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D侧泵浦Nd:YAG板条双程功率放大器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二极管激光侧泵浦Nd:YAG板条双程功率放大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给出了激光器的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二极管侧面泵浦Nd:YAG板条激光主振荡-多程放大(MOPA)系统;在100Hz重复频率时,实验获得单脉冲能量为51.9mJ的输出,光束质量M 2小于2,脉冲能量起伏小于2%, 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二极管激光器阵列端泵浦Nd:YAG板条具有热效应低、波前畸变小的特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不均匀是引起板条增益介质波前畸变的主要原因。对端泵浦传导冷却Nd:YAG板条增益模块的泵浦和冷却均匀性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板条激光增益模块静态波前畸变最大偏差(PV)值为0.22 m。该模块用于双通放大器实验装置中,测试了板条增益模块有无注入功率条件下的波前畸变,测得无注入功率波前畸变PV值为3.49 m,能量提取后波前畸变PV值为3.41 m。在注入功率3120 W时,获得输出激光功率4660 W,光束质量为3.88倍衍射极限,该模块光光效率为27%。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激光干涉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板条激光器夹具应力检测方法,从而减小了应力对板条激光器带来的不利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夹具对板条各个方向产生的应力均匀,通过初步实验得到了6.94 W的1 064 nm连续光输出。  相似文献   

4.
边缘抽运复合Yb:YAG/YAG薄片激光器设计与功率扩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强  巩马理  潘圆圆  李晨 《物理学报》2004,53(7):2159-2164
设计了边缘抽运复合Yb:YAG/YAG薄片激光器.薄片激光器的显著优点是热梯度和激光传输方向相同,减小了横向的温度梯度,解决了高功率激光器冷却和高功率抽运的矛盾,避免了放大的自发辐射. 与高功率棒状和板条激光器相比,一维空间冷却理论和边缘抽运理论可以获得更高的功率输出,列举了两种高功率Yb:YAG/YAG薄片激光器设计实例.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薄片激光 边缘抽运 功率扩展  相似文献   

5.
杨鸿儒  张彪 《应用光学》2006,27(4):259-263
基于最大激光增益条件,分析和优化了二极管泵浦准三能级Yb∶YAG固体板条激光器的激光增益、板条的最佳光学长度和最佳宽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功率侧面泵浦条件下,板条增益介质的掺杂浓度和板条宽度满足一定的关系,这为研究该类激光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其结果可应用于其他准三能级固体激光器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对Nd:YAG晶体板条的技术需求,进行了Nd:YAG晶体板条低透射波前误差加工技术研究。详细分析了光学加工过程中引起板条端面透射波前畸变的误差来源,并提出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板条抛光阶段通过采用合成盘硬抛光工艺以及新的工件装夹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板条加工工艺在面形及楔角精度方面可控性差的问题,更容易实现Nd:YAG晶体板条的低透射波前误差加工。对于150mm×30mm×2.5mm规格的Nd:YAG晶体板条元件,端面透射波前畸变PV值达到0.74λ。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对Nd:YAG晶体板条的技术需求,进行了Nd:YAG晶体板条低透射波前误差加工技术研究。详细分析了光学加工过程中引起板条端面透射波前畸变的误差来源,并提出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板条抛光阶段通过采用合成盘硬抛光工艺以及新的工件装夹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板条加工工艺在面形及楔角精度方面可控性差的问题,更容易实现Nd:YAG晶体板条的低透射波前误差加工。对于150mm×30mm×2.5mm规格的Nd:YAG晶体板条元件,端面透射波前畸变PV值达到0.74λ。  相似文献   

8.
板条侧面绝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当侧面绝热不彻底时所带来的侧向温度梯度对板条光程畸变造成的影响,提出采用吸收材料吸收板条的自发辐射,控制吸收材料的温升使之与板条中心的平均温度相同的方法来实现板条侧面绝热,并给出了“隔热层+吸收层+铜热沉”的绝热结构的设计方法。板条热透镜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500Hz重复频率下,未装绝热结构的板条热焦距为0.78m,而装有绝热结构的板条的热焦距为1.93m,热聚焦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利用组合变形镜校正板条MOPA固体激光器像差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通过将一个11单元的一维变形镜和一个67单元的二维变形镜组合,有效降低了单个二维变形镜波前校正过程中驱动器间的电压差,从而提高了二维变形镜的使用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校正后波前畸变的空间分布,降低了波前畸变残差。实验结果表明,一维变形镜与二维变形镜的组合能高效地校正板条MOPA固体激光器的波前畸变,波前残差均方根值小于0.08μm,远场光束质量因子可达1.67。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利用组合变形镜校正板条MOPA固体激光器像差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通过将一个11单元的一维变形镜和一个67单元的二维变形镜组合,有效降低了单个二维变形镜波前校正过程中驱动器间的电压差,从而提高了二维变形镜的使用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校正后波前畸变的空间分布,降低了波前畸变残差。实验结果表明,一维变形镜与二维变形镜的组合能高效地校正板条MOPA固体激光器的波前畸变,波前残差均方根值小于0.08 m,远场光束质量因子可达1.67。  相似文献   

