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分批平衡法研究了几种常见过渡金属离子在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改性硅胶(5—Br-PADAP-SG)上的吸附行为。5-Br-PADAP-SG对Cu(Ⅱ)、Zn(Ⅱ)、Ni(Ⅱ)、Cd(Ⅱ)、Co(Ⅱ)、Fe(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17.7、24.0、15.8、16.4、10.2、13.8μmol/g。pH 5.8,经5—Br—PADAP—SG柱富集后,用0.4mol/L HClO_4溶液洗脱,可进行Cu(Ⅱ)、Ni(Ⅱ)、Cd(Ⅱ)、Mn(Ⅱ)、Fe(Ⅲ)的全分析,在pH3,Cu(Ⅱ)、Ni(Ⅱ)与Cd(Ⅱ)、Mn(Ⅱ)可完全分离。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金属离子下限可达ppb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法研究了HD-8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铜的吸附速率、吸附温度和吸附量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0.1~0.5mol·L~(-1)盐酸溶液介质中铜的吸附率在95%以上,用3mol·L~(-1)盐酸溶液3mL可将吸附于柱上的铜(Ⅱ)完全洗脱下来。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该HD-8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对铜的富集限为2μg/200mL,富集倍数为67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测定鄱阳湖水中痕量铜,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为1.8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苯甲酰偶氮间苯二酚氨丙基键合硅胶(BARA·SG)的合成方法,研究了BARA·SG的性质及其对痕量元素的富集和分离。结果表明:BARA·SG在6mol/L HCl~pH9.0的溶液中稳定;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26.3μmol/g。在pn5.0时,经BARA·SG柱预富集处理后,可测定水样中ng/g级的Cu(Ⅱ);调节溶液的pH为2.7,痕量UO_2(Ⅱ)、Pd(Ⅱ)、Pt(Ⅳ)可与常见过渡金属离子、稀土金属离子直接柱上分离;采用分步洗脱方法,可将UO_2(Ⅱ)与Pd(Ⅱ)、UO_2(Ⅱ)与Pt(Ⅳ)分离。色层柱可重复使用多次,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元素的下限可达ng/g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螯合型树脂柱已愈益为人们所重视。但均存在柱流速慢(<5mL/min)、洗脱剂用量大、预处理时间长及富集系数小等缺点。曾有人用十八烷基键合玻璃微珠预浓缩并用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特点是洗脱剂用量少、浓缩倍数高(500倍),但水样需经预处理。我们综合上述两类层析柱优点,将铜试剂(二乙胺二硫代甲酸钠,NaDDTC)中的螯合集团交换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上,制备了螯合型树脂柱。初步实验证明,含铜水样流经DDTC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后形成的中性铜螯合物被键合在树脂上,用氯仿洗脱,可浓缩万倍,水样毋需预处理,检出下限10~(-11)g/mL。  相似文献   

5.
于永亮  杜卓  王建华 《分析化学》2007,35(3):431-434
将样品预处理模块与自动化顺序注射系统相结合,建立了未经稀释的海水中痕量铜的分离富集方法。铜-PDC螯合物在样品预处理模块中被吸附在聚四氟乙烯微珠填充柱上,用少量甲醇洗脱后,将洗脱液引入电热原子吸收中测定。进样体积为1.0mL时,富集倍率为20,检出限为0.015μg/L,采样频率为26次/h,线性范围为0.05~1.0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0.50μg/L)。利用本方法分离富集并测定了标准海水样品NASS-5及近海水样中的铜含量,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5811型大孔树脂分离富集微量铜,发现5811型树脂对铜(Ⅰ)与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橙黄色双螯合物的吸附选择性和浓缩效率很好。铜(Ⅰ)的双螯合物可被乙醇(2+1)溶液定量地洗脱,并于脱洗液中直接以光度法测定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TADAP)作柱前显色剂,反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铜(Ⅱ)、钴(Ⅱ)、镍(Ⅱ)离子。用含有1.5×10~(-4)mol/L的TADAP,0.1mol/L氯化锂和0.1mol/L乙酸盐(pH4)的甲醇(60%)-水(40%)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量为0.9ml/min,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波长为545nm。在此条件下,铜(Ⅱ)、钴(Ⅱ)、镍(Ⅱ)螯合物得到最佳分离,并定量测定了茶叶中铜、钴、镍的含量,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熊治渝  董英  周洪斌  余杨  李静  孙莉 《色谱》2014,32(2):145-150
