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高能质子发射和多重碎裂事件的关联研究了原子核多重碎裂. 在数值模拟随机Boltzmann-Langevin输运方程用于描述中能区重离子碰撞的基础上提出了冷原子核多重碎裂类型,即高能非平衡质子带走了体系很多能量,体系的碎裂是由于剧烈的、但很冷的膨胀引起的. 给出了在描述40Ca+40Ca反应系统中轰击能量为90MeV/u的中心碰撞时所出现的典型事例. 提出了采用4π探测器测量时可能给出的实验信号.  相似文献   

2.
华靖  马伯强 《中国物理 C》2003,27(11):954-959
从菲尔德–费曼的叠代模型出发,考虑到入射夸克的味结构,研究了π介子的碎裂函数Duπ+,Ddπ+,和Dsπ+,并将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K介子的碎裂函数DsK+(z),DuK+(z),DsK+(z)和DdK+(z)作出的预言将被进一步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第核子从3.7到200GeV的束流能区氧核诱发作用中的单粒子赝快度分布和二粒子关联极限碎裂行为.利用阶乘矩与多粒子的赝快度分布的关系、考察了多粒子分布动力学涨落的极限碎裂行为.  相似文献   

4.
135MeV/u 12C和铁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质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核化学技术测定了135MeV/u 12C和铁相互作用中的靶余核的生成截面,通过高斯电荷分布函数得到了靶余核的质量分布.与46MeV/u 12C+Cu相比,发现A<30质量区的产额明显增加,且产物有偏向丰中子一侧的趋势.实验测定的质量分布与熔合碎裂模型和级联两体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似乎表明在很高入射能情况下多重碎裂衰变是A<30靶余核生成的主要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参加者-旁观者图象,本文应用多源模型,计算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零度能分布和入射碎裂区的横能分布,以及零度能与横能的联合几率分布.对于60A GeV和200A GeV入射核16O与不同靶核的碰撞,计算结果与西欧中心WA80组的新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QCD理论,计算π介子的碎裂函数.在高能时,应用渐近自由的微扰论.但在夸克飞行一段距离后,由于囚禁的作用,夸克碎裂成强子.囚禁的影响是发生在大距离的低能现象,此时π介子应该是Goldstone粒子,此粒子是动力学自发破缺的结果.因此本文用动力学自发破缺机制计算低能现象的π介子碎裂函数.  相似文献   

7.
用RVUU模型统一地研究了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K介子和π介子的动力学过程.考虑了K产生和输运过程的介质效应,同时,计入了π在核物质中的传播.用它模拟了每核子1GeV入射能量的重离子碰撞中π产生和阈下K产生过程.讨论了核介质效应对π末态性质的影响,以及对K末态性质的联带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吸引的π光学势,影响了末态π动量分布,使横动量分布中具有小动量的π产额增大,同时明显增大了K的产额,改变了K的动量分布.这说明要合理地评价重离子碰撞的探测信息,需要统一地研究K和π的这些末态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林塏 《中国物理 C》1990,14(5):399-406
在SppS能量,分析了强子相互作用的碎裂区是否存在Feynman scaling的问题.讨论了碎裂区scaling破坏的证据以及破坏的程度.对宇宙线超高能现象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几类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射线引起DNA双链断裂的统计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志勇  臧黎慧  李明  范我  许玉杰 《物理学报》2005,54(10):4955-4960
辐射过程引起的生物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是一种很重要的细胞损伤过程.射线在细胞中能量沉积比较大时,DNA双链断裂的碎片分布会偏离随机断裂模型给出的结果,为此发展了新的模型分析方法-统计碎裂模型.根据统计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放射性射线照射细胞后,将射线的能量传递给细胞中的DNA分子,当沉积的能量比较大时,体系会经过一个弛豫过程,DNA碎片大小l按照统计规律分布.体系熵值取极大的分布是最可几的分布,从而得到了辐射导致DNA双链断裂后碎裂片段随其大小l的分布函数exp(αl+βl2),它对应于 两种成分,一种成分随碎裂片段的大小l的增大而迅速减小,这对应于分布函数中的exp(βl 2)项,对于质量比较小的碎裂片段,这种成分是主要贡献;另外一种成分随碎 裂片段的大小l的增大而缓慢减小,这对应于分布函数中的exp(αl)项,对于质量比较大的 碎裂片段,这种成分是主要贡献.根据实验所测的碎裂片段分布,通过数值解法解积分方程 ,将热力学参数α,β解出,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的结果支持了DNA双链断裂后碎裂 片段分布的统计碎裂模型. 关键词: 熵 统计碎裂模型 DNA双链断裂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非完全熔合碎裂模型分析了600MeV/u的Au与Cu碰撞后弹剩余核多重碎裂的ALADIN实验结果.由于非完全熔合碎裂模型可以将描述热核形成的动力学和描写热核瞬时多重碎裂的统计模型融为一体,所以只需适当调整与激发能有关的模型参数,就能很好地再现ALADIN数据.  相似文献   

