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8 51 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藉意裔经济学家 Franco Modigliani(1 91 8— ) ,以奖励他对储蓄和金融市场的先驱性分析 .对于家庭储蓄问题 ,Modigliani与他的英年早逝的学生 Brumberg于 1 95 2— 1 95 4年期间用数学模型提出“生命周期假说”.在这个模型中 ,他们假定人们储蓄就是为了自己的一生 (特别是包括收入较低的退休期 ) ,而不是为了留给后代 ;他的消费只依赖于他毕生的收入 ,而与他当前的收入无关 .于是就查得出短期储蓄取决于其毕生平均收入与当前收入的差异以及终生消费分配效用的最大化 .这样的模型与实际非常符合 .尤其…  相似文献   

2.
1985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籍意裔经济学家Franco Modigliani(1918-),以奖励他对储蓄和金融市场的先驱性分析. 对于家庭储蓄问题,Modigliani与他的英年早逝的学生Brumberg于1952-1954年期间用数学模型提出“生命周期假说”.在这个模型中,他们假定人们储蓄就是为了自己的一生(特别是包括收入较低的退休期),而不是为了留给后代;他的消费只依赖于他毕生的收入,而与他当前的收入无关.于是就可得出短期储蓄取决于其毕生平均收入与当前收入的差异以及终生消费分配效用的最大化.这样的模型与实际非常符合.尤其是它能用来合理解释国  相似文献   

3.
1985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籍意裔经济学家Franco Modigliani(1918-),以奖励他对储蓄和金融市场的先驱性分析. 对于家庭储蓄问题,Modghiani与他的英年早逝的学生 Brumberg于 1952—1954年期间用数学模型提出“生命周期假说”.在这个模型中,他们假定人们储蓄就是为了自己的一生(特别是包括收入较低的退休期),而不是为了留给后代;他的消费只依赖于他毕生的收入,而与他当前的收入无关.于是就可得出短期储蓄取决于其毕生平均收入与当前收入的差异以及终生消费分配效用的最大化.这样的模型与实际非常符合.尤其是它能用来合理解释国  相似文献   

4.
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近年来居民消费低迷、储蓄过多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Dynan预防性储蓄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编制了中国1997年、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投入产出表.根据该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中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1997-2007十年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内在原因.并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动分解为技术、最终需求结构、GDP等因素的变动,通过对比两个年份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动,找出促进和削弱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反映储蓄水平的储蓄率概念,并建立了我国居民家庭储蓄率的宏观模型,在模型中首次引入人口因素,以探讨人口发展对储蓄率变化的影响。最后,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各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行为特征及其存在的经济背景,并估计分析我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较集中年龄。  相似文献   

7.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5):769-783
本文基于杜生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建立了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非参数可加模型,利用我国1984-201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和财政支农支出均是影响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但三者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强度存在显著差异。线性部分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远高于收入差距和财政支农支出,而且收入差距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非线性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对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一个显著的"正U"形非线性影响,而对中部地区则产生一个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适用预期的消费函数模型,对中国农民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并且农民存在消费习惯,收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本文又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灾面积,农业支出对收入的影响不大,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造成收入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熊彦 《经济数学》2018,(2):44-49
如何度量影响健康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不同于以往文献直接沿用国外文献中的做法,而是从我国农村现状出发,从个人和家庭社会关系两个层面入手选择社会经济因素的度量指标.基于CHIP2013大型微观数据集,定量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结果对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的社会经济因素提供了更具时效性、更全面的认识.研究发现,个人层面的身份地位、职业选择、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层面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社会关系对个人健康有正向影响.基于对这些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的一些政策启示,包括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以及建立全面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以提高农村居民抗击疾病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收入差距扩大降低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提高了农民总体生活水平,收入差距对总体生活水平上升的贡献度达到1/3,从而出现"分配越不平等,农民生活水平越高"的悖论.因此在对农民生活做(福利)评价时,必须同时考虑总体指标和分配指标,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过程中,必须重视收入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才能实现农民的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节能收益分享模式被广泛采用。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深入分析节能收益分享模式下的超额节能收益分配问题。研究发现:(1)无论是否出现超额节能收益,合同中用能方的节能收益分享比例不得超过50%;(2)在引入节能服务公司的努力成本系数且不考虑节能改造双方风险偏好的情况下(风险中性),当努力成本系数在特定的取值范围内,优化后的超额节能收益分配方式对节能服务公司更具激励作用;(3)考虑节能服务公司为风险规避时,其最优期望节能收益不但受其努力成本系数的影响,还受其风险规避程度以及节能收益期望方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抵押贷款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增添了新的动力,随着规模扩大,其信用风险问题已经引起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学者的关注.在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应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理论以及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因素,并通过采集大连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首次运用实际数据来比选适应中国市场的理论模型.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贷款违约的还款能力理论较之于期权理论有着更好的适应性;利率、LTV、偿债比与户籍是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主要因素;也得出另外几个不同于理论假说的结论:家庭收入对借款人违约的影响力不明显,购买二手住房的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要比新房高.  相似文献   