建立了在线富集方式结合离子色谱-质谱(IC-MS)快速分离分析16种有机酸的方法。离子色谱配备自制富集柱和分离柱对有机酸进行在线富集和分离;质谱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负离子电离方式(APCI-),在选择离子监控(SIM)模式下对有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200 μL大体积进样,在线富集时间为3 min,以NaOH溶液作为淋洗液,梯度洗脱。结果表明,富集柱和分离柱对有机酸有很好的富集分离能力;16种有机酸在30 min内完全洗脱,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LODs)为0.01~0.22 mg/L;加标回收率为70.6%~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6.3%。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离速度快,有机酸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多种饲料添加剂样品中有机酸添加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微色谱柱分离-光度法测定高稀土铁矿石中的微量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D-8微色谱柱对高稀土铁矿石样品(白云鄂博矿)中的钍进行分离富集,探讨了影响其分离富集的条件。实验表明,在4 mol/L HCl介质中钍可被树脂完全吸附,用3 mL 40 g/L草酸铵溶液可以从吸附柱上完全解吸钍,并结合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于含铁、稀土量高的矿石样品中微量钍的分离与测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硫酸铵存在下硫氰酸铵-罗丹明B-H2O的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当(NH4)2SO4用量为1.0 g,0.1 mol·L-1硫氰酸铵溶液1.5 mL和0.001 mol·L-1罗丹明B溶液2.0 mL时,铜(Ⅱ)以不溶于水的三元离子缔合物(RhB)2[Cu(SCN)4]形式在液-固两相界面定量浮选析出,而Cdd2、Mn2+、Co2+、Ni2+、Al3+等离子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实现了铜(Ⅱ)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微量铜(Ⅱ)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浮选富集的平均回收率达101.4%.  相似文献   

11.
将自制的聚合物微球填充到玻璃柱制备了2.5cm×4 mm i.d.预富集分离柱,并将其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联用,测定了其对Cd2和Zn2+的动态吸附,建立了测定溶液中痕量Cd2+和Zn2+的预富集分离-FAAS方法;优化了对Cd2+和Zn2+的吸附富集与洗脱条件,在室温下,溶液pH为5~6,上样和洗脱液流速...  相似文献   

12.
P507萃取色谱对硫酸盐体系的钴,镍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革取色谱法分离硫酸体系中的钴、镍进行了研究。用含P507萃取剂的革淋树脂,经过MgSO_4转型后,使Co~(2+)的萃取能力提高而达到了与Ni~(2+)的完全分离。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pH=5.2—5.6的条件下,Co~(2+)全部上柱而Ni~(2+)只部分上柱,用pH≥2.20的H_2SO_4即可将Ni~(2+)淋下而使Co~(2+)、Ni~(2+)分开。该萃淋树脂对微量钴的富集、对含钴样品中镍的分离及测定均达到很好的效果。Ni收率在100%—100.5%之间。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铜、钴、镍、镉、锌、铁、锰、铋、锑、铅等金属离子,讨论了洗脱剂类型、浓度、洗脱流速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量等对交换树脂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换柱内径为1.0cm,柱高为50cm,732#树脂用量为30ml,吸附速度为4.0ml·min-1时,用2.4mol·L-1盐酸以1.0ml·min-1的速度洗脱,可达到良好效果。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地下水中痕量重金属元素,其加标回收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活化作用下,桑色素修饰的纳米TiO2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Cr3+和A l3+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pH、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分析物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3.0时,Cr3+和A l3+可被桑色素修饰的纳米TiO2定量富集,吸附的金属离子可用1.5 mL 0.50 mol/L HC l溶液完全洗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桑色素对Cr3+和A l3+的吸附容量分别为9.69 mg/g和12.76 mg/g。本法对Cr3+和A l3+的检出限(3σ)分别为:0.21和0.49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和1.6%(n=11,C=50 ng/mL)。本法应用于藏药和扇贝标准样品(GBW 10024)中Cr3+和A l3+的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吻合,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近年来利用有机显色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有色螯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用光度检测器测定痕量金属离子的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十分活跃.