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玉米芯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我国北京、山东、吉林、云南、新疆、甘肃、山西、陕西、江苏、内蒙十个省区玉米芯中Zn,Mg,Mn,Sr,Fe,Pb,Cu和Se八种元素的含量。加入1.5 mL 68%的HNO3以及0.5 mL HF作为消解剂,在400 W微波功率下3步即可完全将样品消解。测定上述八种元素的相对偏差及回收率分别为: 0.72%~4.16%,95.5%~104.5%;1.58%~3.66%,98.2%~103.5%;0.19%~4.58%,97.0%~103.2%;1.31%~4.90%,95.7%~104.1%;1.40%~4.01%,95.9%~104.6%;1.55%~4.28%,95.1%~104.5%;2.16%~5.00%,96.4%~103.5%;2.00%~4.99%,95.1%~101.3%。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且无损失和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泥中的钠、钾、镁和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泥中的钠、钾、镁和铁的方法进行研究。在选定的最佳仪器条件下,测定钠、钾、镁和铁的RSD分别为1.81%、1.05%、2.68%、1.12%。水泥样品中钠、钾、镁和铁的回收率分别为102.0%—104.0%、98.4%—100.4、98.0%—102.0%、98.0%—100.3%。方法操作简单,测试快速,结果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3.
某新型液体推进剂组分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三种方法测定某新型液体推进剂组分含量,分别是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HPLC-UVD)、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HPLC-RID)、核磁共振法(NMR)。HPLC-UVD法测定推进剂中硝酸酯(A)、安定剂(B)的含量,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0.30%、0.55%,回收率分别是99.2%—100.7%、99.1%—100.8%。HPLC-RID法测定A、B、安定剂(C)的含量,RSD(n=6)分别是0.05%、0.32%、0.17%,回收率分别为99.81%—100.17%、100.28%—100.49%、99.55%—100.79%。NMR法测定A、B、C的含量,RSD(n=12)分别是0.21%、0.32%、0.11%,回收率分别为98.8%—101.6%、98.7%—102.0%、98.2%—101.2%。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碳粉、碳酸钙、氧化铜和氧化铍作缓冲剂同时测定钛基复合材料中的镍、铁、钼、锰和硼的发射光谱法,选择铍作内标线,不需分离、不需化学处理,直接压样于杯形的石墨电极中,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对测定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测定镍、铁、钼、锰和硼的新方法。镍、铁、钼、锰和硼的分析线分别为300.36,248.33,315.82,260.57和249.68 nm,内标线选择为铍的298.61 nm,镍、铁、钼、锰和硼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0.30%;0.001%~0.20%;0.003%~0.30%;0.001%~0.20%;0.001%~0.20%。镍、铁、钼、锰和硼的检测限分别0.003%,0.001%,0.003%,0.001%,0.001%,其回收率在95.80%~104.8%范围内,当n=9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用于样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分析饮料中单糖和二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等度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分析饮料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的方法。采用CarboPacPA10分离柱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柱温为30℃、淋洗液为52mmol.L-1的NaOH溶液,在0.10—20.0mg.L-1范围内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呈良好线性,回收率分别为93.3%—112.5%、102.2%—111.6%、96.8%—99.6%、88.0%—102.6%,检出限分别为0.8、4.0、5.0、10.0mg.kg-1,精密度分别为0.18%—1.21%、0.53%—3.76%、0.65%—2.54%、1.65%—5.11%。检测了饮料中的单糖和二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湿法消化样品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三种草药中的 Mg、Ca、Zn、Mn、Co、Ni、Pb、Cd、Fe、Cu等 10种微量元素。回收率分别为 97.7%— 10 1.5 % ;96 .0 %— 10 5 .1% ;97.1%— 10 3.6 % ,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4 .5 % ;1.7%— 4 .7% ;1.7%— 4 .6 %。结果表明 ,三种草药均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 Mg、Ca、Zn、Mn、Fe、Cu等 ;为原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7.
