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水杨醛和铜离子为改性剂,通过后嫁接法制得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Cu-SBA-15),并以毒死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毒死蜱/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缓释体系。利用TEM、SEM、XRD、N2吸附-脱附、TG、FTIR和XPS对SBA-15、氨基改性SBA-15(NH2-SBA-15)、水杨醛希夫碱改性SBA-15(SA-SBA-15)的形貌、结构和Cu-SBA-15的配位情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BA-15在改性前后对毒死蜱的吸附量和缓释性能,并着重探究了毒死蜱/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载药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APTES和水杨醛能够通过后嫁接法修饰于SBA-15,修饰后仍保持十分有序的孔道结构。SBA-15通过改性后,其对毒死蜱的吸附量由100 mg·g-1增加至195 mg·g-1,且其对药物的缓释性能也得到改善。毒死蜱/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缓释体系显示出明显的pH值响应性,pH=3时的释药速率大于pH=11时,而在中性条件下的缓释效果相对最好。载药体系的释药行为可用Riger-Peppas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药物释放由Fick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 先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氨基硅烷化修饰, 然后经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疏水修饰后固载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配合物(Cosalen).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元素分析、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X射线衍射和氮气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制备的固载型催化剂Cosalen/SBA-15进行了物相结构和修饰程度的表征, 并考察了样品对甲苯、 苯甲醛和苯甲醇的吸附性能及在甲苯液相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固载型催化剂Cosalen/SBA-15的介孔结构和孔道有序性保持良好, Cosalen通过与氨基配位固载在修饰后的载体SBA-15上, 且高度分散, 氨基硅烷化和甲基修饰明显增强了其表面疏水性能, 对苯甲醛和苯甲醇的吸附量降低. 疏水性Cosalen/SBA-15协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甲苯液相分子氧氧化反应, 无溶剂体系在130 ℃下反应2 h, 甲苯转化率达到16.0%, 产物中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总选择性为32.0%,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极性产物深度氧化为苯甲酸. 高温不利于苯甲醛和苯甲醇选择性的提高, 降低温度至110 ℃, 甲苯转化率达到12.9%时, 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总选择性提高到43.9%.  相似文献   

3.
朱学成  沈如伟  张利雄 《催化学报》2014,35(10):1716-1726
采用一步法将原硅酸四乙酯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表面活性剂P123作用下,酸性共水解制备出氨基功能化的介孔分子筛SBA-15(NH2-SBA-15),再利用其中氨基与水杨醛的缩合反应制备SBA-15固载的席夫碱,该席夫碱与Cu(NO3)2溶液反应最终制成固定于SBA-15的Cu(II)席夫碱配合物多相催化剂Cu-SBA-15.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场发射电镜、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此催化剂用于无有机溶剂条件下催化氧化苯乙烯制备苯甲醛,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H2O2用量、水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100°C,反应时间8 h,H2O2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2:1,不额外添加溶剂,且催化剂用量为3.8 wt%时,苯乙烯的转化率最高为84.4%,苯甲醛选择性为83.9%,催化剂的TOF值为261.1 h–1,并且重复使用3次后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规则的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分布均匀的活性中心可能是催化剂活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氨基硅烷修饰的SBA-15用于CO2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林芳  马磊  王爱琴  刘茜  张涛 《催化学报》2007,28(9):805-810
以3-丙胺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硅烷化试剂,分别采用后修饰法和一步嫁接法将其嫁接到SBA-15的孔内,形成了功能化的介孔分子筛用于CO2吸附.利用X射线衍射和氮气物理吸附等方法考察了嫁接前后SBA-15的孔结构变化,用静态吸附天平考察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分压下CO2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一步嫁接法比后修饰法更有利于实现APTES在SBA-15上的嫁接.与传统的活性炭吸附剂相比,该种介孔分子筛更有利于较低分压下CO2的吸附脱除.  相似文献   

5.
