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从头计算方法, 在MP2/6-31G(d,p)水平上研究了不饱和硼烯CH3NH=B:的结构及重排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CH3NH=B:的单线态结构比三线态结构稳定, 该分子的基态是单线态。分子CH3NH=B:可以发生3种不同的重排反应。本文找到了这3种重排反应的过渡态, 并详细计算了不饱和硼烯CH3NH=B:重排反应的动力学函数, 据此讨论了不饱和硼烯CH3NH=B: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芳珍 《结构化学》2003,22(4):464-468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从头计算方法,在MP2/6—31G(d,p)水平上研究了不饱和硼烯CH3NH=B:的结构及重排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H3NH=B:的单线态结构比三线态结构稳定,该分子的基态是单线态。分子CH3NH=B:可以发生3种不同的重排反应。本文找到了这3种重排反应的过渡态,并详细计算了不饱和硼烯CH3NH=B:重排反应的动力学函数,据此讨论了不饱和硼烯CH3NH=B: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MP2/6-31G(d)水平上研究了CX2(X=H, F, Cl)与甲乙醚的C-H键插入反应. 在甲乙醚的 3个不同的C-H键(即甲基中α-C-H键, 乙基中α-C-H键和β-C-H键)上, 反应势垒分别为123.8, 32.5, 157.3 kJ/mol(X=Cl)和254.3, 130.0, 304.2 kJ/mol(X=F). 亚甲基与毗邻氧原子的各C-H键插入反应没有势垒, 与乙基中β-C-H键插入势垒仅3.4 kJ/mol. 甲乙醚中乙基α-C上的C-H键最有利于CX2的插入, 甲基上的C-H键次之, 乙基β-C上的又次之.  相似文献   

4.
硝胺化合物的N—N键断裂和硝基-亚硝基重排(>N—NO_2→>N—ONO)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最近Golden等重新测定了DMNA[(CH_3)_2NNO_22]消失的速度常数,认为其分解应包括N—N键断裂和硝基-亚硝基重排后的再分解等过程,并得到分子束实验的确认,但理论研究尚不多见。Melius和McKee等都曾对该类体系进行过量化计算,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Saxon等取其模型体系H_2NNO_2进行量化计算,似可定性说明其断裂、重排  相似文献   

5.
单重态Cl2N=B:重排反应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从头算方法,在HF/6-311G^**水平上研究了单重态Cl2N=B:重排反应的机理。结果发现,该重排反应经过一个面外三元环过渡态,根据计算结果,详细研究了该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6.
用从头计算方法在MP2 /6 31G(d)水平上研究了CX2 (X =H ,F ,Cl)与甲基异丙基醚的C -H键插入反应。CCl2 与甲基异丙基醚两个不同的α C的C -H键插入势垒分别为 117.2kJ/mol (甲基 )和 2 0 .6kJ/mol (异丙基 )。CF2 与异丙基α C的C -H键上插入势垒为 12 0 .0kJ/mol,在插入甲基上C -H键时会引起C -O键的断裂。CH2 的插入反应则不需要势垒。对CX2 与二甲醚、甲乙醚、甲基异丙基醚、甲基苄基醚上各种不同的C -H键插入势垒进行了比较 ,甲基和苯基都促使其毗邻的C -H键更容易被CX2 所插入  相似文献   

7.
用MINDO/3方法研究SCRCR’CO的热重排反应的机理,给出了活化能和IRC途径,讨论了活化能与取代基R’和迁移基R的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Achmatowicz重排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人名反应和特殊的氧化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Achmatowicz重排反应的产物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也被广泛用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本文综述了Achmatowicz重排反应的机理,以及含溴氧化剂氧化、过氧化物氧化、高价金属氧化剂参与、光促进和酶催化的Achmatowicz重排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环庚烷正离子重排反应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祥  张千峰 《结构化学》2004,23(10):1205-1209
先采用HF方法,基组采用STO-3G,对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机理进行了初步粗略的从头算研究,较快地找到了反应过程中的部分过渡态。然后再采用MP2/3-21G方法精确计算了整个重排过程中的各个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零点能,同时对反应路径也进行了计算,以作进一步的过渡态验证。得出的结论是: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是环的缩小过程,在生成甲基环己烷叔正碳离子的过程中,经历了2个过渡态;首先是C(1)C(7)的键长变长、C(1)C6的键长变短,β位H(20)逐渐远离与之相连的C(1),与C(7)形成化学键;然后是与C+相连的H(16)逐渐远离C+,与β位的C(1)形成化学键,产生稳定的甲基环己烷叔正碳离子椅式结构,甲基环己烷叔正碳离子还有可能进一步重排为一个含伯正碳离子的甲基环己烷结构,计算了每一步重排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用MINDO/3方法研究SCRCR′CO的热重排反应的机理,给出了活化能和IRC途径,讨论了活化能与取代基R′和迁移基R的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1989年,Kresge等人发现溶液中苯炔醇的酸性比苯烯醇高7pK_α,这引起理论和实验化学家的兴趣.Smith等人曾对一对典型炔醇(CHCOH)和烯醇(CH_2CHOH)的生成反应的热效应进行理论研究,本文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一对反应(反应(1)、(2))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Morokuma提出的数值方案, 基于SCF MO ab initio(STO-3G), 求得了乙叉到乙炔重排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Fukui提出的与坐标系无关的反应途径), 并对反应过程中几何构型的改变进行了讨论, 在用MINDD/3方法对诚反应进行研究时, 发现反应过程中有其它中间体存在, 本文也对这种不正确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本文优化得到的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几何构型与更精确的理论方法所得的结果定性相符, 用单行列式和CID(考虑所有双激发组态的组态相互作用)所得该反应的位垒分别为123.85和95.81 kJ mol~(-1), 也与更精确方法得到的值相符; 本文还得到了该反应的过渡态的振动频率和正则振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a b initio计算法和近似a b initio计算法(PRDDO)研究了质子化硼烷正离子体系的电子结构,给出了一些正离子体系的优化几何构型并讨论了它们的成键情况。计算的硼烷分子质子亲和势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4.
徐建华  吴国生 《有机化学》1985,5(2):113-119
综述近代有机光化学中的若干理论课题以及它们在Zimmerman光重排的探索和机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这些理论课题包括Zimmerman-M(o|¨)bius-Hückel芳香过渡态理论,有机光化学反应的位能曲面,“键序差矩阵和激发能差矩阵”以及“大交换积分值与小交换积分值”概念。  相似文献   

