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ASP(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体系溶液与模拟原油混合,研究该体系的相行为和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粒度分析仪和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中间混合层的粒径分布及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间混合层的体积随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间混合层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特别是得到了冷冻蚀刻电子显微镜照片, 并提出中间混合层为胶束、微乳液、乳状液等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共存体系,其中微乳液结构占主要地位.这对丰富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及探讨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利用混合表面活性剂做为抑制剂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新匀相法,将血清标本中的LDL-C、VLDL-C、CM等脂蛋白组分用HLB值为13.2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特异性清除,仅剩余HDL-C裂解参加胆固醇反应。结果表明,该法的线性区间为3.90 mmol/L;回收率为96.2%~103.7%;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0.65%~2.88%、1.25%~3.56%;该法与参考方法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y=1.010 2 x+0.078 8,r=0.976 2,相关性良好;当c(LDL-C)<12.8 mmol/L、c(TG)<12 mmol/L、ρ(胆红素)<320 mg/L、ρ(血红蛋白)<14 g/L对该法测定不干扰。该法实现了用表面活性剂为清除剂的HDL-C匀相法直接测定,在测定过程中既无明显浊度产生,也不堵塞自动分析仪的管道,而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建立了无需助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并应用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快速分析化妆品中皮质类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和氢化可的松。考察了pH值、鼠李糖脂浓度、离子强度、油相种类和浓度、分离温度、分离电压及进样电压和时间的影响,得出微乳体系最佳组成为0.1%(w/w)鼠李糖脂+0.8%(w/w)正庚烷+99.1%(w/w)硼砂缓冲液(80 mmol/L,pH 9.2)。分离温度20℃,分离电压20kV,电动进样10 kV×3 s,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在9.4 min内可基线分离。重复进样7次,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2%和5.0%。3种分析物线性范围均为5~100 mg/L;检出限分别为1.0,1.1和1.3 mg/L(S/N=3)。仅需简单萃取即可用于化妆品样品测定,回收率为81.6%~108%;RSD均小于4.8%。  相似文献   

4.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浊点萃取法(CPE)对牛奶样品进行净化和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的方法.采用三氯乙酸(CCl3COOH)结合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牛奶进行破乳,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PEG 600)为萃取剂,研究牛奶中三聚氰胺的萃取行为.破乳的最佳条件:Triton X-100的质量浓度为20 g/L,CCl3COOH的质量浓度为20 g/L,100 ℃水浴加热10 min;CPE方法的最佳条件:PEG 600的质量浓度为130 g/L,Na2CO3和Na2SO4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 g/L和260 g/L,平衡温度70 ℃,平衡时间30 min.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牛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0% ~98%,相对标准偏差为1.2% ~5.7%,检出限为0.9 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污染少.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H2SO4介质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高碘酸钠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标准品进行实验,线性范围为0.08~0.20 mg/L,检出限为0.0193 mg/L.用于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量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1.4%,回收率为104%~106%.  相似文献   

6.
卢祥国  王晓燕  李强  王荣健 《化学学报》2010,68(12):1229-1234
利用动态光散射(DLS)、电镜扫描(SEM)和岩心驱替实验等方法, 对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聚合物溶液和“聚合 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及其影响因素和在中低渗油藏环境下的渗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其渗流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结果表明, 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 随聚合物浓度增加, 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胶束聚集体形式吸附在聚合物分子链上, 造成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大于聚合物溶液. 在溶剂水矿化度较高和岩心渗透率较低条件下, 后续注入水的冲刷和稀释作用造成岩心内滞留聚合物浓度降低, 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增加, 最终导致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温度70℃、矿化度20794mg/L的油藏,开展了胶态分散凝胶(CDG)/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研究。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浓度、聚交比对新型CDG成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为800mg/L、聚交比为20∶1的CDG体系具有较好的成胶性能;扫描电镜实验表明CDG呈胶态分散结构;TGU装置测定CDG的转变压力,聚合物浓度为800mg/L、聚交比为20∶1体系成胶后形成CDG转变压力为52.4KPa。将CDG与表面活性剂SA复配后形成CDG/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与CDG相比其粘度增大、界面张力降低。岩心驱油实验表明:超支化聚合物浓度为800mg/L CDG与0.2%表面活性剂复配的二元体系的提高采收率程度比CDG提高采收率程度高6.58%。  相似文献   

8.
