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 这次北京市数学竞賽分高三和高二两組进行,每組举行两次考試,第一次要在一小时內解答四、五个題目,侧重在基本訓练和演算速度;第二试要在两小时内解答四个題目,侧重思考能力和灵活性。題目虽然不多,可都是經过多次討論,从不少題目中挑选出来的。特別是第二試的題目,我們一方面要求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不拘于现成的格式;另一方面又要求解題的原则还是簡单而又基本的,并不超出中学生数学知識的范围,回顾当时出完題目之后,不少数学专家曾表示:假若亲身参加竞赛考試,說不定也会感到并不轻松,临考的也有的老师們担心题目是否太难以致分数集中不易分出等級来。但从考試結果来看,成績比以往各次数学竞賽都要好,可以说,沒有一道“难題”难住了所有  相似文献   

2.
数学通报1955年9月号在題目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向忽視各科之間的联系这一現象进行斗爭”的社論中曾經指出:“近几年高等学校招生数学試題中,凡是只涉及代数、几何、三角中一門的問題,学生就解答得比較好,而涉及兩三門的問題成績就特别坏,这就是孤立一科,关門教学的不良后果。”1956年高等学校入学考試中有这样的一道数学題:“若三角形的三个角成等差級数,則其中一定有一个角是60°,若这样三角形的三边又成等比級数,則三个角都是60°,試証明之。”这題的第二部分考生是比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賽曾在1956年和1957年接連举行了两次,停頓四年之后到1962年又恢复举行。今年的数学竞賽是恢复后的第三次。历年以年,参加竞賽的学校数目逐漸增加,中学同学对竞賽的热情也不断提高,这都說明数学竞賽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起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961年三月底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屆全俄数学竞賽,这次竞赛的題目非常有趣,大部分題目都不要求中学数学課程以外的东西,所要求于学生的是比較丰富的想象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解題技巧。本文只想围繞十年級的竞賽題讲解几个有趣的数学問題。另外还推荐同志們自己回家去做几道題。Ⅰ首先,我們来解第一題。 題1.设有三个由自然数組成的无穷敍列  相似文献   

5.
1902年英国数学家W.伯恩賽德提出了关于周期羣理論的一个問題。随后,这个問題在代数学家們中間获得了广泛的声名,因为羣論的許多問題看来都是与这个問題有关的(参閱[1],[2])。尽管有过許多尝試,这个問題只对几种特殊情况才获得了正面的解答。只是到1959年由諾維柯夫院士发展了早先他在解决一系列羣論算法問題(恆等問題,共軛問題和同构問題)中所采用的方法,才获得了这个問題的反面解答(参閱[3])。为了論述这个問题和所得到的結果,我們来复习有关羣論的若干定义。所謂羣是指由任意性貭的元素所組成的一个非空集合G,其中定义了一种运算,叫做“乘法”,它滿足以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国民教育工作者面前提出的許多間題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合理地组织数学教育的问题,应該給中学数学教学提出哪些目的?知識范围要多大?系统如何安排?中学数学課和生活的联系应该如何?这就是大量需要全面考查的間题中的三个。如果不事先分析科学和技术、經济和生产发展的趋势,不分析日常实践活动对中学毕业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出的要求,上述的間題是不能自行解决的。今天我們在学校里培养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不預見到明天他們在继承苏共22大綱領提出的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中,会向他們提出些什么要求。我們的一切工作、决定、教学試驗都要以这个目的为指导。我們无論是讨論苏联中等教育制度的一般问题,还是討論个别问題,都要經常看到这个目的。当然,我們不可能預見到要求每一个学生知道些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数学竞賽会去年第一次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四个城市胜利地举行了.全国若干城市中即將举行的第二次数学竞賽会,毫無疑义的,將要引起更广泛的注意,得到更多的参加者,因而得到更巨大的收获.在准备这第二次数学竞賽会的現在,我願意对参加这次竞賽  相似文献   

