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纯铜薄壁圆管试样的实测和晶体塑性模拟,用单试样法和多试样法对分别经历拉伸、扭转和组合拉扭变形的试样后继屈服面进行研究.考虑预变形方式、测点数目、测试顺序和指定平移应变等不同条件,对后继屈服面测定结果差异及屈服面内凹现象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单试样和多试样两种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数值模拟采用能反映Bauschinger效应的晶体塑性模型,试样有限元模型每个单元的晶体取向均随机生成,能反映多晶材料变形特征.模拟试验加载过程与真实试验一致.研究表明:(1)采用本文方法可再现真实试验过程,模拟后继屈服面测试展示的现象与实测相近,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2)模拟测试与实测均发现,薄壁圆管组合拉扭加载测得的后继屈服面可能出现内凹,单试样法测得屈服面的内凹现象尤为显著;(3)若试验材料的材质比较一致,用多试样法测试后继屈服比用单试样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万能试验机对施加了不同预加载位移的聚酰胺66(PA66)试样在3种不同应变率条件下进行单轴压缩、剪切和复合压剪测试,研究预加载和应变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加载位移下PA66的后继屈服行为和硬化行为都表现出显著的应变率敏感性,且预加载位移的大小对PA66后继屈服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在压缩和剪切复合加载实验中,利用压剪杆试样(SCBS)的测试方法引入了4种不同的加载角度(15°、30°、45°、50°);对不同预加载位移的PA66后继屈服正、剪应力进行分析可知,4个角度的正、剪应力均随着预加载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基于此引入改进的von-Mises(MMC)屈服准则,对测试得到的不同应变率下PA66的实验屈服轨迹进行理论描述。进一步结合von-Mises等效塑性应变标定了预加载后PA66后继屈服面的演化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塑性应变范围内PA66的后继屈服行为表现出等向强化的加工硬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牛顿迭代一致性算法及其在板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略讨论了有限载荷增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传统切线刚度法丧失精度和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保持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保证一阶精度和无条件稳定性的一致性算法.一致性算法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采用路径无关计算格式;2)采用一致弹塑性切线模量。根据一致性算法构造出以弯矩和曲率为基本变量的弹塑性板弯曲有限元NIDKQ元。数值结果表明NIDKQ元具有令人满意的精度,同时验证了有限载荷增量下牛顿迭代一致性算法的平方收敛率特性,而传统切线刚度法随着塑性区的扩展将大大降低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略讨论了有限载荷增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传统切线刚度法丧失精度和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保持牛顿迭代平方收敛速度、保证一阶精度和无条件稳定性的一致性算法.一致性算法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采用路径无关计算格式;2)采用一致弹塑性切线模量。根据一致性算法构造出以弯矩和曲率为基本变量的弹塑性板弯曲有限元NIDKQ元。数值结果表明NIDKQ元具有令人满意的精度,同时验证了有限载荷增量下牛顿迭代一致性算法的平方收敛率特性,而传统切线刚度法随着塑性区的扩展将大大降低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5.
6.
7.
桩端盖机设计和生产必须解决塑性极限弯矩、配套电动机功率、工件下料尺寸等计算问题.把桩端盖机的工件加工过程视为一个塑性折弯过程,根据问题的特点,提出基于Tresca屈服准则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解决了工件在塑性折弯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应力和变形分析等问题,得到相应的数学表达式.最后结合某厂生产实际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为桩端盖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定初缺陷杆受轴向冲击的弹塑性动态屈曲。由变形功相关的屈曲判据求出屈曲时间,计算了初缺陷及冲击载荷形状和大小对屈曲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