11.
传导冷却端面泵浦板条放大器波前畸变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均匀冷却与非均匀冷却对传导冷却端面泵浦板条放大器波前畸变的影响,结果发现:信号光的波前畸变强烈依赖于zig-zag周期数,一定的光路可以将波前畸变减小到λ/10量级;板条长度方向散热不均匀及两块热沉之间散热能力的差异对波前畸变的影响很小,而宽度方向散热不均匀对波前畸变的影响较大;当宽度方向散热不均匀时,波前畸变主要为倾斜像差,输出光束的传输方向将发生偏折。因此,在非均匀冷却条件下,为了减小宽度方向散热不均匀性的影响,应选择反射次数较少的之字型光路。  相似文献   

12.
平板固体激光器由于它的光路具有某种程度的位相共轭性质而可以减小热光路畸变。它是一种好的激光器结构。同样地,侧面抛光了棒状工作物质也具有类似的特性。从腔的角度来看它包含有一个“侧反射面”。本文对这种腔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种腔的衍射损失减小了,而场分布变得尖锐了。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一种高功率准三能级激光器角抽运方法,抽运光从板条激光器结构中的板条工作介质的角注入,综合考虑抽运吸收、抽运亮度、晶体的掺杂浓度以及晶体尺寸等因素,进行了角抽运复合Yb:YAG激光器设计,实验上获得了最大连续输出功率400W, 斜效率28%的输出,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角抽运原理的正确性和应用于高功率激光器方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 Yb:YAG 角抽运 复合晶体  相似文献   

14.
理论设计了二极管端面抽运Nd:YAG复合陶瓷板条,制作了双浓度掺杂的Nd:YAG复合陶瓷板条。当二极管总抽运功率为18.06kW时,通过双程放大提取了7.08kW的激光功率,光光转换效率高达39.2%,单程传输的退偏振约为3.2%。实验结果表明,Nd:YAG复合陶瓷板条对提高板条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减小退偏振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板条增益介质波前畸变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波前重构算法中的区域法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板条增益介质的波前畸变诊断。利用该方法对47块Nd: YAG板条增益介质沿厚度方向波前畸变进行测量,指出镀膜和加工等环节对增益介质的波前畸变可能造成的影响。按照波前畸变峰谷(PV)值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增益介质造成的静态波前畸变参差不齐,测量样本中静态畸变PV值最多可达5 m以上,且仅有4.1%的增益介质静态畸变PV值小于1 m。通过选取某些增益介质使之级联,测量其组合波前畸变,发现在系统中使用两块波面互补的增益介质有助于减小系统的静态波前畸变。  相似文献   

16.
用准连续60W激光二极管列阵侧面泵浦Nd:YAG板条激光器,获得3.5mJ的激光输出和峰值功率为75kW的声光调Q激光脉冲,脉冲幅度起伏小于±1%。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开展了热容模式下激光介质动态光学畸变研究,初步分析了温度梯度、光弹效应及介质端面变形对整个波前畸变带来的影响,并将光学畸变转化为谐振腔损耗,数值模拟了热容激光器输出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光器工作温度低于400 K时,由粒子数玻耳兹曼分布引起的功率下降可以忽略,动态热效应是实验中热容激光器输出功率随时间快速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调Q光纤激光器的基本理论,结合速率方程理论与自调Q特点,借助简化的环形腔掺Er3+光纤激光器模型,分析了泵浦功率与自调Q脉冲周期、峰值功率的关系.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光纤激光器自调Q脉冲的周期减小,峰值功率变大;当信号光强足够大时,激光器的自调Q现象消失,变为准连续激光输出.通过MATLAB编程对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二极管侧泵浦板条固体激光器的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有限差分法对二极管侧泵浦板条激光介质的温度分布作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 对不同条件下二极管侧泵浦激光器的最佳冷却方案进行了研究。用峰值功率为100W, 工作频率为100Hz的二极管泵浦Nd:YAG板条作了实验研究, 所得结果与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孔令琴  樊林林  王安帮  王云才 《物理学报》2009,58(11):7680-7685
实验利用光反馈的方法获得了相干长度连续可调的半导体激光光源.通过调节反馈强度及抽运电流,有效控制了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其相干长度可由无反馈时的几米连续调至100 μm.同时,利用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速率方程,数值模拟了反馈强度及抽运电流对半导体激光器相干长度的影响.实验及数值模拟均表明:通过调节反馈强度的大小可以有效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相干长度,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相干长度随反馈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偏置电流对相干长度无明显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 关键词: 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相干长度 反馈 混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