《量子光学学报》2021,27(1):34-44
为了提高模糊图像恢复质量,提出量子环型对称算法。首先建立量子环型对称模型,同环上非同圆上的量子信息交流通过虚拟连接实现,同圆上有其他量子与非同圆上的量子信息交流可借用原先建立的虚拟连接实现;接着自检过程实现量子纠错;然后基于梯度范数对原始图像估计,通过辅助变量对模糊核函数最小化求解,超拉普拉斯先验来恢复清晰图像;最后给出了算法实现流程。实验仿真显示本文算法峰值信噪比相比IF、WF、GS、TVGS、CM、HLD分别提高了35.47%、42.58%、28.69%、23.39%、21.05%、14.28%,背景控制因子相比IF、WF、GS、TVGS、CM、HLD分别提高了17.61%、22.41%、12.77%、8.48%、6.76%、6.17%,信息熵相比IF、WF、GS、TVGS、CM、HLD分别提高了35.19%、42.27%、27.46%、19.15%、11.35%、6.31%,平均梯度相比IF、WF、GS、TVGS、CM、HLD分别提高了58.23%、69.79%、47.33%、36.73%、27.55%、11.85%,优于其他算法,为模糊图像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ICP-AES同时测定镍锰钴硅铁铌硼合金中钴、铌、铁和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全谱直读ICP-AES分析技术,对试样溶解方法、元素分析谱线、共存元素干扰、背景校正、仪器分析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综合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将镍锰钴硅铁铌硼合金试样用硝酸、氢氟酸溶解,ICP-AES直接测定钴、铌、铁、硼。测定范围为:Co0.5%—12%、Fe0.1%—3%、Nb0.1%—5%、B0.05%—1.0%。加标回收率为96.6%—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0.37%—4.56%。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冷藏车制冷系统在结霜工况下的性能,同时研究影响结霜的外部因素,搭建了电动冷藏车制冷系统实验台,主要研究系统在微通道蒸发器结霜时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发器结霜完成后,其表面出现结霜不均匀现象;在同一库内相对湿度70%下,当库内温度分别为6℃、2℃与-2℃时,在结霜过程中,系统制冷量分别降低了73.1%、78.2%与80.6%,COP分别降低了65.5%、68.4%与73.4%;在同一库内温度2℃下,当库内相对湿度分别为为60%、70%与80%时,在结霜过程中,系统制冷量分别降低了74.6%、78.7%、83.2%,COP分别降低了65.6%、69.4%与69.7%。  相似文献   

10.
光合作用色素组成是浮游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蓝藻、绿藻、硅藻、甲藻和隐藻等5个门类浮游植物三维荧光光谱的差异性分析,提取了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等光合色素相关的36个特征荧光光谱点,提出了基于色素特征荧光光谱的不同门类浮游植物分类测量方法。对铜绿微囊藻、小球藻、桅杆藻、光甲藻和卵形隐藻的实验结果表明:色素特征荧光光谱法对5种藻类纯种样品的测量误差分别为5.15%、5.63%、7.90%、4.85%、6.55%,对优势藻类(质量分数高于50%)的测量误差分别为7.96%、8.69%、5.44%、10.78%、15.57%,对劣势藻类(质量分数低于30%)的测量误差分别为18.29%、17.52%、20.01%、29.11%、20.14%,测量结果准确度达到了三维荧光光谱法水平,但数据量和计算时间仅是三维荧光光谱法的1.1%和2.2%,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浮游植物分类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孟君  李险峰 《光谱实验室》2011,28(5):2338-2342
建立了湿法和超声波提取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银花湿法消解液及超声波提取液中Fe,Cu和Pb元素含量的方法.金银花中3种元素的含量Fe>Cu>Pb,硝酸作为提取剂,提取元素的溶出率的大小:Cu>Pb>Fe,回收率为85%-107%,RSD为0.6-1.0%.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能较好地提取金银花中微量元素,元...  相似文献   

12.