采用胆碱离子液体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r)建立环境友好的双水相体系(ABS),用于萃取蜂蜜中的西玛津、氰草津和阿特拉津3种三嗪类除草剂,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除草剂残留进行测定。考察了相组成和温度对AB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阴离子的碳链越长,ABS的双相区越小,而温度对ABS的双相区无显著影响。采用Tr-醋酸胆碱([Ch][Ac])双水相体系对待测除草剂的分配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待测组分主要富集于表面活性剂相。除草剂的分配系数随着Tr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Ch][Ac]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离子液体的盐析能力对双水相体系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待测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 1~20. 0 mg/L,相关系数(r~2)不低于0. 992,定量下限为0. 005~0. 02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 0%~114%,相对标准偏差为5. 2%~7. 6%。该方法适用于蜂蜜样品中此3种除草剂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离子缔合物-萃取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 0 .2 5 mol/L H2 SO4 溶液中 ,罗丹明 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离子缔合物 ,氯仿萃取后 ,于 5 5 0 nm处激发 ,荧光波长为 60 0 nm,对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线性范围为 0 .0 2 5~ 0 .4mg/L,RSD<2 .6%。方法可用于河水及生活废水中 1 0 -7~ 1 0 -6mol/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以酸碱指示剂--间硝基酚溶液作载流,实现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碱的测定;该法可测定10-600mg/L NaOH(强碱),20-1400mg/L Na2CO3(弱碱);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L NaOH,1mg/L,Na2CO3;对含量为200mg/L的样品测定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NaOH),0.5%(Na2CO3);测定速率每小时达94个样;该法也适用于其它无机碱、有机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Weak base alkali-surfactant-polymer (ASP) flooding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Daqing oilfield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The effects of ASP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droplets in produced liquid were investigated. Surfactant can decrease interfacial tension (IFT) and zeta potential, making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stability of oil droplets. Weak alkali (Na2CO3) can decrease IFT and polymer can decrease zeta potential, resulting in stable oil droplets in produced liquid. The produced liquid from weak base ASP flooding is easier to treat than that from strong base ASP flooding. A mixed demulsifier GFD410-8 was prepared and used to enhance oil–water separation in produced liquid. When the demulsifier dose of 50 mg/kg was used to demulsify the simulated produced liqui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kali 2000 mg/kg, surfactant 600 mg/kg and polymer 600 mg/kg, water volume and water content after 30 min settling were less than 30% and 1000 mg/L, respectively. The demulsifier also greatly decreased water content in oil phase and oil concentration in water phase for actual produced liquid from oil well. The demulsification mechanism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IFT and zeta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两相分离的乳状液稳定模型,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通过液膜强度和油水界面张力探讨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模拟原油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乳状液稳定模型可以很好的评价乳状液的稳定性,并得到乳状液的稳定动力学特性;碱浓度小于900 mg/L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碱浓度大于900 mg/L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使得形成的模拟原油乳状液更加稳定;模拟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碱、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增加油水界面膜强度,聚合物通过提高界面膜强度实现的,三者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同时检测苹果中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旋转蒸发仪浓缩,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采用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的HPLC测定,外标法定量.在添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时,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7%~118.7%、72.8%~80.3%、64.0%~66.8%.方法对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3种农药的检出限较低,分别为0.134、0.230和0.250mg/L,可以满足苹果汁中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残留限量检测要求.检测果皮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多菌灵的残留量为7.24×10-2mg/kg,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未检出,低于国标中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多种香料共存时的罂粟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南  王海燕 《色谱》2000,18(6):554-55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多种香料共存时的罂粟壳。样品经碱化后采用氯仿 乙醇 (体积比为 9∶1)提取 ,在苯基柱上以乙腈 甲醇 水为流动相进行分离 ,外标法定量。罂粟碱 ,吗啡 ,可待因在 1 2mg/L~ 10 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79.3%~ 86 .1%。该方法的专属性和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李克 《色谱》2005,23(1):82-84