11.
吴钟立 《中国物理 C》1998,22(10):928-931
计算了重离子引起的碎裂过程产生的类弹碎片动量分布约化宽度,拟合了实验数据.讨论了弹核碎裂过程从低能区到相对论能区随入射能量的系统演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pp碰撞实验(SPS)在碎裂区的"标度无关"性进行了研究, 指出它支持了极限碎裂假设, 用火球随机衰变模型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与密度矩阵密切相关.本文分别用均匀费米气体模型、定域费米气体模型、修正的定域费米气体模型和壳模型谐振子波函数计算了O~(18)的密度矩阵,并由此研究了在△_(33)共振区(π分子动能为50~300MeV的区域)二级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对四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描述ρ-π耦合的有效模型, 研究了热密π介子环境中的ρ介子谱函数. 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和π介子化学势的升高, 谱函数变宽, 且峰的位置向高不变质量区移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核内级联物理过程,采用Monte Carlo方法发展了一款质子、中子以及π介子的粒子输运程序.基本物理模型基于适当简化和核内级联Bertini模型,同时借鉴了INCL模型质心系下的角微分分布以克服Bertini模型之不足,即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核子与核子、核子与π介子间的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等过程,粒子相互作用时,核子密度随半径变化且作用截面参考Bertini模型22类实验截面数据,出射粒子散射角在质心系下的抽样遵从INCL模型所确定的微分分布.可模拟45—3500 MeV的中子、质子或2500 MeV以下π介子引起的核内级联过程.入射粒子能量在60—378 MeV范围内反应截面理论计算值与已有实验数据、以及在65—3000 MeV较宽能区范围内反应截面、出射粒子增殖比、微分截面和剩余核等计算结果与MCNPX,GEANT 4和PHITS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高山乳胶室方位角各向异性的γ族事例可能的形成机制做了探讨.采用D-ND模型和SD-SH模型对族现象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得到了与Pamir实验相符的各向异性度分布及高各向异性度事例率.指出,产生碎裂区少体粒子的衍射过程对γ族各向异性有重要贡献,是共线事例的主要成因.而QCD jet产生对γ族的各向异性的效应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产生同位素分布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包括参数化公式 ,擦碎模型和统计擦碎模型。介绍了模型的物理基础和计算方法 ,并讨论了对擦碎模型和统计擦碎模型的修正。同时用统计擦碎模型探讨了碎裂反应产生的同位素分布的同位旋效应。然后介绍了放射性核束的产生方法 ,并对放射性束流物理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散斑产生的机理,利用像素点之间干涉的概念,提出了通过限制光场的位相分布范围来抑制投影图像中散斑对比度的方法.在部分发展散斑的条件下,推导了位相均匀分布情况下的散斑对比度公式,揭示了当相位分布范围在0.6π~2π之间时,散斑对比度随相位分布范围的变化而震荡变化,当把相位分布范围限制在0.6π以下时,散斑对比度会随相位分布范围的减小而迅速下降.建立了理想仿真模型和实际仿真模型来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理想仿真模型中,当位相分布范围从2π变到0,所得散斑图样对比度从66.44%降到0;在实际仿真模型中,模拟了实际激光投影系统的光路结构,并运用了两片衍射光学元件,一片用于激光整形匀化,一片用于光场的位相分布范围限制,散斑图样对比度从92.78%降低到2.09%.该方法稳定性高、耗能低、使用元件尺寸小,为全息投影显示的散斑抑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强子和串级联模型LUCIAE研究了PHOBOS的极限碎裂等以及在PHIC进行的Au +Au碰撞中带电粒子多重性的经验标度规律 .对介子的产生机制也通过与带电粒子多重性的比较进行类似的研究 .结果似乎表明在串级碎裂模型中带电粒子和介子有共同的产生机制 .还讨论了PHOBOS经验标度规律的模型依赖性 .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在2GeV/n~200GeV/N能区,相对论性16O原子核碎裂产生的He碎片动量分布宽度随其多重数的减小而增加的实验现象.研究表明随He碎片多重数的减小,弹核旁观体所获得的表面激发能增加,从而导致了He碎片的动量分布宽度增加.分析表明正是由于弹核旁观体在不同能量下获得了相同的激发能从而表现出在该能区产生的He碎片多重数分布与弹核能量无关的极限碎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