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中预拉力合理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抗滑工程设计现状及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的特征, 引入接触单元并改进有限元FCEP2D 软件进行计算, 得到抗滑桩锚固段的受力、弯矩和位移规律;进而分析了不同预应力、不同滑坡推力工况下的抗滑效果,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最佳预应力, 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预应力法的转子临界转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NSYS软件作为平台,用预应力法求解了转子的临界转速. 对
计算过程作了定性分析,推导了计算公式. 对计算的结果和自编有限
元程序得出的结果作了比较,精度较高.对于多跨转子与其每一单跨
转子临界转速之间的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据报导, 今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使太平洋底的地质构造板块之间形成400,m宽的裂痕. 地壳的塌陷造成地球惯性矩的变化, 使地轴移动了10$sim$15,cm. 地球转速也因此加快,每昼夜缩短了1.6$mu$s$^{[1]}$. 报导的数据是否可靠不得而知, 试以其中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数据为准, 对地球质量几何的变化作大致估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自然状态以及饱水状态下的混凝土试样分别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强度测定,研究了材料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关系等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此分析了在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损伤劣化机制。结果表明: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模式具有多样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试样逐渐呈现出颗粒脱落、微裂纹萌生扩展、剥蚀和块落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损伤劣化模式;而试样弹性模量及强度明显减小,且强度受水影响非常显著。该研究从试验角度解释了在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为寒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变预测、防治提供了较可靠的试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8.
介绍和评述弹性湍流的产生及其对于微混合效率的影响等问题上的若干研究进展. 弹性湍流和惯性湍流具有类似的流场特征,但引发机理有所不同. 惯性湍流产生的原因是惯性引起的Reynolds应力,而弹性湍流则是由弹性应力所引起的. 鉴于在微流动中,惯性力可忽略不计,因此牛顿流体的混合变得十分困难. 此时可在流体中加入微量高分子聚合物以生成黏弹性流体. 由黏弹性流体所引发的弹性湍流在提高流体微混合的效率上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采用整模结构的冷镦模具疲劳寿命极低的现状,提出以三层圆筒组合模具结构
替代整体模具, 改变模具受力方式, 使冷镦件模具达到较高寿命的设计方法. 以螺栓
圆头的冷镦试验结果为依据,以力学的应力分析方法为基础,应用力学理论,导出了生产实
践中实用的组合模具设计原理与经验公式,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该文致力于混凝土疲劳损伤发展机理的微细观解释. 以速率过程理论为基础,通过考虑裂纹断裂过程区中的水分子动力作用,在细观尺度上建立了具有物理机理的疲劳损伤能量耗散表达式. 结合细观随机断裂模型,以宏观损伤力学为框架,建立了疲劳损伤演化方程.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单轴受拉时的疲劳损伤演化以及不同加载幅度下的疲劳寿命. 与相关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出该文模型能够很好地表现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静力与动力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混凝土材料在静力和动力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本构关系模型进行了评述.梳理了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和逻辑脉络;归纳总结了在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意义、并且对重大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的若干混凝土静力和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对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及随机性的理解和诠释,阐述了混凝土静力和动力本构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宏细观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结构的疲劳损伤发展过程经历了由初始缺陷的形成、裂纹的稳态扩展直到最后失效的不同发展阶段,通常疲劳损伤的演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 亚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引起永久损伤的形成,产生微观裂纹;(2) 微观缺陷的长大会合形成主裂纹;(3) 主裂纹稳态扩展;(4) 结构失稳或完全失效.首先论述了疲劳裂纹扩展的物理机制,并从细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总结了处理疲劳裂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位错力学在处理短裂纹扩展问题中的应用,以及无位错区(DFZ)在疲劳裂纹扩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5.
BEHAVIOR OF AIR-ENTRAINED CONCRETE AFTER FREEZE-THAW CYCL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aishuai Shang Yupu Song Jinping Ou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2009,22(3):261-266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air-entrained concrete specimen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cycles of freeze-thaw was completed. The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weight loss, the cubic compressive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and cleavage strength of air-entrained concrete were measured after 0, 100, 200, 300, 400 cycles of freeze-thaw.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strength decreased as the freeze-thaw was repeated. The influences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weight los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design and the life prediction of dams, hydraulic structures, offshore structures, concrete roads and bridges in northern cold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地区的土石坝和水池的防渗沥青混凝土面板,常出现低温裂缝。因此,对沥青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温度应力疲劳进行实验研究很有必要.本项研究研制了适用于沥青混凝土低温低周大变形的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了沥青混凝土在不同低温下的疲劳破坏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用粘弹性理论和推广的应变区分法(SRP)和应变能区分法(SEP)进行了分析,首次得出了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与弯曲应力、应变和应变能的关系,并试用于实际工程的予测. 相似文献
17.
从探究物理机制的视角对混凝土疲劳研究进行了逻辑上的梳理,表明既有研究可分为3 类主要模型:基于疲劳试验分析的现象学模型、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和基于损伤力学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 通过解析具有典型性的研究,论述了不同类型研究的特点. 进而,从还原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了速率过程理论可以作为解释混凝土材料疲劳损伤演化的物理基础. 注意到疲劳试验结果所表现出的显著随机性,阐述了应以物理随机系统思想研究混凝土疲劳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变形与损伤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首先对材料本构理论尤其是混凝土材料本构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丁评述,然后分析了混凝土的变形与损伤的物理机理及混凝土的几个重要而且特殊的本构现象,讨论了混凝土损伤、单侧受力特性、剪胀效应等的描述方法,最后介绍了几种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从损伤力学出发,得到材料的中值疲劳曲线表达式.通过分析,得到了影响材料S-N曲线的材质参数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升降法和成组法试验,获得K_t=1.0时对应材料的中值疲劳曲线,即材质参数.在此基础上,只需通过升降法得到任意应力集中系数K_t下的疲劳极限,即可得到该应力集中下对应的中值疲劳曲线. 相似文献
20.
近似求解了微裂纹演化系统随机偏微分方程。结果表明:当裂纹扩展速率的随机偏差正比于其平均速率时,材料损伤不随裂纹随机行为而变化。同时,还讨论了金属疲功损伤随机波动程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