13.
杨帆  蔡东汉  陈忠斌 《数学杂志》2016,36(5):1019-1027
本文研究遗赠动机对个人消费与储蓄的影响.利用解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得出在给定的条件下个人存在最优的消费流和遗产使得个人的终身效用达到最大化,当个人获得的收入或遗产增加时,个人将消费更多并留下更多的遗产.进一步,文中在四种具体的遗赠动机函数下研究了遗赠动机对个人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证明在后三种遗赠动机下,储蓄与遗产随遗赠动机的强度增加而赠加;在门槛动机下,随着门槛的提高,个人的消费上升,储蓄下降.  相似文献   

14.
刘军峰 《运筹与管理》2022,31(12):185-192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天然气入户是清洁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运用技术接受使用统一模型即UTAUT,以陕西省为案例对象,研究农户家庭对天然气的接入意愿和持续使用行为。结果表明,感知风险、便利条件、绩效预期和社群影响4个方面由强至弱对农村家庭天然气的接入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接入意愿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行为,而便利条件不能直接对持续使用行为构成显著影响。年龄、家庭人均年收入分别对绩效预期影响接入意愿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人均年收入越高的农户对天然气及其使用预期越高,40~60岁农家主事者对天然气及使用有更高的接入意愿;使用经历对感知风险、社群影响作用于接入意愿具有调节效应。为此,政府部门应强化引导作用,及时出台系统化、完整的一揽子农村天然气推广政策;燃气企业多方组织气源,保障燃气供应,在加强成本核算的同时提供合格的燃气服务和技术支持;农民个人积极增加收入,转变能源消费观念,学习、掌握和安全使用天然气;鼓励有燃气使用经历的农户先行接入使用,辐射带动邻居、亲友接受天然气能源使用。  相似文献   

15.
沼气是农村新能源的主体,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从人口、经济、资源、能源消费结构和市场五个方面,用灰关联方法分析了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推动力,并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了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影响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电力、煤和大牲口存栏数;收入水平越高,农户越能接受沼气池建设,但也会导致沼气池使用效率下降.建议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取消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同时加大贫困地区资金扶持力度,削减经济发达地区户用沼气建设补贴.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problem between the enterprise (he) and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 (she) in labor market. An uncertain contrac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maximize 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he enterprise under incentive feasible mechanism, in which the enterprise’s assessment of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own income at home is subjective, and characterized as an uncertain variable. The crisp equivalent model is then presented and the optimal solution for the equivalent model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own income at home is higher, she is less willing to pay much effort on work, i.e.,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optimal effort level decreases with her income at home.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7.
目前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在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多个部门的相关数据将我国居民收入划分为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两个收入群体,对两个群体在各部门的收入分配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和宫泽乘数方法,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之间的拉动关系以及各部门最终需求的变动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政府节能补贴是有效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围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项目中的节能补贴分配问题。研究发现:①当仅给予项目中的用能方或节能服务公司中任何一方节能补贴时,项目最优节能量主要取决于节能补贴标准;②当节能补贴由项目双方共享时,项目最优节能量不但受节能补贴标准影响,还受项目双方节能补贴讨价还价能力影响;③当节能补贴全部给予节能服务公司时,项目可实现最优节能量。④当节能补贴全部给予项目中的任何一方时,获补贴方的节能收益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诸多严厉的环保政策的实行,节能管理已成为我国高耗能制造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构建自我节能、节能效益分享和节能量保证三种节能方式下制造企业的动态批量生产决策模型,首先分析了给定节能方式下制造企业的最优动态批量生产策略,其次探讨了制造企业最优节能方式选择。结果表明,最优动态批量生产策略满足“零库存生产”规则。进一步的数值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面临前两种节能方式时,当节能服务公司与制造企业的节能投资成本系数比率和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预计节能率较小时,制造企业应选择后者,反之应选择前者;面临后两种节能方式时,当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预计节能率较小时,制造企业选择两者无差异,反之应选择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