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3月25日在新西兰John 山天文台拍摄的9张照片,显示出哈雷彗星的彗核分裂成相隔甚远的两个分立彗核。投影在天空切平面上的分离距离约为5×103km。主核和小伴核都呈现有它们自身的彗发。伴核有一个高达几千公里的突出喷流,而且伴核必定在数天以内即消失不见。结合陈培生等的光电观测结果,看来分裂与一个爆发事件相关。并对有些照片作了数字成像增强处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扭杆弹簧构成一个垂直方向上的准静止参照系 ,并用它成功地主动阻尼了单级振子的垂直本征模式 .在保持系统的高频隔振性能的情况下 ,使单级振子的垂直共振峰幅值从 3×10 -8m/Hz1/ 2 下降到 2×10 -9m/Hz1/ 2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相对于准静止参照系的有源阻尼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1997年4月12日 ,利用怀柔太阳观测站视频磁象仪的“深积分”观测模式 ,系统地测量了处于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极区矢量磁场 .研究发现 :极区磁场的方向偏离太阳表面的法线方向约40 .2°± 3.2° ;较强的磁元通常具有较小的偏离 ;在高于南纬5 0°的极冠区 ,总磁通量密度及净磁通量密度分别为7.8× 1 0 -4 T和 - 3.4× 1 0 -4T ;相应的总、净磁通量分别为 5 .5× 1 0 14 Wb和 - 2 .5× 1 0 14 Wb ;属于太阳大尺度磁场的这部分净磁通量 ,与在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处测到的行星际磁场 (IMF)的量级是大致相等的 .  相似文献   

4.
大质量年轻星体附近的高速分子外向流 *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IRAS05391 - 0217,06114+1745和06209+0421的12COJ =1~0成图观测表明,3个源中均存在高速分子双极外向流 ,而且这些外向流都比较强 ,能量高达1045 × 10-7J·s-1,质量流失率达10 -5 M⊙/a .从成协红外源的位置、热辐射强度、能谱分布及色温度证认出它们很可能由一个源驱动 ,且驱动源为大质量年轻星体 . 3个源都具有H2O脉泽与CO外向流中心区域或高速叶极大位置成协 ,可能与外向流有相关的激发机制 .外向流与中心源参量间的关系表明 ,高速分子外向流与星体热辐射是年轻星体演化中彼此相关但无驱动关系的两个基本特征 .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1986年太阳中心相对于边缘的差分亮度测量结果,所用波带是0.7—0.8μm。并分别使用两种光电二极管阵(16×16,32×32像元)作探测器,所得资料独立地进行功率谱计算,都清楚地显示出160m变化周期,其平均振幅为8×10-5太阳相对强度单位。本文还分析了Grimea天文台1976至1986年358天(1870h)差分亮度观测的周期值,其振动周期的精确值为160.m0099(±16),它的统计有效值在3σ以上。这一值与160.m0100(±6)的红外观测值和Doppler差分速度观测值160.m010(±1)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丁勇  陆善镇 《中国科学A辑》1999,29(6):518-526
证明了一类带齐性核的奇异积分算子的多线性算子是乘积空间Lp1×Lp2 ×…×LpK(Rn)到Hardy空间Hr(Rn)和弱Hardy空间Hr ,∞(Rn)的有界算子 .作为应用 ,获得了一类带齐性核的奇异积分算子交换子的Lp(Rn)有界性 .  相似文献   

7.
在中子辐照区熔硅中,观测到一个具有C2v对称性、有效自旋为1的新的顺磁性缺陷,按惯例称为Si-PK3,其g和D的主值为g1=2.0048,g2=2.0118,g3=2.0085;D3=35.9×10-4cm-1,D2=-17.1×10-4cm-1,D3=-18.8×10-4cm-1.可能的微观结构是沿〈110〉晶向、在中间空位上俘获一个氧原子的平面三空位链.氢的存在可使它的退火消失温度由500℃降为350℃左右.  相似文献   

8.
孟昭富  王煜明 《中国科学A辑》1990,33(11):1224-1228
本文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结合广角X射线衍射(WAXD)确定了Cu73Sn6Ni6P15非晶合金经过473K回火后形成的结晶-非晶两相系统的比内表面.结果表明这个非晶合金在473K回火过程中,当回火时间从5min增加到4h时,两相系统比内表面从144m2/cm3减少到96m2/cm3.本文确定出的两相系统比内表面的误差约为7%.  相似文献   

9.
藉助核反应92Mo(32S ,3n)产生了未知的缓发质子先驱核121Ce ,并利用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和“p-γ”符合方法对它进行了鉴别 .测定了121Ce的半衰期 ( 1.1±0 .1 )s,观测了它的β缓发质子能谱 ,粗略地估计了它的β缓发质子衰变道的分支比约为1% .首次观测了先驱核119Ba,121Ba和122La经过β缓发衰变在“子核”中产生的低位能级到基态的γ 跃迁.  相似文献   

10.
尤峻汉  程富华 《中国科学A辑》1983,26(11):1018-1025
本文进一步论证,类星体的发射线有可能来自erenkov线状发射机制,并针对样品3C 273完成了Lα观测谱线和理论谱线的拟合。从而定出3C 273的物理参量的估值。平均气体密度为N≈1.8×1016厘米-3,平均气体温度为T≈13000K,相对论电子密度则为Ne≈108厘米-3。  相似文献   

