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敏 《色谱》2013,31(8):758-762
基于商品化的普通色谱柱建立了2-(氟苯基)-5-甲基苯并恶唑和2-(氯苯基)-5-甲基苯并恶唑邻、间、对位置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 C18(250 mm×4.6 mm, 5 μm),以乙腈(A)和水(B)为流动相,在60%A~80%A间线性梯度洗脱15 min,流速为1.5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310 nm。在质量浓度为2~200 mg/L范围内,2-(氟苯基)-5-甲基苯并恶唑邻、间、对位的异构体、2-(氯苯基)-5-甲基苯并恶唑邻、间、对位的异构体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6种化合物的检出限(S/N=3)依次为0.0307、0.0293、0.0315、0.0226、0.0237、0.0226 mg/L。该法既为5-甲基苯并恶唑与氟苯或氯苯碳氢活化偶联反应制备的异构体混合物提供了一个快速检测的方法,又为2-芳基苯并恶唑类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植物油中苯并芘和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以乙酸乙酯-环己烷(1∶1)提取样品,凝胶渗透色谱净化,以XDB-C18色谱柱(4.6 mm×50 mm,1.8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含1%甲苯)和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大气压光致电离(APPI+),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M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苯并芘和黄曲霉毒素B1,B2,G1,G25种化合物分别在0.3~25,0.5~30,1.0~10,1.0~30,1.0~1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应定量下限分别为0.3,0.5,1.0,1.0,1.0μg/kg,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9;加标回收率为80.3%~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4.0%~10.0%。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植物油中苯并芘和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同时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李蓬勃  田又平  陈立仁  徐峰 《色谱》2011,29(4):365-367
建立了使用AE. Lichrom AM 1手性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直接拆分含有双手性中心的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4个旋光异构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的极性大小、洗脱方式及流速等因素对异构体拆分的影响,确定了分离β-氨基酮类化合物异构体的最佳分离条件: 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洗脱模式为二元高压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完成了4种含双手性中心的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4个旋光异构体的基线分离(Rs>1.5)。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捷、简便地分离双手性中心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4个旋光异构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糖类手性色谱柱,建立了(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手性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并对分离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Chiralpak AS-H柱(250×4.6mm,i.d.,5μm),以正己烷-异丙醇(85∶15,V/V)为流动相,在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的条件下,(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能达到完全分离,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该方法也适用于(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类似物的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反相色谱、正相键合色谱、硅胶吸附色谱、体积排阻色谱4种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的分离效果,分别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 4.6 mm,5 μm)、Agilent ZORBAX NH2(250 mm× 4.6 mm,5 μm)、Waters Spherisorb S3W(150 mm×2.0 mm,3 μm)和Shodex MSpak GF-310 2D(150 mm×2.0 mm,5 μm)色谱柱,以225 nm为紫外检测波长,对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的流动相组成、梯度洗脱条件、柱温、流速等进行了优化,并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不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中的保留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正相键合色谱实现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最佳分离;硅胶吸附色谱和体积排阻色谱的分离效果较正相键合色谱稍差.  相似文献   

6.
利用液相色谱对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对硝基甲苯、硝基苯、1,3,5-三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环三亚甲基三硝胺、环四次甲基四硝胺、2,4,6-三硝基甲苯10种硝基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研究了色谱柱温度、流动相成分和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升高色谱柱温度或加快流动相流速都会使化合物的分离度变差。流动相成分的变化对各化合物分析的影响较大,不仅会改变化合物的分离度,还会使吸收波长发生移动。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_(18)(4.6×250 mm,5μm),色谱柱温度≤30℃、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V/V)、流速在0.6~1.2 m L/min时10种硝基化合物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反应香精中2-氨基-N-甲基-5-苯基咪唑并吡啶的方法. 反应香精中的2-氨基-N-甲基-5-苯基咪唑并吡啶用二甲基甲酰胺直接超声振荡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 (250 mm×4.6 mm, 5 μm); 流动相为V(二甲基甲酰胺)∶V(甲醇)∶V(水)=8∶50∶42; 流速为0.5 mL/min;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UV-327 nm. 10种反应香精中均未检出该种物质, 回收率为78.9%~85.9%, 检出限为19.2 ng/mL.  相似文献   

