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凌瑞良  陆军 《大学物理》2011,(10):42-47,51
萨本栋先生是我国物理学界学成较早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成绩斐然.本文简要介绍萨本栋家世及其生平简历,较详细地叙述了萨本栋在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的科学观点、教育思想和教育风范.  相似文献   

2.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已五十年了.回想起物理学会成立时,我正在北京大学理预科作学生.那时马神庙北大理学院里学术气氛比较自由,有什么学术报告都可以去听;本科的课,预科的学生也可坐在后面旁听,我当时也是时常去听本科的课的.当时,我本来想学电机工程,但听了物理系的本科的课程以后,我的兴趣渐渐转向了物理. 物理系课程除了本校教师教以外,在清华大学任教授的吴有训先生和萨本栋先生也到北大兼授近代物理和电磁学.他们讲课口齿清楚(虽然吴先生的江西口音刚听起来不太习惯),不照本宣科,丰上有时仅带一两张纸页.他们每次讲课,都事先预备好作表演…  相似文献   

3.
朱邦芬 《物理》2013,42(11):812-814
2013年是萨本栋先生111周年诞辰,9月12日,厦门大学在校园举行了萨本栋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我有幸受邀参加,借此机会重温了萨本栋先生的感人事迹[1]。鉴于萨先生已过世64年,许多青年乃至中年物理学工作者已不太知道其人其事,揭幕仪式后,一些同行建议把我在萨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萨先生的事迹。  相似文献   

4.
杨先珏 《物理》1988,17(8):0-0
先父杨肇燫,字季璠,1898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他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今年是他的九十岁诞辰.先父幼年就读于家塾,他的诗词、古文功底很深.1912年到上海念中学,1915-1918年在前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即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科肄业.1918年考取前清华留美专科生,1918-192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攻读,获电机工程学硕士学位.回国后,1922-192?...  相似文献   

5.
王正行 《物理》2012,41(7):436-450
王竹溪先生是享誉国际的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他是我国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从抗日战火纷飞的1938年回国直至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王竹溪先生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物理教育和研究事业,他培养的一代又一代学生为我国的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教育事业创立了丰功伟绩;他的学术名著《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导论》、《特殊函数概论》(与郭敦仁合著)至今仍为后学者释疑解惑;他为我国物理学期刊建设、物理学名词标准化所付出的宝贵心血依然浇灌着我国的物理出版物,令人长久铭记.2011年12月31日,我国物理学界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了"王竹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王先生的多代弟子纷纷发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高度赞扬了王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道德人品,表达了对先生的无限怀念之情.为纪念王竹溪先生对中国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不朽功绩和继承他正直无私、献身科学的高贵品质,我们特邀请部分发言者及其他学者撰写纪念文章,以王竹溪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题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王正行 《物理》2012,41(07):436-450
  相似文献   

7.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2020,49(12):867-868
关于推荐及评选第十三届周培源物理奖的通知<br/<第八届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推荐及评选通知<br/<第二届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推荐及评选通知<br/<  相似文献   

8.
褚圣麟  吴自勤 《物理》1987,16(3):0-0
谢玉铭先生于1986年3月20日去世以来,已经整整一年了.谢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他对早期燕京大学物理系的建设,对抗战时期厦门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建设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他为祖国培养了不少物理学人才.我们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的悼念.谢先生是福建晋江人,1895年出生,1917年毕业于北平的协和大学(1918年和汇文大学合并,1919年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燕京大学).1917—1921年任教于福?...  相似文献   

9.
吴有训教授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惟炎 《物理》1982,11(8):0-0
吴有训教授字正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97年4月2日吴有训教授诞生于江西省高安县黄沙岗公社石溪村.1977年11月30日病逝于北京.1916年吴有训教授毕业于南昌二中,同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其后曾在南昌二中、上海中国公学任教.1921年末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并随康普顿(A.H.Compton,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教授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  相似文献   

10.
刘玉鑫  王稼军  陈晓林  高原宁 《物理》2020,49(7):439-446
国内物理学界众所周知,赵凯华先生在北京大学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著书立说70载,桃李满天下,是亚洲最早、也是目前唯一获得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国际物理教育奖章的教育大家。2020年5月26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举行集会,庆祝赵凯华先生90华诞和从教70年。值此庆贺之际,我们回顾追寻赵先生成长之路,学习先生热爱祖国、精忠奉献祖国物理教育事业之精神和品德,学习先生豁达理性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善于助人的为人之道,学习先生潜心研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技艺,以期更好地进行物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淦昌先生     
 王淦昌先生是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他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战线上孜孜不倦地奋战了六十年,为基础研究、国防建设做出了多方面突出的贡献,为我国科学事业培育出几代人才,是我国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开创者之一。王淦昌先生于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得到实验验证,成为当时国际物理学的重要成就。他于1959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所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是该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最重大成果。这项工作于1982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也是我国物理学家第一次取得的最高自然科学奖。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赵凯华先生和喀兴林先生的80寿辰.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两位先生的朋友、同事、学生们以及<大学物理>全体同仁共同祝愿赵先生和喀先生健康长寿、身心愉快.  相似文献   