11.
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 m望远镜上新安装的SIS接受系统,对S241,S39和ON3进行了13CO J=1~0的成图观测,并作了C18O J=1~0的单点观测,结果表明这3个源都有大质量核,尺度在约2~5 pc,质量可达约103~104 M量级,而且3个源中都搜寻到了高速特征.ON3中的VLSR系统分布表明它的核是旋转的.[KG*2]3个云核中都含有深埋的形成中的大质量恒星,在S241和ON3中年轻星体正在离开诞生地运动.  相似文献   

12.
李学初  楼南泉 《中国科学A辑》1981,24(12):1497-1504
本文给出了在5—43乇五种不同氩气压力和0.07—1乇钠蒸气压下利用Na+CCl_4反应得到的C2*d3Πg到a3Пu态跃迁的△v=0带序的化学发光光谱。假定C2*d3Πg v=6为优先生成,并然后经碰撞逐渐弛豫到低振动能级,这样就可以计算出C2*d3Πg态的总的脱活速率和振动弛豫速率。计算结果是:在温度为 340℃时,在氩气中其总脱活速率为4.1×106-1-1,振动弛豫速率为2.2×10~6乇-1-1。在氮气中这两个传能速率则要略高一些。C2*d3Πg态被钠原子猝灭的速率约为107-1-1,约比气动碰撞速率高一个数量级。这是由于发生电荷传递形成了Na+C2*-中间络合物所引起。  相似文献   

13.
应用Gauss随机场中峰的统计规律以及球对称塌缩模型计算了偏斜冷暗物质 (TCDM)、冷热混合暗物质 (MDM )以及宇宙学常数不为 0的暗物质 (ΛCDM )模型中的星系团 星系的交叉相关函数以及星系团周围物质的平均下落速度 .发现ΩΛ =0 .9,ΩC =0 .1 ,h =1的ΛCDM模型预言的交叉相关函数在尺度大于 1 0h-1·Mpc(H0 =1 0 0h·km·s-1·Mpc-1)时远大于观测得到的结果 .其他模型的预言则与在 ( 3~2 0 )h-1·Mpc尺度上的观测相容 .计算结果可用于与新的观测结果相比较 ,从而对暗物质的本质及偏袒因子b提出限制.  相似文献   

14.
在扭杆弹簧的扭臂上安装附加质量构成了一种超低频被动垂直隔振系统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带有附加质量的扭杆弹簧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和较长的共振周期 .在10Hz处 ,隔振系统的检验质量对地脉动噪声的响应达到3×10 -12 m/Hz1/2 .在6Hz处 ,系统的隔振率为- 60 dB ,比无附加质量的系统降低近30dB .系统的共振周期可从无附加质量时的 5.2s增加到21.3s.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四阶周期边值问题的最优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使用锥不动点定理研究了四阶周期边值问题u(4)-m4u+F(t, u(τ(t)))=0, 0 < t < 2π, u(i)(0)=u(i)(2π),~ i=0,1, 2, 3, 这里 F: [0,2π ]×R+R+ 和τ: [0, 2π]→[0, 2π] 是连续的, 0-7.  相似文献   

16.
1997年 1 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GSFC)成功组织实施了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 (APSG)首期联测中的VLBI观测 .共 6个VLBI站参加 ,包括中国上海和乌鲁木齐站、美国阿拉斯加Gilcreek站和夏威夷Kokee站、日本鹿岛 (Kashima)站及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的Hobart站 .各站之间的基线长度为 1 90 0~ 1 1 0 0 0km ,基线测量重复率约为 1 0× 1 0 -9.利用上述台站以往的VLBI观测 ,并结合全球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解算 ,获得了上述 6个VLBI站的基线变化率及台站的运动速率 .特别是检测到上海台和乌鲁木齐站相对于欧亚板块稳定区域分别存在向东 8mm/a和向北偏东 1 4mm/a的运动 ,这些结果直接验证了印度大陆的向北运动影响到了我国西北和东部地区的地壳运动.  相似文献   

17.
1972年云南宇宙射线站观测到的奇特事例有可能是1个高能重粒子和核子碰撞,产生3个带电粒子,其中有1个带单位正电荷的长寿命重粒子C+,如果碰撞后没有未被记录到的中性粒子,则C+的性质为:质量M+>43GeV;寿命i>0.406×10-9s.如果它不稳定,则应可以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到一个比它略轻的重中粒子C0和1对轻子,C+和C0的质量差小于0.270GeV.这个奇特事例可能来自冷暗物质宇宙线粒子和核子的碰撞.  相似文献   

18.
扭秤周期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华中理工大学引力实验中心的山洞实验室进行了扭秤周期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的实验 .初步的实验结果为G =( 6 .6 6 90± 0 .0 0 1 6 )× 1 0 -11m3 ·kg-1·s-2 ,其相对精度为 240× 1 0 -6.这一结果在3σ范围内与1986年Cohen和Taylor给出的平均值相吻合 .  相似文献   

19.
用位相共轭的实验方法,以TEA CO2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研究了阶梯量子阱子带间光学跃迁三阶非线性极化系数X(3)(-ω;ω,-ω,ω)及其随波长变化的色散关系,得到在近共振情况下的X(3)为8×10-5esu,位相共轭反射率η为6×10-3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位相共轭信号,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If (P2n, ω) is a symplectic manifold and Q3 is its orientable closed submanifold such that ω/Q3≠0, then there arises a on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ω/Q3). We study the dependence of ω in a neighborhood of Q3 and of [ω] ɛH 2(Q 3,ℝ) on £. Bibliography: 13 titles. Published inZapiski Nauchnykh Seminarov POMI, Vol. 234, 1996, pp. 125–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