使用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在室温下吸附包埋药物阿魏酸哌嗪,并在干燥温度分别为20℃、40℃和70℃时制备了载药干凝胶,并研究了上述载药干凝胶在p H值分别为7.4和1.4的缓冲溶液中对阿魏酸哌嗪的缓释作用。研究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对阿魏酸哌嗪具有缓释作用,低温下干燥制备的载药干凝胶的释药速率更加平缓,酸性条件下释药速率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液法预先制备壳聚糖(Cs)-蒙脱土(MMT)复合材料(Cs-MMT),以Cs-MMT、Cs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得一种新型药物缓释体系阿司匹林-蒙脱土-壳聚糖载药微球(Asp-MMT-Cs)。采用FT-IR、SEM表征了Cs-MMT和Asp-MMT-Cs载药微球的结构及形态;设计正交实验优化了Asp-MMT-Cs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通过体外释放实验探讨了载药微球在不同模拟释放液中的释药规律。结果表明:所得微球球形度好,粒径分布较均匀;最优工艺制得的载药微球平均粒径为81.20μm,载药量为9.61%,包封率为76.78%。该缓释体系具有pH敏感性,更倾向于在pH较高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释放。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6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Sal-AA):Sal-Gly(甘氨酸)、Sal-Phe(苯丙氨酸)、Sal-Arg(精氨酸)、Sal-Tyr(酪氨酸)、Sal-Met(甲硫氨酸)、Sal-Glu(谷氨酸)及其金属铜配合物。并分别在2种不同介质(三氯甲烷和甲醇)中,与四苯基卟啉TPP进行反应,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谱性质,讨论了卟啉作为人工信号转导体系的传递介质,与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反应中,实现信号分子铜离子进一步传递的可能性以及溶剂对该信号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氯甲烷为溶剂时,除了Sal-Met的铜配合物之外,其余均能被TPP夺取而形成Metal TPP。而在以甲醇为溶剂时,只有Sal-Gly的铜配合物能被TPP所夺取。  相似文献   

8.
代郁  周亚松  魏强  崔勍焱  秦臻 《燃料化学学报》2013,41(12):1502-1506
分别采用调变pH值合成法和后处理嫁接法制备了铝修饰改性的SBA-15分子筛,通过XRD、Al核磁、N2吸附脱附、NH3-TPD等方法对改性分子筛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不同的Al修饰改性方法对分子筛性质和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变pH值合成法能够有效地对SBA-15进行Al改性,得到的Al-SBA-15分子筛具有高度有序的六方孔道结构,较好的水热稳定性。Al的引入提高了SBA-15的表面酸性,并使其在加氢裂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中油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以全亲水接枝共聚物PPEGMEA-g-PMAA为载体材料,以甲氨喋呤(MTX)为模型药物,通过物理包埋和化学键合法制备MTX药物缓释体系,探讨了pH值、制备方法等对载药量、包埋率和释药行为等的影响,两种体系均可以通过改变pH值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和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合成了富含羧基的SBA-15球形介孔分子筛. 研究了修饰剂(三烷氧基氰乙基硅烷 CTES)的用量对介孔分子筛SBA-15形貌、孔径及BET比表面积的影响. 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IR)和氮气吸附/脱附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该材料展示了尺寸在0.5-1 μm规则的球形形貌、有序的二维六方相介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并且随着修饰剂用量的增加, SBA-15的孔径变小, 比表面积下降. 药物组装及缓释性能测试表明, 该材料具有较好的药物组装及缓释释放性能. 该材料在催化、药物载体和色谱分析填料等领域将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酸诱导介观相转变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及其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两步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04(PEO27-PPO61-PEO27)为模板剂合成介孔材料, 研究了介孔材料结构随体系pH 值的变化, 探讨了体系中介观相转变的机理. 研究表明,随着pH 的升高, 发现体系中无机物种和模板剂所组成的介观相发生了转变,由P6mm 的SBA-15(pH=1.51-2.67)2D六角孔道结构转变为3D 蠕虫状孔道的MSU-X(pH=3.93-4.56)结构. 对所得的两种不同种类的硅基材料以γ-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 NH2(CH2)3Si(C2H5O)3)进行表面烷基化改性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条件下, 经过改性后MSU-X类介孔材料孔壁上接枝的烷基数目要远超过SBA-15 类介孔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后合法对介孔二氧化硅SBA-15进行氨基改性,并以改性后材料NH2-SBA-15为载体,以疏水性药物布洛芬(IBU)为模型药物分子,通过浸渍法把IBU填充到载体的孔道内。利用XRD、低温N2吸附-脱附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载体的结构及载体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IBU通过扩散和化学吸附作用填充到了载体的孔道内,并且载体表面与IBU间存在较强的化学作用。