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目的是把分析测试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能达到要求的质量。质量控制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质量控制贯穿于实验室全部质量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对通过统计质量保证(SQA)技术进行分析测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IQC)的方法作了初探。研究结果表明,SQA技术的应用能保证实验室始终处于统计受控状态,确保测试数据的有效性,有利于分析测试实验室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在食品理化检测工作中如何保证连续出具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有效地控制检验活动,证明检测过程的稳定性,降低和避免检验质量问题的发生一直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实验室全部质量要素的控制称为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受到检验人员、操作过程、仪器设备、试验试剂、检验方法、试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究了新工科背景下分析化学专业中关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增设“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或者类似的课程的建议,指出分析化学的教学应该围绕整个分析过程展开,并将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知识融入分析全过程中,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结合的同时更加强调应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分析化学教学重在“分析”,要与分析实验室/检测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为社会不断培养与时俱进的分析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人、机、料、法、环、测6方面讨论了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手段,结合分析化学实验室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对如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质量控制图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海水中铅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海水中重金属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以铅元素为例,每个工作日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平行测定铅质控样2次,收集20组有效数据后,通过计算均值、标准差得出上下控制限、警告线及辅助限,绘制出在当前实验室环境条件、仪器设备、试剂药品和人员水平等因素条件下的质量控制图。该质量控制图不仅用于实际检测过程中对检测结果进行监控,还可为该实验室的人员考核、留样复测等实验室质量控制行为提供结果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管理及实验室认证认可的一项基本要求,辉光放电质谱仪主要应用于高纯金属材料的分析,标样研制较为困难,使用高纯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及期间核查的方法难以实现。对用液氮低温冷却离子源型的辉光放电质谱仪,使用纯钽片在进行日常仪器调试信号时得到的钨元素含量数据,用于绘制平均值-极差控制图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及期间核查的判定依据,以此评价仪器日常工作的性能状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质量控制在化学检测试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目的之一是对实验室中的误差进行控制,使数据在允许范围内,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质量控制分为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控制质量风险、寻求改进机会的重要切入点[2-3]。  相似文献   

9.
为顺利开展中日合作废气处理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监测总站建立了废气分析实验室,并完善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这些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物资设备的管理,实验室环境,质量保证体系,废气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分析手段等。为废气处理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天然气检测工作实际情况,对天然气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式进行了探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式有重复检测、内部比对、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检测方法中规定的内部质量控制、不确定度评定及校准曲线等;外部质量控制方式有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两种方式。当评价精密度控制时,可使用重复检测、内部比对、检测方法中规定的内部质量控制等方式;当评价准确度时,可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当需对检测全过程进行评价时,可采用不确定度评定、校准曲线、实验室间比对、测量审核等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在食品理化检测工作中如何保证连续出具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有效地控制检验活动,证明检测过程的稳定性,降低和避免检验质量问题的发生一直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实验室全部质量要素的控制称为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受到检验人员、操作过程、仪器设备、试验试剂、检验方法、试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内部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较多,适用于化学实验室的方法有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留  相似文献   

12.
控制检测结果质量,持续保持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1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2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3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4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5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就上述几种质量控制方法而言,如何确定其评价方法是实验室面对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相关国  相似文献   

13.
标准物质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本文介绍了检测中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分别在盲样测试、期间核查和质量控制图应用方面提出了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的三种方法,并通过在实验室获得的检测数据对上述应用方法作了实例说明,对检测实验室应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产品质量的重视,化学检测实验室已成为消费品安全检测的主力军。检测质量是实验室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衡量实验室管理能力的标尺,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因此,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准确、可靠,加强和规范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是每一个化学检测实验室必须解决的课题。质量控制是实验室为达到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活动,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1-2]的核心。国内一些学者[3-5]  相似文献   

15.
<正>化学分析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在试验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并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发现误差的大小和来源,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结果准确与否,是体系运行中对包括人员、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量值的溯源、抽样及样品处置等因素控制好坏的综合反应[1]。检测过程是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的主要过程,控制检测过程中的误差,使检测结果的随机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系统误差;同时可判断检测人员对分析方  相似文献   

16.
毛俐  苏会岚  张雷  刘鑫 《化学教育》2019,40(8):74-77
饮用水中硫酸盐测定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理化检验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发现实验内容多涉及标准文件方法验证和熟悉仪器操作,但实验室质量控制实训少,这使得学生实验误差大,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差。针对上述问题,以饮用水中硫酸盐测定实验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方法对比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从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参数,对硫酸盐测定的离子色谱法和硫酸钡比浊法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对饮用水中硫酸盐检测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均显著优于硫酸钡比浊法,效果理想,可作为提升学生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的实训课程开设在理化综合开放性实验中。  相似文献   

17.
液相色谱响应因子控制图在标准物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通过液相色谱中标准溶液的响应因子绘制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监控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实现对标准物质质量控制,进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原子吸收法是各类食品国家标准中普遍采用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原子吸收法检测重金属元素时实验室内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从基础质控和分析过程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做了相关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现行国标法GB 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相关内容,促进悬浮物标准品的研发,利用高岭土研制的标准溶液建立了悬浮物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根据水样的属性,取样体积范围在50 m L~200 m L区间,采用水系0.45μm滤膜和三联抽滤装置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操作,以重量法测定水样悬浮物的含量。确定方法的空白测定值稳定于上下警告线内波动,检出限为5 mg/L,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标准样品10次测定相对误差在±10%内,满足分析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质控图中心线、上警戒限、下警戒限、上控制限、下控制限对测量数据进行监控。采用均值-标准差质控图界限内和界限外的数据点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可发现检验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出现的所有不符合项,从而消除所有不符合因素,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均值-标准差质控图可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