建立了可同时测定双酚伪麻干混悬剂中盐酸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先经甲醇溶解,过滤,然后以Lichrospher C6H6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水-H3PO4(体积比为50∶50∶0.1,pH 2.5,内含1 g/L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在220 nm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3~206 mg/L和5~200 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批内(n=7)测定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和1.0%,批间(n=5)测定的RSD分别为2.2%和1.5%;对双酚伪麻干混悬剂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0%~101.8%和95.7%~98.7%。该法适用于双酚伪麻干混悬剂中氢溴酸右美沙芬和盐酸伪麻黄碱的质量控制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王水  唐琳  郭亦然  颜钫  陈放 《色谱》2001,19(2):128-131
 建立了一个快速、简单、准确的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测定苦瓜甙A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石墨碳固相萃取管 (3mL/ 2 5 0mg)纯化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V(乙腈 )∶V(甲醇 )∶V(5 0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 =2 5∶2 0∶6 0 ,流速为 0 .8mL/min ,检测波长为 2 0 8nm。标准曲线自 10mg/L到 10 0 0mg/L呈线形关系 (r2 =0 .9992 )。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日内或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和相对平均误差均小于 10 %。样品回收率大于 90 %。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复方布洛芬片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恒武  黄棣华  陈青俊  李会林 《色谱》1998,16(4):289-292
 研究了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复方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和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在0.025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8.1)中,上述两组分可在3min内得以完全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210nm处检测,并以外标法定量。11次测定含有9.5mg/L盐酸伪麻黄碱和66.7mg/L布洛芬的试样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2.9%(伪麻黄碱)和1.9%(布洛芬),回收率为103.1%(伪麻黄碱)和97.6%(布洛芬)。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复方布洛芬片剂的含量,所得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复方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和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在0.025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8.1)中,上述两组分可在3min内得以完全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210nm处检测,并以外标法定量。11次测定含有9.5mg/L盐酸伪麻黄碱和66.7mg/L布洛芬的试样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2.9%(伪麻黄碱)和1.9%(布洛芬),回收率为103.1%(伪麻黄碱)和97.6%(布洛芬)。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复方布洛芬片剂的含量,所得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19.
碱对聚丙烯酰胺的分子形态及其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碱、活性剂、聚合物三元(ASP)复合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中,由于碱与聚合物分子的不相容性,严重地影响着驱油配方体系的研究及复合驱技术的推广.针对大庆油田的情况,利用HAAK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流变性.结果表明,碱的加入明显地破坏了ASP复合体系的粘弹性.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碱对聚合物分子形态的影响.在无碱条件下,聚合物分子在液相充分舒展,而加入碱造成聚合物分子蜷缩,碱浓度越高,聚丙烯酰胺分子蜷缩成的线团越紧凑.在低浓度碱溶液中(质量分数0.3%),聚合物分子也不能完全舒展,而是以多个分子侧向聚集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喘静片的3种主要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发美  邱枫  王伟红  郭兴杰  邸欣 《色谱》2000,18(5):442-44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喘静片中的3种主要成分:茶碱、异戊巴比妥和盐酸甲基麻黄碱。以ODS作固定相,通过均匀设计方法选择的最佳流动相为V(0.015 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含体积分数为0.3%的三乙胺,pH 4.9 )∶V(甲醇)=35∶65,检测波长为215 nm,用程序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以咖啡因作内标物。茶碱、异戊巴比妥、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回收率分别为99.7%~102.6%,98.5%~100.2%,98.0%~102.7%,日间RSD分别为0.23%~1.2%,0.35%~2.5%,0.33%~1.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