8.
Jiang M  Qin F  Xiong Z  Zhang S  Pan L  Li F 《色谱》2011,29(11):1137-1140
以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固定相(Lux Cellulose-1),建立了在正相色谱条件下直接分离盐酸川丁特罗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乙醇、异丙醇等有机改性剂,三氟乙酸、二乙胺等流动相添加剂和柱温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性和碱性添加剂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最为显著: 添加二乙胺时两对映体无分离趋势;添加三氟乙酸时对映体保留强,且分离趋势明显;而同时添加三氟乙酸和二乙胺则两对映体分离显著改善,分离度可达4.0。优化后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Lux Cellulose-1手性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正庚烷-乙醇-三氟乙酸-二乙胺(88:12:0.3:0.05, v/v/v/v),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为25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左旋盐酸川丁特罗原料中右旋异构体杂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利用脉冲分子束技术, 在305-322 nm范围内研究了1-萘酚(1NP)的共振双光子电离(R2PI)光谱. 1NP分子存在cis和trans两种旋转异构体, 但实验中仅观测到trans异构体的电子振动跃迁光谱, 其S1←S0跃迁的(0-0)带头出现在317.90 nm(即31456 cm-1)位置. 利用光谱选律及ab initio和密度泛函(DFT)计算, 对trans异构体在S1态的振动模进行标识, 得出主要对应于对称性为a'的平面内振动模. 计算显示, cis异构体在电子基态S0的能量较trans异构体高出439 cm-1, 而第一激发能却比trans异构体的低1216 cm-1, 与之相应的实验值分别是220和274 cm-1. 计算数值与实验结果在能量变化趋势上完全一致. 共振双光子电离谱中没有观测到cis异构体的光谱信号, 其原因可归结为分子束的有效冷却效应使得处于基态的cis异构体的布居数密度相对trans异构体极低, 导致cis光谱信号太小而未能被探测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3,5-二甲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以正己烷-脂肪醇为流动相,研究了脂肪醇结构及其浓度、柱温对2-苯基环己醇、2-萘基环己醇、4-三氟甲基-2-苯基环己醇以及3-(1-羟乙基)香豆素等四种仲醇手性拆分行为的影响.当流动相中醇的摩尔浓度相同时,异构体容量因子随脂肪醇碳链的增长而减小;柱温升高,异构体容量因子减小,而分离因子增大.用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模型(SDM-R)和热力学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杨鹏  王岩  廖艳艳 《色谱》2010,28(3):316-318
建立了测定发酵液中喷司他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 mmol/L乙酸铵(pH 7.6)(2.5/2.5/95, 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 ℃;进样量为10 μL。喷司他丁在1.0~10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该方法精密度好,稳定性高,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发酵液中喷司他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18F]-FDG注射液中杂质2-氯-2-脱氧-D葡萄糖(ClDG)含量的HPLC-MS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Amino 100A 5μ柱(250×4.6 mm),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乙腈(10:90),柱温:35℃;流速:1 mL/min,进样量20μL。ClDG浓度在0.01~0.1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3 mg/mL,定量限为0.01 mg/mL。首次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18F]-FDG注射液中杂质ClDG含量。  相似文献   

13.
萝卜红花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萝卜红色素中天竺葵-3-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实验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5%甲酸溶液(体积比24∶7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25℃,紫外检测波长为525 nm,进样量为10μL。实验表明,天竺葵-3-O-葡萄糖苷在0.01~0.10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100%,检出限为0.002 5 g/L。方法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单,适用于萝卜红色素中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一种新的微乳体系,用于微乳液相色潜同时分析吴茱萸药材中的辛弗林、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样品,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酸度、添加剂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微乳体系的组成为:3.0%SDS-6.0%正丁醇-0.6%正辛烷-1.0%甲酸-1.2%乙腈-88.2%水.选择Diamonsil ...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及HPLC-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测定植物源性蛋白中残留的三聚氰胺的方法。利用HPLC-DAD进行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初筛,利用HPLC-MS/MS进行确证。采用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样品中的蛋白,同时提取目标分析物,质谱检测时样品再经强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HPLC-DAD的检测低限为10 mg/kg,HPLC-MS/MS的检测低限为0.5 mg/kg;HPLC-DA的添加回收率为76%~88%,HPLC-MS/MS的添加回收率为72%~82%(基质匹配曲线校正),两种方法的添加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4%。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阿折地平对映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恺  薛娜  李林  李凡  杜玉民 《色谱》2010,28(2):215-217
建立了阿折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采用Chiralpak AD-H (250 mm×4.6 mm, 5.0 μm, Daicel公司)手性色谱柱在正相条件下直接拆分阿折地平对映体,考察了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成及柱温等对阿折地平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拆分条件: 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0:10, 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0 ℃;在此条件下阿折地平对映体的分离度为3.3。该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An improved normal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NP-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eight vitamin E isomers (α-, β-, γ- and δ-tocopherols and α-, β-, γ- and δ-tocotrienols) and γ-oryzanol in rice. A complete separation of all compounds was achieved within 25 min using an Inertsil CN-3, SIL-100A 5 μM (4.6 mm × 250 mm) column and an isocratic elution system of hexane/isopropanol/ethylacetate/acetic acid (97.6:0.8:0.8:0.8, v/v/v/v) at a flow rate varying from 0.7 to 1.5 mL min(-1). A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0.99) and high reproducibility were obtained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0.05-10 μg mL(-1) for vitamin E isomers and 0.5-500 μg mL(-1) for γ-oryzanol. This method proved to be rapid, 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淀粉及其制品中顺丁烯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含量的方法。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样品前处理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超声时间10 min。色谱分离检测的最佳分析条件为:流动相:甲醇-1‰磷酸(2∶98),色谱柱:Plastisil ODS C18(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1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该方法对顺丁烯二酸的定量下限为5.0 mg/kg,线性范围为0.25~1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89%,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9.
麻疯油转酯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麻疯油转酯化产物中4种主要脂肪酸甲酯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膜处理后用丙酮溶解,采用Hypersil ODS(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内标法定量,同时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4种脂肪酸甲酯在10 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6%~98%,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7.2%~10.2%,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31%~2.02%。与气相色谱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麻疯油转酯化产物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为麻疯油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