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振林 《化学教育》1987,8(5):30-33
把两种或多种物质放在一起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其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还是放热?这是化学工作者在研究化学反应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化学热力学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能量最低原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最低原理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高分子化学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它来加以解释。本文从聚合反应方向、自由基稳定性、聚合中的重排反应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能量最低原理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具体体现,对用能量最低原理来解释高分子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证明,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应用能量最低原理来讲解一些问题,会起到事半...  相似文献   

3.
郭瑞春 《化学教育》2003,24(Z1):78-7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 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 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 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 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郭瑞春 《化学教育》2003,24(7):78-7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测温滴定     
一、前言当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能量的变化,常常伴随着放热或吸热现象。而且温度的变化与作用物质的量、具有一定的关系。测温滴定是以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以待测溶液中加入滴定剂的量与对应的温度变化作图,根据等当点附近滴定曲线的显著转折来判断滴定终点。最初应用的测温滴定方法是:滴定反应在  相似文献   

7.
勒夏忒列原理总结了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平衡体系所产生的影响,指出:“设一个体系已经达到平衡,如果改变任何可以影响平衡的因素,则反应向减少这种影响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8.
分子内激光选择化学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我们知道,在热力学上一个可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往往需要供给以能量才能以可观的速度(或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或完成。凡研究以光的形式供给反应体系以能量使其反应进行者称为光化学。故研究以激光的形式供能给反应体系使反应进行者,则为激光化学。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9.
以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为例,以氮的固定为背景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产生的原因,理解能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应用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工艺流程中的设备优化和条件控制,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核心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化的能量观和应用能量观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韩联欢  何权烽  詹东平 《电化学》2021,27(3):311-315
电化学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规律的科学。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是通过电极/电解质溶液表界面的结构变化和电荷转移反应来实现的。以电化学能源器件为例,前者为超级电容器,能量存储和释放主要通过界面双电层的表界面结构变化来实现;后者为化学电源,能量存储和释放主要通过电极活性物质的表界面化学反应来实现。所以,研究一个电化学体系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即表界面结构和表界面电荷转移反应。而表界面结构直接影响表界面电荷转移反应的性质,因此,从电化学实验的角度,表界面的构筑是至关重要的,包括电极的制备和表征、电极修饰材料的制备及组装、溶剂和支持电解质的选择和优化、电化学实验环境等等。本文旨在向广大电化学初学者讲述电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对实验现场数据的基本判断,帮助大家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高效率地获取可信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化学振荡反应研究简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所熟悉的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单调地下降;反应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单调地上升。但这不是唯一的化学反应现象。在某些化学反应体系中,当体系的某些状态参变数处在一定范围内时,体系的某个组分或若干组分的浓度可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一类新的化学反应现象,我们称它为化学振荡反应。所谓化学振荡反应就是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某几个组分或中间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空间而周期地变化的现象。由于它类似于钟表的周期性,所以又称它为化学钟,以示它与生物钟的密切  相似文献   

12.
袁玲  刘洋  杨涛  刘海苗  高庆宇 《化学进展》2014,26(4):529-544
硫化学非线性反应体系是非线性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均相和反应扩散介质中均表现复杂自组织现象,尤其该类体系在前沿波作用、迷宫波及倍增分裂波研究和近几年斑图系统设计的突破起着关键作用。根据参与的物种数量将硫化学反应体系分为简单的两组分和三组分反应体系两大类。本文重点介绍了近三十年来这两类硫化学振荡器和反应-扩散斑图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该类反应体系在生物及其软物质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硫化学振荡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育》1987年第3期第35页,介绍了张克梅同志的“也谈压强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实验”一文。笔者读后,并经重复实验,认为文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和结论均存在某些问题,现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和有关同志商榷。一、关于实验原理原文中的实验原理是在等容、等温和参加反应的气体体积恒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不参加反应的空气的体积而使体系压强改变的方法来说明压强改变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反应性能,是化学中一个基本问题。前线轨道理论,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芳香过渡态理论,业已在这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它们各具特色地说明了反应条件和空间专属性的选择规  相似文献   

15.
唐永波 《化学教育》2004,25(9):44-46
化学教育2003年第7~8合期刊登的《它们违背勒夏特列原理吗》一文,笔者认为有多处错误:原文中问题1的解释(2)错误;问题2两种解释均错误;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条件中"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只能'单一因素'发生改变"说法及举例均不恰当";"···平衡就发生移动,当反应后反应物的'含量'变小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说法不正确;图象解释法中,对问题1的分析方法错误;"用电离度解释:当把水抽掉时,醋酸的浓度增大,电离度减小,平衡向逆方向移动"说法错误.归结其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思维混乱,把转化率作为判断平衡移动的绝对标准.  相似文献   

16.
魏锐  方芳  杨萌 《化学教育》2012,33(2):4-8
以蜡烛燃烧为核心案例,从反应体系的角度阐述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过程性等特点,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述了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的相关概念,从反应过程的角度阐述了反应发生的条件、速率、历程以及活化能等问题。对如何挖掘教学内容的多重功能,促进化学教学中的观念建构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徐守兵 《化学教育》2011,32(6):25-27
1问题的提出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更不例外,但新教材引入了平衡常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平衡常数的含义。那么现在学生在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时是更习惯用传统的勒夏特列原理还是新引入的平衡常数呢?平衡常数的引入能否  相似文献   

18.
邓兆祥  林祥钦  童中华 《化学学报》2002,60(8):1415-1418
介绍了一种判断电化学/化学反应体系热力学自洽性的新方法-“秩法”。结合 实际例子描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计算步骤。该方法充分利用矩阵“秩”的概念,由 反应系数矩阵的“秩”直接判断出其中的独立组分数,并且仅当寻找到依赖反应时 才需对有关方程进行求解。因此,“秩法”概念上清晰、直观,且由于可以直接调 用矩阵变换的子程序,程序实现也极为容易。该方法对于电化学、化学及化工反应 过程的模拟将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笔者在课堂演示人教版教材《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三节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学生提出2个问题:(1)乙醇为易挥发液体,且钠与乙醇反应放热,故放出的氢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乙醇蒸气。教材中通过气体燃烧产物的检验,判断钠与乙醇反应放出  相似文献   

20.
冯华升  戴瑛  黎乐民 《化学学报》2000,58(12):1546-1550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Me~3M/PH~3(Me=CH~3,M=Ga,In)体系及相关的一些分子进行了计算,得到优化几何构型、振动基频、电荷分布等参数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能量。为了比较,对Me~3Ga/NH~3体系也做了相应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反应中间体Me~3M·YH~3(Y=N,P)具有稳定的结构,其生成反应是放热的。Me~3M·YH~3中的M-Y键比较弱,但当它们通过一个放热的分子内反应分解为Me~2MYH~2和CH~4后M-Y键大为增强。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Me~3M/YH~3体系可能的热分解途径。由于Me~3M·YH~3单分子分解反应活化能比Me~3M中的M-C键直接均裂分解所需的能量要低得多,在有YH~3存在的情况下,Me~3M的热分解最有可能是首先形成Me~3M·YH~3及Me~2MYH~2中间体,然后进一步分解。用这一机理可以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