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验部分1.试剂和仪器:FeCl_3·6H_2O AR;NaOH AR;PVA(聚乙烯醇)牌号PVA-124日本进口分装.UV分光光度计(日本UV-300);波长488nm激光束(COHERENT,innoVA 70);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沈阳Np-1型);红外光谱(IR)仪(美国PE-577);电子自旋共振(ESR)仪(西德ER-420). 2.试样制备:A:5%PVA水溶液;B:100ml pH=2的A含0.1克FeCl_3·6H_2O;C,D:100ml pH=7和13的A分别加入0.1克FeCl_3·6H_2O形成的红棕色透明溶液;E:试样D的  相似文献   

2.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06,27(8):33-33,38
把适量溶液滴入沸水中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在沸水中制备是因为Fe3 水解倾向因温度升高而增强(FeCl3 3H2OFe(OH)3 3HCl)。若对氢氧化铁胶体“持续”加热,可能因温度升高胶粒运动快和“吸附”的离子减少而形成Fe(OH)3沉淀,即胶体受热聚沉。如若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仅仅是加热促进水解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第19页讲胶体性质中Fe(OH)3胶体电泳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因课本中Fe(OH)3胶体电泳实验是采用把电极直接插入胶体内使溶胶被破坏而凝聚析出胶粒.聚集成的颗粒使电极附近的溶胶变成红褐色沉淀,即形成电泳,但现象不明显,笔者通过反复实验,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后实验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英 《化学教育》1984,5(5):37-38
《无机化学实验》实验二十七“胶体溶液”中的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往往由于用FeCl3水解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H+和Cl-,通电后,电泳和电解反应一起进行,从而妨碍了电泳现象的观察。我们用“离子交换法”除去H+和Cl-,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熊晓丹  孙丹  伍晓春 《化学教育》2016,37(17):66-68
Fe(OH)3胶体的制备是中学重要的课堂演示实验,由于实验过程需要加热而耗时较长。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证实了使用MgO可促进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该方法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无需加热,实验成功率高及实验现象明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非常适合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铁胶体新制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黎茂坚 《化学教育》2009,30(9):52-54
通过对氢氧化铁胶体形成的实验研究,得出用适当浓度的NaOH溶液与适当浓度的FeCl3溶液直接参加反应,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及用这种方法制取Fe(OH)3胶体,所需的NaOH溶液和FeCl3溶液配制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Fe(OH)3胶体纯化过程中,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纯度的Fe(OH)3胶体的问题,探究了两种Fe(OH)3胶体纯化的新方法,冷热交替渗析法和混合离子交换树脂法,并且对两种方法的最佳纯化条件及其各自的优劣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冷热交替渗析法,60°C热水浴渗析35 min后冷水浴渗析15 min,胶体的电导率可达560μS?cm-1;而混合离子交换树脂法,当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总质量为10 g,且质量比为1:1,粗胶体的体积为45 m L时,胶体的电导率可降至42μS?cm-1。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8.
氢氧化铁溶胶电泳实验再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报道溶胶纯化程度及辅助液电导率对溶胶ζ-电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氯化钾水溶液为辅助液,胶体渗析至电导率小于200μ/(Ω·cm)时,可获得较好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远志 《大学化学》1999,14(5):32-32
介绍了一种在乙醇或丙酮介质中用FeCl3 和NH3·H2O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场对氢氧化铁胶体ζ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磁场对氢氧化铁胶体ζ电位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磁场作用下,胶体的ζ电位、电导率和聚沉值都发生变化,其值与磁场强度、磁化时间及胶体浓度有关。同时用电镜观察了磁作用前后的胶体颗粒,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阮秀琴  尹家卉 《化学教育》2015,36(10):29-31
针对现行的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溶胶电泳实验,胶溶法存在容易失败的问题,水解法存在渗析纯化所需时间过长的问题,采用用盐酸溶液作为胶溶法的分散剂,对Fe(OH)3胶体实验进行了改进,省时简便,成功率高,可不经过渗析直接进行电泳实验。  相似文献   

12.
13.
聚乙烯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聚乙烯醇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及其表征等,重点评述各方面近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葡聚糖分子对氢氧化铁矿化结晶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五种不同葡聚糖浓度的Fe3+/葡聚糖矿化作用体系中Fe(OH)3凝胶在早期矿化阶段的成核和相变过程来研究葡聚糖对铁矿物的结晶与转化的调控作用. 运用ICP-AES(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观察各个矿化体系中上清液的[Fe3+]浓度及相应pH的变化, 矿化产物运用FTIR、XRD进行表征. 结果发现, 上清液中[Fe3+]经历了两次下降过程, 在陈化的第三天突然回增. 与不含葡聚糖的矿化作用体系很快形成结晶良好的α-FeOOH不同, 在含有葡聚糖的矿化作用体系中最初形成的物相主要为β-FeOOH. 葡聚糖分子通过与Fe3+配位吸附在铁氧化物颗粒的表面促进了β-FeOOH转化为α-Fe2O3. 相变是经过溶解-再结晶机制进行的. [Fe3+]第二次下降正是由于β-FeOOH转化为α-Fe2O3引起的. 葡聚糖浓度适当增大, β-FeOOH溶解加快, 有利于相变的进行. 因此葡聚糖的存在能显著影响在氢氧化铁凝胶中形成晶核的结构类型及其相变历程.  相似文献   

15.
沈鹤柏  李波 《大学化学》1992,7(2):43-44
对影响氢氧化铁溶胶§电势的因素,辅助溶液和水解时FeCl_3浓度的选择及胶体的电导率和制备条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讨。  相似文献   

16.
17.
张利华  冯莺 《应用化学》1991,8(6):65-69
通常γ-辐照裂解的聚乙烯醇(PVA)在N·N’-甲基丙烯酰胺(BAM)存在下可以辐射交联。BAM/PVA体系的辐射效应可大致依辐照剂量的增加划分为三个阶段:强化辐射交联为主区,强化辐射交联与辐射裂解相抵区和辐射裂解优势区。强化辐射交联区的溶胶分数S与辐照剂量D的关系可表示为: S=(1 (1/(1-K))D_g~(2=K))-(D_g/(1-K))D~(1-K) =A-BR~(1-K)式中,D_g为凝胶化剂量;K是与BAM含量相关的常数。  相似文献   

18.
孙影  信欣  冯正午 《化学教育》2018,39(3):65-68
利用数字化实验对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过程中电导率和浑浊度的变化进行探究,得到电导率和浑浊度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变化规律。通过宏观、微观、符号和曲线四重表征深入分析,阐明了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不断增大,从而帮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6组:低、较低剂量、中、较高剂量、高剂量PVA组、对照组组(1.0mg.kg-1,1.6mg·kg-1,2.0 mg·kg-1,2.5 mg·kg-1,5.0mg·kg-1,40%泛影葡胺2ml/只),经皮穿刺肝动脉给药,连续观察给药后的急性毒性表现,共14d,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病理组织学...  相似文献   

20.
无定形氢氧化铁吸附水溶液中镉离子机理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无定形氢氧化铁吸附水溶液中镉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镉离子后的氢氧化铁中的氧和铁都有电子的向内转移,说明吸附过程是化学吸附,吸附时氢氧化铁是作为得电子的路易斯酸,被吸附的镉是作为给电子的路易斯碱参加吸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