1), C_2H_2O_2(v3+v11), CO(v) formed in the C2H3+O_2 reaction have been observed. Four elementary reaction channels have been verified.  相似文献   

17.
采用TG-DTG、DTA和XRD对铬酸铵钠复盐结晶(NaNH4CrO4•2H2O)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NH4CrO4•2H2O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在50~95 ℃温度范围结晶水的脱除,第二步是在100~180 ℃的温度范围铵的初步热分解,产物为铬酸钠和重铬酸铵,第三步是215~385 ℃进行的铵的完全分解.存在生成重铬酸钠与生成三氧化二铬的竞争反应.在氨不易扩散的条件下,最终分解产物为三氧化二铬、重铬酸钠和铬酸钠的混合物;在流动气氛中,400~790 ℃温度范围,NaNH4CrO4•2H2O热分解产物为重铬酸钠.与传统的铬酸钠硫酸酸化生产重铬酸钠工艺相比,该方法无副产物产生,是一清洁工艺.  相似文献   

18.
NaCl-NaF-RE2O3体系的表面张力和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rface tension and density of NaCl-NaF-RE_2O_3 melts have been measured by means of maximum buble pressure and Archimedes methods. The results are expressed by two mathematic models. Mass fraction of RE_2O_3 in the melts from 0.0 to 0.6% and that of NaF/NaCl, 50—90%. This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re might be complexes in the melts.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in the preparation of Al-RE allo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