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做第二章第一節分解反应实驗时,取用氧化汞粉末不能过多,根据多次实驗的經驗,如按25頁圖13裝置。取用1.5×13厘米試管当做試管甲的話,管內只需裝入紅色氧化汞0.5克左右,不可过多,也不能再少。同样另用兩个1.5×15厘米的試管当試管乙。 相似文献
2.
化学通报1955年10月号第633页介绍了朱银福同志的关于利用氢氧焰来进行石灰石分解的示教实验这个示教实验所用的仪器很多装配也较复杂,且有爆炸的危险性。关于石灰石的分解并不需要氢氧焰所产生的那种高温在1000℃左右已经足够使它分解了。为了使这个实验简单、清晰、又能说明问题起见我做了二个不同装置的试验,效果都很好,时间只须要10分钟就够了现在把它介绍于下:(一)用一根粗的硬质玻管内放石灰石细粒,一端用橡皮管连接一根直角导管,并将直角导管通入石灰水内,另一端连上一个用来鼓气的橡皮球(图1),然后 相似文献
3.
为了向学生讲清,对同一个可逆反应,同一种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使学生掌握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可增补“氨催化分解的演示实验”.一、原理氮跟氢是极不容易化合的,为了加快氮跟氢的合成反应速度,都采用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铁触媒。根据催化剂能够同样地加快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铁触媒也能加快氨分解成氮气和氢气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4.
(一)师范学校课本“化学”第四章溶液第三节溶剂,主要说明溶剂和溶质是溶液的两个组成部分,并以水为溶剂的具体例子,说明水是优良的溶剂,由水所组成的水溶液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且有极生要的意义。为了说明我们平时认为某些物质不能溶解於水,——实际上没有绝对不溶解於水的 相似文献
5.
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是基础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也是历年来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课堂演示实验,既可以巩固和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波义耳定律,又可以近似地验证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氯气与钠化合:钠比锑的金属性强,为什么锑粉与氯气化合不用加热,而钠与氯气化合反而要加热呢?钠新切开的断面很快的与空气作用,表面形成化合物的薄层。怎样使学生观察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真实的化学现象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按如下的方法进行了实验。课前准备:用排气法收集干燥的浓氯气2瓶(1瓶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验证这一演示实验中,运用问题分析法,把复杂的实验分解为简单的构成要素,简捷地导入了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通过除去乙炔气体中杂质的各种方法的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乙炔气体收集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在观察用排气集气法收集氧气、氢气时,由于待收集的气体是无色透明的,无法观察排气集气的过程,也无法直接观察是否集满。本实验以烟充人集气瓶进行排烟集气,可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排气集气的过程,并理解其原理。一、步骤 1.收集烟将燃烧着的纸塞至瓶口处,燃烧较旺时捂住瓶口使火熄灭,取出未燃烧的纸。如果天气冷,为避免瓶壁出现水雾影响观察效果,可在集气瓶里插入一漏斗(如图),在倒置的漏斗底点燃纸。其它操作同前。 2.排烟集气过程收集气体时,要求制取该气体的反应速度适中,同时视气体的密度不同可采用向下或向上排烟法,不要将毛玻璃片取下,留一导气管恰好插入的缝隙以防烟逸出集气瓶过快。 相似文献
9.
10.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第24页和高中化学(乙种本)上册第18页都有“卤素各单质的活动性比较”的两个演示实验,用来说明氯能置换溴和碘及溴能置换碘。这两个实验操作并不复杂,效果一般也较明显,但教师必须在课前预备好新制的氯水和溴水,否则实验效果就有问题;同时,由于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只好选用汽油作溶剂才易于观察比较,这样所观察到的并不是单质的嗅和碘,而是它们的溶液。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中介绍的"卤素活动性比较"的两个演示实验,需要将有关药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需反复操作几次才能完成。另外,由于反应一般在小试管中进行,置换出来的少量的溴和碘又都需要萃取在有机溶剂中,因此能见度较低,坐在后面几排的同学往往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化学第二章第八节“物质不灭定律”这个题目里,教本上用氯化铁和苛性钠为材料。但这实验只说明“两种溶液进行反应而生成沉淀,反应物的总重量等于生成物的总重量”。而教本上例举的硷式碳酸铜锻烧的实验是不适宜作演示材料的。而大纲(修订草案)里指出的:“硫或磷在密闭容器里燃烧,在燃烧以前和燃烧以后容器和容器里所含物质的总重量不变”。这一内容作为演示材料也不够好。为了比较好的证明物质不灭定律,我用稀盐酸和大理石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气用苛性钠(或苛性钾)溶液吸收。装置如图。用时将分液漏斗的盖盖好,整套装置(包括仪器和 相似文献
13.
读了本刊1954年12月号金华师范学校自然教研组化学小组“对硫化亚铁演示实验的一点经验”一文后,我个人的经验,觉得要做好“硫化亚铁”演示实验,并不需耍用巴氏喷灯及较大的压力来控制硫蒸气,亦可做好这个实验。以我个人的体会,需要注意下列二个条件: (1)最重要的是要有纯粹的铁粉:最好是去找一根废铁棒,用锉刀将废铁棒上的新铁挫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说明“受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冷却时,它们又重新结合成氯化铵”(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二册第41页)的性质,在中学、中师的化学课本中安排了“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实验,但是,按课本介绍的方法去做,不仅达不到实验目的,而且会产生氯化铵受热时升华,其蒸气遇冷凝华的错觉。 相似文献
16.
对苏教版中乙醇脱水制取乙烯的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了实验条件,提出了更合理的实验方案:采用磨口有机玻璃仪器,调整反应物之间的投料比,使用气压差方式等进行有害气体的吸收,体现绿色化学的实验理念,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氮族”的几个演示实验做了下面的改进。一、铵盐受热分解在一支粗试管(20×100mm)里,加入氯化铵约2-3克,先在试管底部加热一定时间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氯化铵受热分解后有氨生成。然后缓慢移动试管,加热试管的中部(氯化铵已升华部分),可观察到已变蓝色的石蕊试纸,重又变成红色,这证明氯化铵分解时有氯化氢生成,在试管壁上尚有“升华”残留的氯化铵晶体。 相似文献
18.
19.
20.
标准电极电位(E°)是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应用极广。由于它的绝对值无法直接测定,只能通过与规定的H电极比较得出相对值。下面把我们用数字电压表进行演示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