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是光度法测定金属离子的常用显色剂,并已用于液相色谱中,因PAN及螯合物不溶于水,使操作不便,本文研究了水溶性的1-(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PAN-S)与铜(Ⅱ)、铁(Ⅱ)、钴(Ⅱ)、镍(Ⅱ)的衍生条件及HPLC分离条件,提出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离测定痕量铜、铁、钴、镍的新方法.方法用于试剂和茶叶中铜、铁、钴、镍的同时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硫酸铵-1-(2-吡啶偶氮)-2-萘酚-吐温80体系萃取Cu(Ⅱ)的行为及最佳分相条件。结果表明,在pH 6.8~8.5的NaOH-KH2PO4缓冲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u(Ⅱ)-1-(2-吡啶偶氮)-2-萘酚的配合物可被吐温80固相完全富集而与Fe3+、Al3+、Co2+、Ni2+、Zn2+等定量分离。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7.35×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4μg/10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粮食、茶叶等生物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n=7)小于4.1%,回收率在98.6%~103.9%之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提出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增敏型胶束配合物。用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ODS)柱和含有TBA~+的CH_3OH/THF/水三元流动相成功地分离了铜、铁、镍、钴的3,5-diBr-PADAP-Trition X-100胶束增敏配合物。对配合物自色谱柱流出的加速作用为THF>CH_3CN>EtOH。TBA~+与配合物的吸引作用为[Co(L)_3]~->[Ni(L)_2]~0~[Fe(L)_3]~0>[Cu(L)]~+。被增敏的配合物转入流动相中仍保持增敏状态。建立了连续测定μg/L级铜等四种元素的HPLC-光度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萃取(SPE)纯化、富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离和紫外光谱检测同时分离并测定水体和土壤样品中13种抗生素的含量。所采得的土壤样品需先经规定方法制成固态分析样品,并取此样品4.000g,用二乙胺四乙酸二钠0.8g、Mcllvacine缓冲溶液和乙腈(1+1)混合液提取样品3次(每次加入混合液20.0mL)。合并3次所得提取液(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后,按与水的体积比为1∶2.5加水稀释。此溶液待SPE纯化及富集。所采集的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用0.1mol·L~(-1) HCl溶液调节pH至5.0。此溶液继续进行SPE纯化及富集。分取上述土壤(或水样)样品溶液150mL,流经HLB SPE柱,用甲醇-水(10+90)混合液淋洗SPE柱除去杂质,随即用甲醇-乙腈(1+1)混合液2mL洗脱柱上吸附的抗生素,收集洗脱液,吹氮至近干,加入水300μL溶解残渣,所得溶液进入HPCE柱进行电泳分离,选择由65.0 mmol·L~(-1)硼砂和50.0mmol·L~(-1)硼酸组成的pH 9.0的缓冲溶液和甲醇及异丙醇(88+10+2)的混合液作为电泳介质,在分离电压为19kV,柱温为23℃,压力为3.45kPa条件下进样7s,13种抗生素可在25min内完全分离。选择在波长210nm处进行检测。13种抗生素的线性范围均在150μg·L~(-1)以内,检出限(3S/N)在0.40~1.0μg·L~(-1)之间。以空白基质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8.5%~107%之间。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环氧树脂基多孔聚合物整体柱为管内萃取介质,与流动注射联用固相微萃取水中钴离子.考察了萃取流速、萃取时间和溶液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洗脱溶剂、洗脱时间、洗脱流速为:pH=7的钴离子水溶液,以流速0.3 mL/min萃取30 min,再用5%HNO3溶液以0.15 mL/min流速洗脱20 min,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钴离子进行检测.该方法在0.1~3.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S/N=3)为0.03 μg/mL,变异系数小于5%(n=5).与直接进样相比,富集倍数为3倍,加标回收率高于85%.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苯甲酰双偶氮肿Ⅰ氨丙基键合硅胶(BAAI·SG)的合成方法,研究了BAAI·SG的性质及其富集、分离痕量Pd(Ⅱ)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BAAI·SG在6mol/LHCl至pH9.O溶液中都是稳定的;Pd(Ⅱ)与BAAI·SG的吸附平衡20min即可达到,最大吸附率为90%;BAAI·SG、SG对Pd(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52.7μmol/g,23.5μmol/g;经BAAI·SG柱预富集处理后,可测定人工水样中ppb级的Pd(Ⅱ);色层柱可重复使用多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Pd(Ⅱ)的下限可达ppb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