8.
代数中极限部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这里,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究竟是什么問题呢,我們认为不外以下三点:1.极限概念的定义过于冗长,总是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前后的关系联系不上;2.文字符号如A,ε,N,a_n,|A-a_n|<ε太多,并且一时也不容易理解它們間相互的关系:3.这样多的符号,这样多的关系,这样长的定义,在中学里是第一次接触;尤其是同学們不了解,为什么要在定义里使用这样多的符号和这样多的話。那么,能否把定义改得簡单一些呢,我們认为是不可以的;否則,就会使定义模糊。那么怎样进行教学呢?主  相似文献   

9.
在常用对数的单元教学即将結束前(仅剩§106应用对数进行計算的例4尚未讲授)举行过一次預先不通知的整节测驗課。評閱試卷后发現一些普遍性的問題,这些問題对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貭量給我們提出了一些新的启示。現将試題及对存在問題的分析介紹如下,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貭量的一些想法,仅供同志們参考指正。一、試题 (一)回答下列問題(占30%):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高年級的数学教学中,对于綜合性题的练习,随着全国数学教學貭量的提高,已經更加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无論是为了教育或教养的意义,大家认为它益发显出能促进巩固概念、启发思維和提高解題能力与熟练技巧的作用,因为当学生处理綜合性的綜习时,可以較好地把数学各科間的一些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等联系起来,加以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这些概念、定理、法則和公式等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考虑选择解法与步驟时,也正可以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維能力。近年來,在貫彻党的教育方針,进行教学改革中,我們在数学教学时,适当地配合一些綜合性的例題与习題,作了初步尝試。現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提供同志们研究討論,并請予以指正。一、配备綜合性例題习题应該有計划有目的地进行 給学生配备综合性例題或留这类作业练习,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不过我們在教学中应当有目的有計划地进行,否則会打乱教材系統,或者影响教学进度計划。我们是依照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正確評定學生數學書面作業和口頭回答所具有教育的和實際的重大意義;是提高學生知識質量和學業成績的各種措施之一,並且對於學生畢業考試成绩的優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關於學生書面作業和口頭回答的要求問題,在教育界和科學界有着不少值得注意的意見,這些意見表明,在數學書面解題的要求上存在着一系列的爭論,因而也涉及書面作業評定這一問題的爭論,讓我們把這些意見綜合起來研究一下,就不難看出它們的分歧是由於一方面對教育部各項關於學生數學書面作業評定標準原則的指示掌握得不够,只憑主觀和個人看法來理解和解釋這些指示;在另一方面,又沒有把正規的作業要求同個別人士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和希望區別開來,學生書面作業正式要求和其評定  相似文献   

12.
莫紹揆 《数学学报》1963,13(4):485-507
<正> 在本文中我們对算法論及递归函数論中若干項目作了一些研究,共分五节.第一节是算法簡化,我們指出的正規算法不够簡单原始,建議用“首尾算法”来代替它,后者是使用不可兼的首尾規則表且采用自然結束的約定的. 第二节引入一种換中演算,它是結合演算的推广,我們指出关于結合演算所得的結論几乎全可以推广到換中演算来,并对一些未曾解决的問題給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談談作图題     
以下所談,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一、作图題在几何課程中的重要性在一些数学书里,即使它下是研究几何,我們也常常看見附有不少的几何图形。这是什么緣故呢?原因不是別的,是由于几何图形具有直观性,利用它可以帮助我們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事理,几何学的研究对象是图形,当然更少不了要画图的了。从理論上讲,要使几何学的研究对象不落空,就需要有一系列的存在命題——公理和定理——保証它的存在。存在命題是本门科学所論各种事理的根基,根基虛无,便属空中楼阁。所以严格地說,每当提出命題的时候,首应討論題設的图形是否存在,如其烏有,  相似文献   