FAAS测定高山绿茶中金属元素含量及溶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法消解处理和去离子水浸泡后处理高山绿茶样品,采用FAAS测定Fe、Mn、Cu、Zn、Ni等金属元素的含量。金属元素含量为:Mn〉Fe〉Zn〉Cu〉Ni;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5.32%—101.63%;相对标准偏差为1.67%—3.83%,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不同浸泡时间茶水中金属元素含量不同,30min浸泡液含量较高,且第一次浸泡液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因此,FAAS测定高山绿茶中金属元素含量及溶出特性的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治疗虚证中药中微量元素溶出率,为临床上安全、有效地利用中药微量元素及进一步了解、提高服用中药的质量提供科学参考数据。实验测得十味中药中6种微量元素平均溶出率为17.78%,Zn、Cu、Mn、Fe、Co、Cr的平均溶出率分别为15.10%,14.79%,20.95%,22.82%,16.71%,16.31%。结果表明,除Fe、Mn平均溶出率高于6种微量元素平均溶出率外,其他4种微量元素Zn、Cu、Co、Cr的平均溶出率均低于该值,且彼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许寒雷  张勇 《光谱实验室》2011,28(3):1347-1349
按照传统煎煮法对中草药透骨草中铜、锌、铁、镁4种元素进行提取;用微孔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进行分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形态中的4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透骨草中4种元素的总提取率在44.03%—63.15%之间,浸留比在79.46%—188.80%之间,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解-ICP-MS测定人体血浆中30种痕量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微波消解-ICP-MS测定人体血浆中30种痕量元素的方法。血浆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在优化ICP-MS仪器工作参数后,以双内标铑(Rh)和铼(Re)进行校正。测定的结果表明,30种痕量元素的检出限为0.01~0.68 ng·mL-1,回收率为85%~11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0.2%。用该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牛血清成分(GBW 09131)进行测定,其元素浓度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因此微波消解-ICP-MS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于人血浆等生物样品中多种痕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花茶饮用方法对金莲花茶中的Fe、Mg、Cu、Zn、Mn、Cr、Pb、As 8种元素进行浸取;按照初级形态分析流程制备样品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分离浸取液中的可溶态和悬浮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此花茶中8种无机元素的初级形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金莲花茶中8种元素的浸出率在17.2%—72.3%之间,可溶态在水浸液中的比率在67.4%—98.6%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中药土鳖虫中4种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雪梅  张勇 《光谱实验室》2010,27(3):1200-1203
按照传统煎煮法对中药土鳖虫中铜、锌、铁、镁4种元素进行提取;用微孔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进行分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形态中的4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土鳖虫中4种元素的总提取率在45.04%—63.20%之间,浸留比在98.56%—245.1%之间,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10%左右,铜、锌、铁、镁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例在171.8%—487.1%之间。  相似文献   

18.
用浓硝酸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细梗胡枝子中Fe、Cu、Mg、Ca、Mn、Zn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细梗胡枝子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元素的回收率在97.00%—108.00%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是细梗胡枝子中微量元素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微波消解ICP-AES测定普洱茶中的17种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了微波处理样品的条件,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普洱茶中1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普洱茶中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Ca〉Mg〉Al〉Mn〉Na〉Fe〉Zn〉Ni〉Sr〉Cu〉Pb〉Cr〉Co〉Cd。As、Se没有检出,有害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ICP-AES检测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0.
ICP-AES快速测定云南省部分辣椒果实中的18种元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锦芬  邓明华 《光谱实验室》2010,27(5):1881-188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辣椒中Cu、Na、B、Li、Mn、Ca、Ba、Sr、Zn、Fe、Co、Tl、Al、Ni、Ga、K、Ag、In等18种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1.8%,平均回收率在80.00%—116.93%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且多元素可同时测定,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实验表明:辣椒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Ca、Fe、Zn、Mn、Cu、Na等元素,不同品种的辣椒其元素含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辣椒的基因型有关。用ICP-AES测定辣椒中微量元素对此类资源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