13.
值此赵凯华先生和喀兴林先生80华诞之际,我敬祝两位先生身心愉快、健康长寿. 我和喀兴林先生接触较多.喀兴林先生是对全国理论物理教学,特别是量子力学教学作出重要贡献的教授,他在中国首创了"高等量子力学"这门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14.
王守竞先生1984年6月19日在美国去世,至今已整整一年.王守竞先生对我国早期物理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很值得我们回顾和纪念. 王守竞于1904年农历11月 18日生于苏州,幼年受启蒙教育于苏州私立彭氏小学,1918年进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学习,1922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是1925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的前身),1924年赴美留学(同年赴美留学的有周培源先生),1926年获哈佛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旋即获得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研究资助. 王守竞聪明过人.他的洋溢才华早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来.他在清华学校甲子(19…  相似文献   

15.
<正>车世光先生1926年7月生于哈尔滨,1947年9月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建筑系学习,1949年9月转入北京大学建筑工程系,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61年晋升副教授,先后任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建筑物理教研组主任,1985年晋升教授,直到1988年退休。因病于2009年11月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在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杨立铭院士80岁寿辰之际,北京大学物理系和理论物理教研室举行庆祝会,表彰杨先生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上的贡献.到会的有北京和各地的科学界和教育界人士100多人.会上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甘子钊院士讲话祝贺,苏肇冰院士等10多人代表个人或单位讲话祝贺.庆祝会上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张焕乔院士和张宗烨院士等10多人作了学术报告.本期《原子核物理评论》作为祝贺杨先生80岁寿辰的论文集,刊登了杨先生的简历以及研讨会上的报告,其中有些报告因文稿未寄来,未能包括在内.此外,还刊登了艾小白先生以及马维兴先生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系Kisslinger教授为了庆贺杨先生寿辰而写的论文.   杨立铭先生,江苏溧水人,汉族,1919年2月5日出生.   杨先生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热爱祖国.在读高中的时候,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经过半年多的流离颠沛,逃难到了四川,痛感国家和民族所受的屈辱.1938年被保送入中央大学,他选择了机械系,希望对于发展工业振兴中华作出贡献.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又开始感到自己更向往于学习物理学、探索自然规律.于1942年大学毕业后,去昆明中央机械厂工作了一年,后又回到中央大学机械系任助教,同时学习数学和物理方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本刊资深顾问和著名作家卞德培先生,2001年1月15日10时55分于北京逝世,享年75岁。 卞德培先生多年来始终如一地关注本刊的发展和进步。他的逝世,是本刊的重大损失。本刊将继承和发扬卞德培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精神,争取在新世纪里把刊物办得更好,以告慰卞德培先生在天之灵。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2001年1月15日卞德培先生逝世  相似文献   

18.
赵峥 《物理》2016,45(7):465-468
刘辽先生在经历了几年帕金森氏症与老年痴呆症的折磨之后,于2016年4月27日离我们而去,享年88岁。
刘先生一生坎坷,但在逆境中奋斗不止,为中国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和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灵魂在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中安息了。
刘辽先生一生正直、爱国,少年时代立志抗日救国,青年时代参加共产党组织下的革命活动。在重庆散发过《挺进报》,在北京参加过“反内战”、“反饥饿”,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活动,并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  相似文献   

19.
孙小礼 《物理》2006,35(06):515-516
原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郭敦仁先生,是为我国物理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的的理论物理学家,于2000年逝世.为了纪念他,本刊去年(2005年)约请与郭先生一起工作过的孙小礼、钟毓澍二位教授撰写了纪念文章,计划在郭先生逝世5周年之际刊出,因故延至本期.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2005年世界物理年出版的系列图片《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物理学》结束语中指出:“现代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攀登,为现代物理学在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和成长献出了全部精力,奠定了我国物理学教育、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郭敦仁先生便是这些人中普通而又杰出的一位,他为中国物理学教育水平提高所作出的贡献,当为后人永久纪念.为了促进我国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杂志“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栏目欢迎有更多表彰我国物理学教育工作者功绩的来稿.  相似文献   

20.
都有为 《物理》2021,50(11):775-777
鲍家善先生1918年4月生于北京,原籍江苏省苏州市。1940年,他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工作;同年被推荐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系读研, 仅3 年时间,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1945年8月回国,27岁即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1948年12月从天津返回上海,陪父母赴台湾;1949年1月从台湾回来, 3月份在吴有训先生、施汝为先生推荐下任职国立中央大学;1952年并校后,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副系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