14.
在工程技术中,不論是对某个技术过程作理論分析还是进行某一項技术設計,我們常常不可避免的要遇到一大堆的实驗数据。因此怎样把实驗数据进行正确的数學加工的問題就成为运用数学来解决一些实际問題时所常遇見的一个数学問題。一般說来,实驗数据的数学处理它包含着相当广泛的內容。在本文里,我們仅就对实驗数据作定量分析时所遇見的最基本的問題——建立經驗公式的問題向讀者作一簡要的介紹。所謂經驗公式,就是指那些反映已給試驗結果的規律性的近似表达式的总称。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建立經驗公式的主要目的有二个: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数学中,某些理論若用直接証明,便会太复杂,使学生不易掌握;另外,有时学生还不具备用来証明理論的一些知識,使理論不能得到应有的邏輯上的承认。在这种情况下,若用反証法来讲解是很有成效的,可以达到讲透教材的目的;可以給学生解答一些比較困难的問題。現在举几个例題說明如下: 例1.当我們讲高中代数第七章內“§94对数的定义”时,教材中写着“……我们可以証明(証明很繁,这里省略不讲),一定有唯一的值x=b能够使 2~b=5. 这里所說的“証明很繁”,指的是直接証明很繁,但是我們如果用反証法可証明如下,中学生接受起来并不觉得困难。 証.假设当x=b及x=b′时,都能使2~x=5成立,即2~b=5,2~(b′)=5。  相似文献   

16.
在“谈談数学归納法”(本通报1963年第二期28-34頁)一文里,作者曾提到数学归納法可以用一些更簡单的原則来代替,但未詳細介紹內容。本文便想在这方面作一些簡要的介紹。在文末还对前一文中沒有注意到的事項作一些补充。什么是“更簡单”的原則呢?这是很难說的,因为簡单与否必須相对于整个公理系統而言。对这个公理系統說来某原則是簡单的,对另一公理系統說来它却不是簡单的了。在本文中我們不想詳細討論各公理系統(除略为介紹递归算术以外),因此我們最好不說“用更簡单的原則来代替”,而說“可用別的原則来代替”。这里我們只介紹四个原則。这四个原則都有它的直觉根据,都已被数学家所經常使用,它們是:(1)最小数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才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最近利用了业余时间,对过去几年的学习情况作了一些回忆,觉得在閱讀和解題方面的某些經驗对在学的同学来說,或許有些启发,因此愿意把它写在下面,提供同学們参考。一、閱讀方面: 許多老师和作者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启发。苏联数学家А.Я.辛欣的話是深刻的。在他的数学分析簡明教程的第一版序里有这么一段話:“为了使这本教程能尽可能地簡明,我的方法完全在于选取最精簡的材料,而不在敘述上压縮辞句。課本里的推理都詳細地写了出来,以減少讀者的困难。特別是我不吝惜說一些話,来帮助讀者时时刻刻都能清楚地了解到他所遵循道路的規律。至于不同的概念、定理、問題以及整个理論之間的种种关系;它們的作用方法和它們在应用科学与技术上的应用;还有数学分析的另外一些有思想原則性的特色;这一切,在很多場合,都比一般篇幅更多  相似文献   

18.
1956年高等学校入学考試中,报考理工科学生的数学成績一般說来是不够高的,其中尤以第五題做錯的很多。許多考生都反映說“这題太难,超出教材范圍”?F在就这題的解法,进行分析研究。原題是这样的:“若三角形的三个角成等差級数,則其中一定有一个角是60°。若这样的三角形的三边又成等比級数,则  相似文献   

19.
讀者在处理数学問題可能已經有过这样的經驗:試图直接解决一个数学問題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往往是把它化成另一个等价的問題而得到解决;直接解决原問題之所以感到棘手,一方面固然可能由于原問題的确难以直接处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对問題的这种表現形式以及解决它所需的知識和工具掌握得不够充分。把一个問題化为另一个等价的問題,就增大了我們已經掌握的工具和知識的利用率;問題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就会因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增大了解决它的可能性。列举出問題的一切表現形式,以便从中选出一种合适的来处理,从方法論的观点說来,这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的目的,一方面固然是介紹Hurwitz-  相似文献   

20.
我們全面學習蘇聯教學的先進經驗是從1953年度上學期開始的,學習的方法,可以說是邊學邊做,就是一邊聽取關於如何運用教學原則,教學環節及五級分制等報告和組织讨論;同時另一邊就根據自己的體會認真備课並試用各個環節進行教學及五級分制記分。開頭一個階段,我們碰到的問題很多,在備課方面:教材的精神從何體會起,教材的科學性與思想性如何體現,如何結合愛国主義教育等等。在运用教学環節方面:認為組織教學沒啥可做,複習檢查太佔時間,講授新课的時間太少!鞏固教學舆佈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