15.
分子CF_3NO_2(1)、CF_2CINO_2(2)、CFCl_2NO_2(3)和CCl_3NO_2(4)在光化学和大气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分子。虽然它们的许多性质被广泛研究,但是从理论上尤其是ab initio分子轨道法对它们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研究报导极少。本文在ab initio/STO-3G水平上,全构型优化,系统地研究了这类分子的结构和各种构型的稳定性,并与实验以及CX_3NO(X=F,Cl)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计算采用Gaussian-82程序。在VAX-8350计算机上完成。结果和讨论分子各种稳定构型的键长、键角、Hartree-Fock能量、电荷密度及偶极矩列于表1至表3。  相似文献   

16.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for the CH3S NO2 reaction has been studied using the ab initio G3(MP2) method. A variety of possible complexes and saddle points along the minimum energy reaction path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t UMP2 (full)/6-31G(d) level. The calculations reveal dominating reaction mechanisms of the title reaction: CH3S NO2 firstly produce intermediate CH3SONO,then break up into CH3SO NO. The results are valuable to understand the atmospheric sulfur compounds oxid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过渡金属Pd,Pt对C_2H_2的吸附和氢化实验研究前人已作了不少工作,但有关Pd,Pt与C_2H_2之间成键问题的理论研究还尚不多见。为了了解Pd,Pt d轨道对炔键的活化行为和成键特性,本文以MC_2H_2(M=Pd,Pt)为模型,用赝势计算方法,对Pd,Pt与C_2H_2键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一、计算方法由于重原子的内层轨道对形成分子贡献很小,内层电子的相对论效应极为严重。本文采用Ps—HONDO程序,选取Hay的有效核芯势和价轨道Gaussian基组,对重原子Pd和Pt进行了价电子从头计算,对C和H进行了全电子从头算.部分地消除重原子内层电子相对论效应所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四氯化碳制备二氯卡宾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李来才(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6)关键词四氯化碳反应途径过滤态MNDO方法中图分类号O621.146二氯卡宾是有机合成中一个重要的试剂。目前制备二氯卡宾的方法有多种[1-3],但Makc-sza[4]报...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量子化学(MNDO、CNDO/2)方法,探讨了HCN、H_2CNH和H_3CNH_2分子间的N…H-C氢键的构成。计算表明:HCN-HCN分子间氢键作用较强,支持了实验结果。HCN及其氢加成物H_2CNH、H_3CNH_2等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依次减弱,其随C≡N、C=N、C-N的差异而变化,碳氮链中氮原子的作用是构成N…H-C型氢键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The unimolecular rearrangements of hydrogen, methyl and phenyl groups at the Si atom in α-silylcarbenium 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an 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 MP2/6–31 + G*//HF/6–31G* calculations predict that all three groups migrate from the Si to an adjacent Cα with no energy barrier. Thus, the silicenium ion is the only stable species in each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The conformation of the benzylsilicenium ion, (C6H5)CH2−SiH2+, indicates that the phenyl ring is significantly bent toward the silyl cationic center in order to interact with the vacant 3p(Si+) orbital. In contrast to MP2 results, Hartree-Fuck calculations (both HF/3–21G* and HF/6–31G* levels) predict small energy barriers for 1,2-migrations of H and Me (1.4 kcal mol−1 for H migration, and 1.5 kcal mol−1 for Me migration, respectively, at the HF/6–31G* level). This difference provides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electron correlation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describing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for the rearrangement of α-silylcarbenium ions to silicenium ions.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s have also been applied to the possible rearrangement mechanism of α-chlorosilanes to chlorosilanes, assuming that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re favorable toward the generation of ionic species. Various factors which may govern the migratory aptitudes of various R groups, i.e. (1) activation energies, (2) overall reaction energies and (3) the conformational preference of reacta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calculated activation energy obtained, namely the energy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silicenium ion and the C−1 ion from an α-chlorosilan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igratory aptitude in the gas phase observed in mass spectro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