体外模拟释放实验结果显示,与未改性的SBA-15相比,改性后样品NH2-SBA-15对IBU的释放较慢,体现了明显的药物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MOR纳米晶和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P123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水热合成MOR/SBA-15复合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SEM、TEM和EDX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二甲醚制乙醇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合适的MOR纳米晶种及MOR纳米晶种在SBA-15水热合成体系中的添加量,可以成功地将MOR纳米晶作为SBA-15的结构单元嫁接到SBA-15的介孔骨架中,水热合成的MOR/SBA-15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同时具有MOR和SBA-15的XRD特征衍射峰,相比于SBA-15,其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由756 m2·g~(-1),1.07 cm3·g~(-1)降低至628 m2·g~(-1),0.85 cm3·g~(-1),平均孔径由8.1 nm提高到9.3nm,Cu修饰的MOR/SBA-15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同时具有Cu MOR羰基化和Cu SBA-15加氢的双功能催化性能,其催化剂评价结果显示二甲醚转化率为43.6%左右,乙醇选择性为95.3%,Cu MOR/SBA-15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实现了二甲醚到乙醇的一步转化。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与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和稳定性、结构间的关系毕思玮*刘树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关键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铜(Ⅱ)稳定常数抗菌活性实验部分将10mmol氨基酸和0.56g(10mmol)KOH溶于热的9...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水杨醛天冬氨酸Cu(Ⅱ)配合物在室温和低温下吡啶中的溶液ESR谱,室温溶液谱观测到二级效应和弛豫效应,给予了理论解释,计算了弛豫参数;根据低温ESR波谱参数,计算了键参数,讨论了配合物的成键特性和稳定性。利用ESR法直接测定了水杨醛天冬氨酸席夫碱配体及其钢、锌、钻、镍配合物抗O2-性能,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有抗O2-性能,配合物清除能力比配体强,其中铜配合物清除O2-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溶液法,设计合成了5-溴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镍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将溴代水杨醛席夫碱镍(Ⅱ)配合物作为电活性物质,制备了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详细考察了电活性物质的种类及用量、石墨用量、石蜡用量对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的影响,确定了修饰碳糊电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电活性物质0.050 g、石墨0.30 g、石蜡0.18 g.以循环伏安图中氧化峰电位和峰电流变化值为指标,与空白修饰电极比较,考察了修饰电板对甲醛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并计算得出甲醛在反应过程的阴极传递系数α=0.510;塔菲尔斜率b=0.115;扩散系数D=1.66×10-6cm2/s.甲醛浓度在O.001~0.01 mol/L范围内,氧化峰峰电流变化值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表明可用修饰碳糊电极对甲醛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沉积法将吡啶-4-甲醛缩甲硫氨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制备[CuL( H2O)2]/GC修饰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此电极对还原型谷胱甘肽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考察了修饰电极作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传感器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于-2~+2 V的电位范围内,以100m...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3,5-二溴水杨醛缩半胱氨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自组装金电极(BrCSSBCu/Au)催化大黄酸氧化的电化学行为,以Fe(CN)64-/3-溶液为电化学探针研究BrCSSBCu/Au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利用差示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氧化峰电流与大黄酸浓度在2.0×10-5~6.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1.5×10-6mol.L-1。电极用于大黄药物中大黄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林友文  李立凡  李光文 《化学学报》2012,70(21):2246-2250
壳聚糖侧链改性合成N-(4-二甲氨基苯甲基)壳聚糖(MBCS), 通过葫芦[8]脲(Q[8])与MBCS侧链之间的主客体作用制得Q[8]/MBCS超分子凝胶. 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 NMR、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技术对改性壳聚糖及凝胶进行表征. 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 研究载药凝胶在不同pH环境下的释药行为. 结果表明Q[8]/MBCS体系在酸性条件下, 可组装形成超分子凝胶, 该凝胶体系具有温敏性和pH敏感性. 扫描电镜(SEM)图显示凝胶具有网状交联结构, 1H NMR谱显示, 在酸性条件下, Q[8]与MBCS含氮侧链基团间发生主客体包合作用是超分子凝胶形成的主要原因. Q[8]/MBCS载药凝胶在酸性介质中对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后合成修饰(PSM)技术将水杨醛锚装到UMCM-1-NH_2上,得到席夫碱功能化的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UMCM-1-NH-Sal,在该化合物孔道内的席夫碱N、O原子上螯合铜离子得到UMCM-1-NH-Sal-Cu催化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X射线衍射(PXRD)、热重分析(TG)、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催化有机胺和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制备β-氨基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